當歸軸霜霉

當歸軸霜霉,真菌。病斑生葉上,初期黃綠色,後期黃褐色,受葉脈所限,多角形或連線成斑片狀。霉層葉背生,白色,較厚密。分布在土庫曼斯坦、中國、日本、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芬蘭、羅馬尼亞、拉脫維亞、哈薩克斯坦、保加利亞、南斯拉夫、俄羅斯、愛沙尼亞、瑞典、德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當歸軸霜霉
  • 類別:真菌
  • 特徵:初期黃綠色,後期黃褐色
  • 分布:土庫曼斯坦、中國、日本、烏克蘭
形態特徵,中國分布:,世界分布:,本種特點,

形態特徵

當歸軸霜霉
病斑生葉上,初期黃綠色,後期黃褐色,受葉脈所限,多角形或連線成斑片狀。霉層葉背生,白色,較厚密。孢囊梗常1-3枝從氣孔出,高 155-390(平均262)μm,主軸長107-260(平均170)μm,主軸占全長的(1/3-) 3/5-4/5(-9/10),粗5-12.5 (平均7.4)μm,上部單軸分枝3-6次,分枝近直角,末枝賀圓錐形,較剛直,常2-3枝,有時4枝簇生成直角分枝,長2-17(平均8.2)μm,頂部平截或稍凹陷。孢子囊近圓形,卵圓形或橢圓形,無色,基部偶有短柄,長13.3-26.5(平均19.68)μm,寬13.3-21.5(平均16.89)μm,長:寬=1.16。卵孢子未見。

中國分布:

當歸屬Angelica sp.:浙江杭州(HMAS 10714)。

世界分布:

土庫曼斯坦、中國、日本、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芬蘭、羅馬尼亞、拉脫維亞、哈薩克斯坦、保加利亞、南斯拉夫、俄羅斯、愛沙尼亞、瑞典、德國。

本種特點

傘形科植物上寄生的 Plasmopara,全世界共約報導30種。
1847年Unger將他自己原命名的Botrytis nivea (Unger)改放到Peronospora屬。在Plasmopara屬建立之後,1886年Schroter又將它轉移至Plasmopara屬而成 Plasmopara nivea (Unger) Schroter。1855年Caspary 描述了傘形科上的Peronospora umbelliferarum Caspary,並在這個種下又描述了4個變種,其中一個變種就是寄生於當歸屬植物的。這些變種後來由Trotter將它們移放到Plasmopara屬並提高到種的地位。
傘形科植物上Plasmopara屬的種的範圍,長期有不同的意見。1888年Saccardo匯集的雪白軸霜霉Plasmopara nivea (Unger) Schroter的寄主,有傘形科的13個屬。 1936年日本Ito,儘管他當時已發現傘形科植物上的 Plasmopara,形態上有差異,但他仍然在P. nivea的種下,記載了日本的寄主有傘形科中的16屬,因此他們沒有接受Trotter的分類。1983年Constantinescu & Negrean報導羅馬尼亞的霜黴菌時,在Plasmopara umbelliferarum (Caspary) Schroter ex Wartenweiler的種名下的寄主就有22屬26種傘形科植物。顯然,他們主張的是較寬的種的概念。
Savulescu等支持Trotter的觀點, 1951年他描述在羅馬尼亞傘形科植物上有9種Plasmopara的新種。前捷克斯洛伐克的Skalicky,前蘇聯的Novotelnova & Pystina,北美的Savile都接受了或贊同Trotter的對傘形科植物上寄生的Plasmo -para分種的觀點。
我們研究了寄生於中國的傘形科上的Plasmopara,它們確實各具形態特點,並可以清楚地將它們劃分開。
據戴芳瀾(1979)報導,在我國內蒙古及遼寧的野胡蘿蔔Daucus carota L. 上有該菌寄生。可惜我們沒有採到。據報導,胡蘿蔔上寄生的菌,於1951年被羅馬尼亞的真菌學家命名為Plasmopara dauci T. & O. Savulesc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