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建築的科學之維:新科學觀下的建築形態研究

當代建築的科學之維:新科學觀下的建築形態研究

《當代建築的科學之維:新科學觀下的建築形態研究》是2009年7月1日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用300幅插圖對科學和建築理論加以說明,適合建築理論研究工作者、職業建築師、建築院校師生及對先鋒建築和新科學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建築的科學之維:新科學觀下的建築形態研究
  • ISBN:9787564116187, 7564116188
  • 頁數:235頁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7月1日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章節目錄,

內容簡介

《當代建築的科學之維:科學觀下的建築形態研究》研究了新科學觀與當代建築形態生成的聯繫。從科學觀的視角考察新科學對建築觀念的推動,將現代科學最前沿的觀念引入建築設計領域,探討了新興科學和計算機技術對建築形態、建築理念、思維方式和設計方法的影響。對當代建築理論更新提供了創新性的思路。《當代建築的科學之維:科學觀下的建築形態研究》面對當代先鋒建築的發展趨勢,採用跨學科和圖像化的研究方法,建立起從科學觀到哲學觀、空間觀、審美觀和建築觀的整體視野。
書中分類剖析了多個前沿基礎學科,如拓撲學、混沌理論、量子力學以及分支學科中的宇宙學、生物學、地質學、晶體學、形態學、電子學、熱力學、流體力學在觀念和方法層面對建築領域的影響。提出新的科學觀和數位技術相結合更新了建築的空間觀、審美觀和形態觀,並從生成機制層面拓展了建築的可能性。

章節目錄

1 緒論:科學觀與建築觀
1.1 當代建築轉向
1.1.1 當代建築時代背景
1.1.2 當代建築現象
1.2 研究目的與研究架構
1.2.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2 現階段的研究現狀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架構
1.3 科學與建築的關係
1.3.1 科學與建築的歷史關係
1.3.2 新科學對當代建築產生影響
1.4 新科學與新建築
1.4.1 當代各個學科的交融性
1.4.2 當代科學、社會、建築的關係與特點
1.5 新科學建築理論研究現狀
1.5.1 建築與科學新特點的相關性
1.5.2 當代建築學領域的相關理論
1.5.3 當代建築學理論的科學觀
本章小結
2 科學觀-哲學觀-建築觀的漸進轉變
2.1 從科學的轉折到哲學的流變
2.1.1 科學觀的轉折
2.1.2 哲學觀的轉向
2.1.3 審美觀的拓展
2.1.4 思維方式的轉變
2.2 科學的圖像化與建築的概念化
2.2.1 讀圖時代——圖像化
2.2.2 科學的圖像化
2.2.3 建築形態的概念化
2.3 建築觀的拓展
本章小結
3 當代科學對建築觀的影響
3.1 當代科學觀映射下的建築觀
3.2 不同層次學科的科學觀念
3.3 基礎學科——數學
3.3.1 模式——數學變換
3.3.2 形狀——新幾何學
3.4 基礎學科——物理學
3.4.1 相對論
3.4.2 量子力學
3.5 基礎學科——複雜性科學
3.5.1 自然的複雜性本質
3.5.2 混沌
3.5.3 分形
3.6 分支學科對建築觀的影響
3.6.1 天文學(宇宙學)
3.6.2 生物學
3.6.3 地質學
3.6.4 晶體學
3.6.5 形態學
3.6.6 電子學
3.6.7 熱力學
3.6.8 流體力學
3.7 科學理論的綜合影響
本章小結
4 從科學觀到建築觀的轉換
4.1 當代科學方法論與技術手段
4.1.1 當代科學方法論
4.1.2 當代科學的套用技術——計算機技術
4.2 湧現理論與生成理論
4.2.1 建築的湧現與生成
4.2.2 建築師的湧現理論
4.3 圖解理論
4.3.1 數據圖解
4.3.2 科學圖解
4.3.3 計算機圖解
4.3.4 分析圖解
4.4 科學觀與先鋒建築空間/表皮的生成
4.4.1 科學觀的轉譯、援引
4.4.2 空間——數學化與生成化
4.4.3 表皮——複雜化與媒介化
4.5 計算機技術下的建築生產方式
4.5.1 建築的數位化生產
4.5.2 綜合實例:格拉茨美術館
本章小結
5 結論
5.1 新科學觀+計算機技術發展出新建築觀
5.2 新科學拓展了建築的可能性
5.3 新科學觀與建築觀的反思
5.4 結論的擴展
參考文獻
名詞解釋
圖片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