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學術發展研究雜誌

當代學術發展研究雜誌

《當代學術發展研究雜誌》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准,中國社會科學聯合會主管,中國學研交流研究會主辦綜合性學術期刊,屬國家學術發展中心繫列雜誌。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雜誌創刊於1989年,是改革開放後創刊較早的學術理論類刊物之一,中國學術領域權威性的國際性期刊。刊載論文較多的,信息量較大的,論文學術水平較高的,並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及前沿研究狀況和發展趨勢的,較受讀者重視的期刊,被例為國家級科技類學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雙效期刊,全國優秀社科期刊,國際性科技創新指定期刊。涵蓋教育、經濟、法律、工商、金融、信貸、審計、貿易、財政、水電、金融、農林、會計、科技等領域。為社會教育、企業、科研院所、政府職能部門等單位的工作者、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及大專院校的老師、學生提供一個技術交流和探討學術理論與實踐的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當代學術發展研究雜誌
  • 主辦單位:中國學研交流研究會
  • 國內刊號:CN 11—1598/TP
  • 國際刊號:ISSN 1855—2168
期刊信息,辦刊宗旨,欄目開闢,刊載內容,文稿要求:,對學術交流的作用,學術交流本質意義,結語,

期刊信息

刊名:當代學術發展研究主管:中國社會科學聯合會
主辦:中國學研交流研究會
國內統一刊號:CN 11—1598/TP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855—2168
郵發代號:2—556
本開:大16開
語種:中文
刊期:月刊

辦刊宗旨

鼓勵科技學術創新、促進科技學術交流、追求科技學術品位、傳遞科技學術思想。

欄目開闢

黨政論壇、教育教學、學術研究、技術方法、管理視野、理論廣角、科技實踐、經濟縱橫、信息科學、工程建築、機械機電、文史語言、海外風采、學者專欄、課題成果選登、人物專訪、專題研究等。

刊載內容

1)人文社科類:哲學、社會學、經濟、文學,歷史、文化、政治、法律、軍事等;
2)經濟類:經濟學、財會審計、市場行銷、物流、電子商務、金融、保險、商貿、資產評估、經濟理論及發展研究、世界各國經濟、工業經濟、農林經濟、房地產經濟、證券與投資、旅遊經濟等;
3)管理類:企業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電子政務、醫院管理等;
4)科學技術類:工業科技、農林技術、科研理論、方法與政策、科技前沿動態、高新技術、IT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生物科學、新材料等;
5)科學教育類:教育教學管理、創新教育、課程教材教法等;
6)工程類:土木建築、水利、化工、電力、材料工程、交通等。
基礎理論研究論文、有學術價值的套用性論文、代表學科前沿的評述性論文和不同學術觀點爭鳴論文、研究報告、有新意的文獻綜述等。

文稿要求:

1)論文應探討科學理論或者是實踐中的一個具體問題, 文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引用他人成果和數據必須註明來源與出處。
2)研究報告應以精練的文字及適量的圖、表闡釋未曾發表過的觀察、實驗或調查的研究成果,並交待清楚研究背景、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3)評論和綜述應以近兩年公開發表的相關材料為依據,討論的問題須是學術界當前關注的熱點。
4)研究簡報應扼要地概括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相關的學術動向。
5)文稿題目限定在25個漢字內,論文、研究報告和評論一般不超過6個版面頁(約8000字,含圖、表),並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和不少於半個版面頁的英文摘要及3~8個關鍵字。簡報控制在2000字左右,不需要圖、表和摘要。文責自負。

對學術交流的作用

科協系統關於當代學術發展研究雜誌對學術交流的作用較為普遍的認識是,有交流信息、開闊視野、掌握新知的作用,如“學術交流的最終目的是使科學信息、思想、觀點得到溝通和融洽。” 也有人認為對學術交流和對思維有啟迪作用。筆者認為,傳統認識是淺顯的、不全面的,無法深刻揭示對學術交流對思維創新的重要作用,對學術交流的激勵(激活、激發)、啟迪作用,才是其最本質的意義。

學術交流本質意義

交流普遍理解為信息的交流,即所謂“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流後我們就有了兩個思想”。學術交流與一般理解的交流信息的作用不同,激勵(激活、激發)、啟迪作用有使人奮起、振作,產生新思想、新觀點、新精神之意。趙紅州在論述“學會”這一“社會集團研究能力”時稱,“學會”“很象科學勞動的‘催化劑’”,“它可以激活民族的創造力”。雖然“學會的社會集團研究能力是通過學術交流而實現的”,但“科學交流是‘智力的碰撞’、‘智力的協作’,通過‘碰撞’(其中包括爭論、答辯等方式 ),科學‘知識單元’由一個研究能力傳遞給另一個研究能力,這樣便在科學家之間,建立一種智力的結構方式,形成了比單個科學家智力高的多的‘集體大腦 ’ 。” 他明確指出:“近代學會所以能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根本原因在於學會形成了高於個體研究能力,高於個別學派的集團能力的社會集團研究能力。” “科學家的科學勞動要素與其它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乃是產生‘額外的’新成果的關鍵。比如,一個生物學家只能產生生物學的成果,一個物理學家只能產生物理學的成果。如果由於科學交流使兩個科學家思想有了相互的激發,這便多產生出一項生物物理學的成果。這種‘額外的’收穫,正是造成科學發展指數增長的重要機制 。所以,學會具有科學勞動成果的‘放大’或‘加速’功能。”科學學創始人j.d.貝爾納認為,“現代科學的最偉大的發現有一些有賴於不同來源的思想的相互作用。只有當吸收了不同中心的思想的工作者聚集一堂的時候,才會產生這樣的發現。玻爾原子理論是我們一切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它所以能產生,就是因為玻爾在德國吸收了普朗克的量子理論,以後又到盧瑟福的實驗室工作,並且在那裡接觸到原子核的理論。這種交流的價值是再大也不過了。我們確信這種交流還沒有在科學發展中充分發揮它可以發揮的作用。”貝爾納這裡所說的“思想的相互作用”,不能僅僅理解為信息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不同來源的思想的碰撞,從而激發出新的思想 。這種“思想的相互作用”,“是無論讀多少書也辦不到的”。所以,學術交流中,思想的“碰撞”、“科學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同來源的思想的相互作用”,可以激發出靈感的火花,從而產生“額外的”科學新成果。這才是學術交流作用的關鍵與本質,是學術交流成為一種“科學活動”、成為“人類知識生產力的一種生產方式”、成為“研究者學術生涯的一種生活方式”的關鍵所在。
在學術交流中,激勵(激活、激發)、啟迪作用最有效的方式是學術爭鳴與學術批判。批判是科學的生命,是科學進步的保障之一。科學史一再告訴我們,從懷疑、批判我們所推崇的信念開始,也許才是我們最佳的行動方案。乍看起來,這種方案似乎與常理相悖,但那些想發現真理而又不懼怕真理的人,卻深知須以懷疑和批判為自己開闢道路。批判與反批判是同伍的,“待到被批評者被挑剔得忍無可忍,不得不進行反擊的時候,學術創造力便受到從未有過的激發,正是在這種批評與反批評、挑戰與應戰的學術競爭、學術爭鳴中,理論得到錘鍊,思想碰出火花,方法受到洗禮。”所以,學術批評、學術爭鳴起到的激勵(激活、激發)、啟迪作用,遠遠超出一般理解的信息交流的作用,它是智力提升的一次躍遷,是創造性思維的一次激活。  從思維科學來說,有人認為創造性思想與“某種來自他們自身之外的信息或啟示有關”,與“某種外部的強制或指導之下”有關。“具有躍遷性,表現在認識客體、認識主體和認識中介——信息的三維結構的鏈鎖反應之中”。“靈感是人類創造性活動中的一種複雜的精神現象”,“靈感來源於人們知識和經驗的沉積,啟迪於意外客觀信息的激發”。雖然創造性思維和靈感的產生現在還沒有搞清楚,但有一點共識,即它們不僅是信息的簡單交流,還與信息的啟示、思想的激發,與認識客體、認識主體、認識中介(信息)三要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有關。

結語

當代學術發展研究雜誌立足點於學術思想(學術觀點、知識)、學術交流 、知識人或思想者 、學習、創新 、新學術思想(學術觀點、知識)。而學術交流的最終落腳點在新學術思想上、在學術創新上。所以,當代學術發展研究雜誌具備學術交流“原始性創新源頭之一”, 也是學術創新的條件和動力之一,還是提升學會集團研究能力的重要參考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