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研究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研究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研究》是辛志軍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4月。

該書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教育的內容進行界定,以道路認同教育的規律、特點、要處理好的關係為邏輯起點,對中國道路選擇認同教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的歷史沿革進行梳理與總結,把握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道路認同狀況,以此為現實根據,最終提出加強中國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實效性的路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研究
  • 作者:辛志軍
  • 首版時間:2021年4月
  • 字數:325千字
  • 類別:教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對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的理論基礎進行了論證,根據黨的十八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定義,從歷史選擇、目標引領、黨的領導地位等七個方面對大學生道路認同教育內容進行了論述。為客觀把握當代大學生道路認同狀況,該書分別從歷史觀、對資本主義認識、對社會主義認識等方面對當代大學生的道路認同狀況進行了調研,分析了影響道路認同的各種因素,對道路認同教育的原則、特點和需要處理好的關係等基本要求進行了辨析,進一步總結了道路認同教育的發展歷程和歷史經驗,並對增強道路認同教育實效性的途徑進行了探討。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章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的現實狀況
第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的理論基礎
第六章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的內容
第七章 增強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實效性的途徑
第四章 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的歷史沿革與成功經驗
結語

創作背景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奮鬥的歷史征程中,“社會主義道路”始終被視為改變中國貧困落後面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經的道路而為中國共產黨和廣大人民民眾所不懈追求,它長期以來成為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精神紐帶。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中,如何繼續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凝聚力作用,特別是對當代大學生的凝聚作用,增強當代大學生道路自信,是一個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管理工作者研究的課題。基於此,《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闡釋了當代大學生應該認同的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這是當代大學生道路認同教育首先需要明晰的問題。根據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闡述,作者認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應包括對歷史選擇的認同、對目標指引的認同、對黨領導地位的認同、對基本國情的認同、對中心任務的認同、對發展布局的認同和對發展路徑選擇的認同七個方面的內容。黨的十八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闡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促進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內涵的全面認同是新時代條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
該書通過對早期中國國家與社會發展道路選擇認同教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的歷史沿革,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到當代有百餘年的歷史,中國的道路認同教育根據其時代特點劃分為若干階段,總體上包括中國道路選擇認同教育階段、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階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階段,各個階段又分別存在歷史時期的劃分,無論各時期的歷史背景、中心任務和教育重點有什麼不同,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堅持加強思想建設為根本保障、堅持以實踐需要為邏輯起點、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堅持打造一支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為核心骨幹,從而保證了在各個時期不斷推動道路認同教育取得實效。
該書對如何增強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實效性的問題進行了討論。通過概括大學生道路認同教育的基本原則、基本特點,以及在教育中需要處理好的幾組關係,為大學生道路認同教育進行了學理上的分析,把握這些原則、特點和關係對提高大學生道路認同教育的實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作者認為提高大學生道路認同教育的實效性,要實現課程育人,以此推動道路認同教育時代化;要實現實踐育人,以此實現道路認同教育多維化;要實現管理育人,以此強化道路認同教育責任制;要實現網路育人,以此創設道路認同教育信息化;要實現環體育人,以此推動構建道路認同教育長效機制,為高校切實增強大學生道路認同教育的實效性途徑提供思路。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研究》
2021年4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8124-6

作者簡介

辛志軍,法學博士,鹹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課題多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