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博士生導師思辨集粹書系(第6輯):文學的情思》是由博士生導師們將自己幾十年的文章、專著予以檢索,把其中那些雖時過境遷但仍有思想洞見、亦富辭采的文字截取而成。這些文字經過了歲月的淘洗,實乃石中之玉、川底之珠。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博士生導師思辨集粹書系:文學的情思
- 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
- 頁數:267頁
- 開本:32
- 品牌:山東友誼
- 作者:張學軍
- 出版日期:2008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37197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當代博士生導師思辨集粹書系(第6輯):文學的情思》由山東友誼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輯 文化意識
文學的理想與批判精神
生存現實主義
“為人生”的礦難小說
英雄主義與民族傳統
寫實與寫意
風俗民情的詩意描畫
溫和適中的情感形態
傳統文化的特性
文氣貫通的結構
作家的氣質與作品的風格
當代文學中的世情傳奇
地域文化特色
尋根:審美意識的更新
莊子美學情致的浸潤
屈騷浪漫精神的濡染
《棋王》的人生態度
尋根文學的意義
煩惱的人生體驗
“幾乎無事的悲劇”
對生存環境的認同
懷舊:復現青春的記憶
“青天”意識與民主觀念
批評的浮泛
偶然因素在情節中的作用
第二輯 經典重讀
啟蒙思想的核心:“立人”
“發揚真美,以娛人情”
“不用之用”
“美化天物”
自我意識的覺醒
“執著如怨鬼”
痛苦的靈魂
啟蒙的局限
憂患意識
孤憤情懷
戚而能諧
荒誕的存在
世故的“哈哈”論者
“無戲可看”的復仇
和諧的審美形態
情理均衡的表達方式
象徵與神秘
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
溫馨柔婉的詩情
清麗飄逸的畫面
……
第三輯 女性敘事
第四輯 先鋒寫作
博導檔案
文學的理想與批判精神
生存現實主義
“為人生”的礦難小說
英雄主義與民族傳統
寫實與寫意
風俗民情的詩意描畫
溫和適中的情感形態
傳統文化的特性
文氣貫通的結構
作家的氣質與作品的風格
當代文學中的世情傳奇
地域文化特色
尋根:審美意識的更新
莊子美學情致的浸潤
屈騷浪漫精神的濡染
《棋王》的人生態度
尋根文學的意義
煩惱的人生體驗
“幾乎無事的悲劇”
對生存環境的認同
懷舊:復現青春的記憶
“青天”意識與民主觀念
批評的浮泛
偶然因素在情節中的作用
第二輯 經典重讀
啟蒙思想的核心:“立人”
“發揚真美,以娛人情”
“不用之用”
“美化天物”
自我意識的覺醒
“執著如怨鬼”
痛苦的靈魂
啟蒙的局限
憂患意識
孤憤情懷
戚而能諧
荒誕的存在
世故的“哈哈”論者
“無戲可看”的復仇
和諧的審美形態
情理均衡的表達方式
象徵與神秘
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
溫馨柔婉的詩情
清麗飄逸的畫面
……
第三輯 女性敘事
第四輯 先鋒寫作
博導檔案
文摘
文學的理想與批判精神
進入21世紀之後,如何面對文學的邊緣化狀態,面對全球化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維護文學的價值和尊嚴,是當代作家和文學研究者必須正視的問題。
1990年代以來,我國進入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期。市場經濟是以等價的商品交換關係為主要特徵的。在這種關係中,市場價值和作為它的表現形式的貨幣成為社會價值體系的基礎。商品、貨幣和市場價值關係的充分發展,對社會的進步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也對以仁愛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價值規範與強調團隊精神和大公無私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產生了強烈的衝擊。經濟建設、商品生產、科學技術成為社會的文化主流。文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商業化浪潮和大眾文化的衝擊下,當年盡領風騷的文學走向了社會的邊緣。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在社會上也逐漸形成了一種疏離社會政治、消解理想主義、關注物質實利的世俗化傾向。這種生活的世俗化相對於過去的政治化的社會生活,無疑是一個歷史的進步。然而,在西方後工業文化中的技術至上、工具理論、價值消解等的影響下,1990年代的文學卻在瑣碎平庸、物慾金錢的泥淖中痛苦地掙扎,理想缺席、人格枯萎、價值消解、人文精神喪失,個人慾望的竊竊私語,充斥於文學作品之中。這是社會存在在文學上的反映。經驗形態上的實用主義已成為當代哲學的主潮,“有用”高於一切。
進入21世紀之後,如何面對文學的邊緣化狀態,面對全球化後現代主義的挑戰,維護文學的價值和尊嚴,是當代作家和文學研究者必須正視的問題。
1990年代以來,我國進入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期。市場經濟是以等價的商品交換關係為主要特徵的。在這種關係中,市場價值和作為它的表現形式的貨幣成為社會價值體系的基礎。商品、貨幣和市場價值關係的充分發展,對社會的進步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也對以仁愛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價值規範與強調團隊精神和大公無私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產生了強烈的衝擊。經濟建設、商品生產、科學技術成為社會的文化主流。文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商業化浪潮和大眾文化的衝擊下,當年盡領風騷的文學走向了社會的邊緣。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在社會上也逐漸形成了一種疏離社會政治、消解理想主義、關注物質實利的世俗化傾向。這種生活的世俗化相對於過去的政治化的社會生活,無疑是一個歷史的進步。然而,在西方後工業文化中的技術至上、工具理論、價值消解等的影響下,1990年代的文學卻在瑣碎平庸、物慾金錢的泥淖中痛苦地掙扎,理想缺席、人格枯萎、價值消解、人文精神喪失,個人慾望的竊竊私語,充斥於文學作品之中。這是社會存在在文學上的反映。經驗形態上的實用主義已成為當代哲學的主潮,“有用”高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