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舞蹈傑出女性》由張朝霞和賈安林主編,收錄中國舞蹈女性高端人才60餘人,從舞蹈高端女性表演人才研究、舞蹈高端女性編導人才研究、舞蹈高端女性教育人才研究等五個方向對中國舞蹈女性高端人才進行全面的研究。《當代中國舞蹈傑出女性》作者張朝霞,北京舞蹈學院藝術傳播系主任,教授,專業主攻藝術管理,創意產業及新媒體藝術研究。曾出版過《新媒體舞蹈概論》《中國舞蹈創意產業調研報告》等專著。賈安林,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學系教授。曾在出版過《中外舞蹈作品賞析——第一卷民族民間舞蹈作品賞析》《少數民族舞蹈的舞風文韻》等專著多部。
基本介紹
- 書名:當代中國舞蹈傑出女性
- 作者:張朝霞 賈安林
- 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
- 頁數:414頁
- 開本:18
- 外文名:Leading Femal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Dance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230254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舞蹈傑出女性》由張朝霞和賈安林主編,旨在研究和探索當前形勢下舞蹈高端女性人才的培養與發展現狀,並進一步探尋舞蹈高端女性人才成長與成才的特點與規律,以反哺舞蹈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為舞蹈高等教育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供決策參考。課題研究所提出的對策及建議對舞蹈學科建設以及高端人力資源培養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單從本書所匯集的成果來看,項目研究至少取得了以下幾點突破和成績:一是拓展了女性學研究的領域。二是簡要梳理了近百年中國舞蹈女性人才的成長與發展脈絡及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地位與貢獻。三是按照專業方向的不同對舞蹈女性高端人才進行了分類。四是研究提出了舞蹈高端女性人才成才的基本要素和成功的標準:不倦的學習精神,寬厚的知識結構,創新的實踐能力,嚴謹的治學態度,無私的奉獻精神,堅韌的職業操守等六點要素,以及豐厚的行業成果和突出的社會貢獻兩項成功的標準。五是提出了要關注舞蹈女性人才的成長,為其在人才流動制度、退休制度、學術休假制度以及專業深造、職稱評定、科研項目扶持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建設的巨觀政策建議。
圖書目錄
序
1緒論
2訪談文章(按姓氏筆劃排序)
表演篇
白淑湘
丁潔
山翀
王亞彬
劉岩
劉敏
張姝
楊麗萍
沈培藝
邵俊婷
陳愛蓮
賀燕雲
編導篇
舒巧
萬素
馬琳
王玫
田露
劉凌莉
佟睿睿
吳蓓
張曉梅
楊威
肖燕英
顧佩英
章民新
蔣祖慧
靳苗苗
教育篇
李正
於晶
王偉
史敏
田培培
孫光言
曲皓
李春華
楊越
沈元敏
邵未秋
鐘寧
賈美娜
黃奕華
韓萍
黎方嬌
理論篇
資華筠
王寧寧
王克芬
鄧佑玲
劉青弋
巫允明
茅慧
胡爾岩
袁禾
賈安林
溫柔
慕羽
潘麗
管理篇
趙汝蘅
王媛媛
馮英
張丹丹
鄒之瑞
彭紅
韓美玲
3研究報告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學術論史
“剝離”與“回歸”
高山流水盡開顏
後記
撰寫人員名單
1緒論
2訪談文章(按姓氏筆劃排序)
表演篇
白淑湘
丁潔
山翀
王亞彬
劉岩
劉敏
張姝
楊麗萍
沈培藝
邵俊婷
陳愛蓮
賀燕雲
編導篇
舒巧
萬素
馬琳
王玫
田露
劉凌莉
佟睿睿
吳蓓
張曉梅
楊威
肖燕英
顧佩英
章民新
蔣祖慧
靳苗苗
教育篇
李正
於晶
王偉
史敏
田培培
孫光言
曲皓
李春華
楊越
沈元敏
邵未秋
鐘寧
賈美娜
黃奕華
韓萍
黎方嬌
理論篇
資華筠
王寧寧
王克芬
鄧佑玲
劉青弋
巫允明
茅慧
胡爾岩
袁禾
賈安林
溫柔
慕羽
潘麗
管理篇
趙汝蘅
王媛媛
馮英
張丹丹
鄒之瑞
彭紅
韓美玲
3研究報告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4學術論史
“剝離”與“回歸”
高山流水盡開顏
後記
撰寫人員名單
文摘
白淑湘說“跳舞是她的生命。芭蕾舞,則是藝術界優美而高潔的代表。在那一出最著名的、表現天鵝的芭蕾舞劇中,女主角除了優美、高潔以外,還有一種內在的堅強,有一種遭遇殘酷不屈不撓的精神”。天鵝,在碧波上悠然滑行,在白雲間飄然飛翔,是自然界優美而高潔的象徵。白淑湘就是這樣一隻美麗而堅強的白天鵝,用她美麗的翅膀優雅地盤旋在芭蕾舞中,用足尖書寫著她傳奇的芭蕾人生。她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Ballerina(芭蕾舞女演員)!
“生逢其時,我把握住了機會。”
1954年,莫斯科音樂劇院芭蕾舞團在北京天橋劇場等地推出了芭蕾舞劇《天鵝湖》等六個劇目,為國人帶來一次西方舞台藝術的視聽盛宴。在柴科夫斯基的經典音樂中,芭蕾演員們以近乎完美的舞姿征服了當時的觀眾。受此影響,同年,中國的芭蕾教育、職業化舞蹈教育正式啟動。這一年,中國第一個芭蕾舞蹈教員訓練班成立;中國國家級舞蹈教育機構北京舞蹈學校建立;少女白淑湘進入中國舞蹈最高學府,開始接受國際水準的專業芭蕾教育。
說起與芭蕾的緣分,白淑湘總是很低調地將其歸之為“命運的青睞”。原本是遼寧藝術劇院兒童劇團歌舞團的小演員的她,在進入北京舞蹈學校後,跟其他從全國各個舞蹈團選拔出來的學員一起,在半年內奇蹟般地完成了前蘇聯舞蹈學校1至6年級的全部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
在四年的專業學習過程中,白淑湘和她的同學們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幾乎天天都泡在練功房裡。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白淑湘從一名能說愛跳的普通演員成長為一位具有高端專業水準的Ballerina(芭蕾舞女演員)。
1958年,北京舞蹈學校在北京天橋劇場推出了芭蕾舞劇《天鵝湖》,白淑湘就是這部舞劇的“絕對的主演”。她一個人擔綱了白天鵝和黑天鵝兩個角色。“白天鵝嫻靜典雅,表演的感覺是要柔美;而黑天鵝則性格突出強烈,表演時需要超強的體力和技均。”
那一年,白淑湘剛剛18歲。舞台上的她,似乎蘊藏著無窮的能量,她在原地完成了32個揮鞭轉。這是《天鵝湖》中經典的高難動作之一,很多專業演員都不能保證絕對的成功。白淑湘回憶說,在他們首演之前,排練老師住進了友誼醫院。但她和她的同學們確實創造了芭蕾演出史上的一個“奇蹟”,一群僅僅經過四年專業訓練的學生竟然成功地演出了世界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
她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對此,白淑湘的說法是,“我們生逢其時,並認真把握住了機會”。首先,白淑湘認為自己趕上了好時代。在國家領導人的直接關懷和指導之下,新中國第一代芭蕾人,積極呼應、努力進取,迎來了中國芭蕾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1954—1964年)。白淑湘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他們還在緊張、激動而略顯倉促地謝幕,國家第一代領導人周恩來、陳毅就走上舞台向他們表示祝賀並給予勉勵。周恩來總理親切地告訴她說,“從事芭蕾藝術要不斷地提高技藝,精益求精”。
而對於一個演員來說,要做到“精益求精”,首先必須要“勤學苦練”。為了能穩穩噹噹地轉出那32個圈,白淑湘曾經用四把椅子把自己圈起來,不停地練習,有時一口氣至少能轉上70個圈。一次次練習下來,她脫下舞鞋,發現裡面全是血,腳趾甲都不知磨掉了多少次。
當然,白淑湘深知,除了勤學苦練,要真正成為一位國際水準的BBallerina(芭蕾舞女演員),她還必須認真修煉自己的內心。因此,除了芭蕾之外,她還如饑似渴地學習了古典舞、民間舞、外國宮廷舞和歷史生活舞蹈等舞蹈科目以及各類文化課科目。可以說,在校求學期間,白淑湘是一個“照單全收”的好學生,她表現出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求知慾望。而養成好的學風,不僅要靠學生自覺,也要靠老師的引領。
白淑湘印象最深的是前蘇聯專家古雪夫。在學生們看來,古雪夫是一位典型的“魔鬼編導”。一方面,他嚴厲到近乎嚴酷;另一方面,他又熱情到近乎狂熱。而正是他對芭蕾藝術的執著和對於芭蕾教育的投入,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出了中國第一代“白天鵝”。可以說,是老師們的言傳身教,讓白淑湘她們在掌握了芭蕾舞蹈的基本範式和技巧的同時也領悟到了芭蕾藝術的“殘酷之美”。
P21-23
“生逢其時,我把握住了機會。”
1954年,莫斯科音樂劇院芭蕾舞團在北京天橋劇場等地推出了芭蕾舞劇《天鵝湖》等六個劇目,為國人帶來一次西方舞台藝術的視聽盛宴。在柴科夫斯基的經典音樂中,芭蕾演員們以近乎完美的舞姿征服了當時的觀眾。受此影響,同年,中國的芭蕾教育、職業化舞蹈教育正式啟動。這一年,中國第一個芭蕾舞蹈教員訓練班成立;中國國家級舞蹈教育機構北京舞蹈學校建立;少女白淑湘進入中國舞蹈最高學府,開始接受國際水準的專業芭蕾教育。
說起與芭蕾的緣分,白淑湘總是很低調地將其歸之為“命運的青睞”。原本是遼寧藝術劇院兒童劇團歌舞團的小演員的她,在進入北京舞蹈學校後,跟其他從全國各個舞蹈團選拔出來的學員一起,在半年內奇蹟般地完成了前蘇聯舞蹈學校1至6年級的全部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
在四年的專業學習過程中,白淑湘和她的同學們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幾乎天天都泡在練功房裡。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白淑湘從一名能說愛跳的普通演員成長為一位具有高端專業水準的Ballerina(芭蕾舞女演員)。
1958年,北京舞蹈學校在北京天橋劇場推出了芭蕾舞劇《天鵝湖》,白淑湘就是這部舞劇的“絕對的主演”。她一個人擔綱了白天鵝和黑天鵝兩個角色。“白天鵝嫻靜典雅,表演的感覺是要柔美;而黑天鵝則性格突出強烈,表演時需要超強的體力和技均。”
那一年,白淑湘剛剛18歲。舞台上的她,似乎蘊藏著無窮的能量,她在原地完成了32個揮鞭轉。這是《天鵝湖》中經典的高難動作之一,很多專業演員都不能保證絕對的成功。白淑湘回憶說,在他們首演之前,排練老師住進了友誼醫院。但她和她的同學們確實創造了芭蕾演出史上的一個“奇蹟”,一群僅僅經過四年專業訓練的學生竟然成功地演出了世界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
她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對此,白淑湘的說法是,“我們生逢其時,並認真把握住了機會”。首先,白淑湘認為自己趕上了好時代。在國家領導人的直接關懷和指導之下,新中國第一代芭蕾人,積極呼應、努力進取,迎來了中國芭蕾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1954—1964年)。白淑湘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他們還在緊張、激動而略顯倉促地謝幕,國家第一代領導人周恩來、陳毅就走上舞台向他們表示祝賀並給予勉勵。周恩來總理親切地告訴她說,“從事芭蕾藝術要不斷地提高技藝,精益求精”。
而對於一個演員來說,要做到“精益求精”,首先必須要“勤學苦練”。為了能穩穩噹噹地轉出那32個圈,白淑湘曾經用四把椅子把自己圈起來,不停地練習,有時一口氣至少能轉上70個圈。一次次練習下來,她脫下舞鞋,發現裡面全是血,腳趾甲都不知磨掉了多少次。
當然,白淑湘深知,除了勤學苦練,要真正成為一位國際水準的BBallerina(芭蕾舞女演員),她還必須認真修煉自己的內心。因此,除了芭蕾之外,她還如饑似渴地學習了古典舞、民間舞、外國宮廷舞和歷史生活舞蹈等舞蹈科目以及各類文化課科目。可以說,在校求學期間,白淑湘是一個“照單全收”的好學生,她表現出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求知慾望。而養成好的學風,不僅要靠學生自覺,也要靠老師的引領。
白淑湘印象最深的是前蘇聯專家古雪夫。在學生們看來,古雪夫是一位典型的“魔鬼編導”。一方面,他嚴厲到近乎嚴酷;另一方面,他又熱情到近乎狂熱。而正是他對芭蕾藝術的執著和對於芭蕾教育的投入,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出了中國第一代“白天鵝”。可以說,是老師們的言傳身教,讓白淑湘她們在掌握了芭蕾舞蹈的基本範式和技巧的同時也領悟到了芭蕾藝術的“殘酷之美”。
P21-23
後記
提到中國舞蹈高端女J陛,人們自然會聯想到完美動人的身姿,光鮮耀眼的舞台形象,以及那些默默為舞蹈事業奉獻畢生力量和智慧的舞蹈工作者。而這些舞蹈人才是如何打造的?她們台下的“功夫”是如何磨礪?需要哪些綜合素養?哪些不同的舞蹈人才相互支撐才能成功?這對培養適應於國家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舞蹈高層次人才至關重要。基於這種共識,北京舞蹈學院女教授協會申報了“舞蹈高端女性人才培養研究”的課題項目。在一年有餘的工作中,雖歷經變故,但初衷之志始終堅守,其中的辛苦百難雖不足掛齒,卻已成為課題組師生彌足珍貴的回憶。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問卷設計、訪談提綱、編撰框架、體例規格、基本觀點等諸多方面都經過課題組的幾經討論、反覆修改、認真核實、補充完善才最終得以成書。本書訪談文章的每一章節除首位以外均以姓氏比劃為人物排序,力求避免伯仲難辨、軒輊難分的現象出現。
在本書的編撰過程中,課題組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各位專家學者在繁忙的工作中或接受專訪,或發電子信件提供資料;北京舞蹈學院女教授協會會長、副院長鄧佑玲教授多次聽取課題研究情況的匯報,提出寶貴建議,並為本書撰寫序;副院長王偉和紀委書記彭紅對課題組有關工作給予了熱忱的指導;學院科研處在課題申報以及成果出版的諸多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統戰部、工會組織協調了課題研究的全過程;舞蹈學系、藝術傳播系的學生團隊在系主任、支部書記和班主任的帶領下,更是勤勉工作,絲毫不懈。謹於此處一併致謝!
掩卷而思,由於水平和時間關係,本書的構思與寫作尚有不盡完善之處,難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另外,因時間緊迫,有些專家學者或因出國訪問,或因時間交錯,沒能接受專訪,難以收錄其中,這遺憾是我們難以釋懷,卻無能為力並懇請各方體恤鑑諒。
北京舞蹈學院“舞蹈高端女性人才研究”課題組
2013年9月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問卷設計、訪談提綱、編撰框架、體例規格、基本觀點等諸多方面都經過課題組的幾經討論、反覆修改、認真核實、補充完善才最終得以成書。本書訪談文章的每一章節除首位以外均以姓氏比劃為人物排序,力求避免伯仲難辨、軒輊難分的現象出現。
在本書的編撰過程中,課題組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各位專家學者在繁忙的工作中或接受專訪,或發電子信件提供資料;北京舞蹈學院女教授協會會長、副院長鄧佑玲教授多次聽取課題研究情況的匯報,提出寶貴建議,並為本書撰寫序;副院長王偉和紀委書記彭紅對課題組有關工作給予了熱忱的指導;學院科研處在課題申報以及成果出版的諸多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統戰部、工會組織協調了課題研究的全過程;舞蹈學系、藝術傳播系的學生團隊在系主任、支部書記和班主任的帶領下,更是勤勉工作,絲毫不懈。謹於此處一併致謝!
掩卷而思,由於水平和時間關係,本書的構思與寫作尚有不盡完善之處,難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另外,因時間緊迫,有些專家學者或因出國訪問,或因時間交錯,沒能接受專訪,難以收錄其中,這遺憾是我們難以釋懷,卻無能為力並懇請各方體恤鑑諒。
北京舞蹈學院“舞蹈高端女性人才研究”課題組
2013年9月
序言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之命脈。近些年來“高層次人才”“跨世紀人才”“新世紀人才”“領軍人才”“大師級人才”等跟人才相關的概念,越來越成為熱詞,彰顯出當今中國社會轉型時代對於人才的呼喚和重視。這一時代訴求以錢學森先生之問振聾發聵,以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經濟形勢下滑形勢下,對創意、創新人才的需求最為迫切。
回顧人類歷史,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國家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都離不開領軍人才和創意、創新人才在科技文化領域裡的積極探索與廣泛實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歷史上我們所謂的人才究竟是如何培養出來的;有什麼樣的學校教育、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與教育;有怎樣的人生經歷和性格;當今時代又需要怎樣的人才;我們孕育著怎樣的人才;對於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來說,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藝術人才;我們培養了哪些文化藝術人才;等等。回答好這些問題既是尋求人才成長的特點、規律問題,也是實現中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強國轉型的必然要求。如何從理論上和實踐中回答這些問題,我認為,從不同的行業、專業領域切入,做實證的個案研究無疑是有效的途徑。由北京舞蹈學院女教授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嵐副教授和秘書長高煒領銜主持,張朝霞教授、賈安林教授帶領在校學生共同完成的“舞蹈高端女性人才培養研究”研究項目,就是從舞蹈藝術行業切入、深度挖掘剖析女性高層次人才成長成才規律與特點的有益探索。
與時下諸多科研項目不同的是,該項目從策劃選題到研究內容都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和明確的目標導向。項目研究旨在研究和探索當前形勢下舞蹈高端女性人才的培養與發展現狀,並進一步探尋舞蹈高端女性人才成長與成才的特點與規律,以反哺舞蹈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為舞蹈高等教育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供決策參考。課題研究所提出的對策及建議對舞蹈學科建設以及高端人力資源培養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單從本書所匯集的成果來看,項目研究至少取得了以下幾點突破和成績:一是拓展了女性學研究的領域。過去中國婦女問題的研究大多圍繞婦女健康、家庭、婚姻等層面開展,國際女性學的研究較多關注反對性別暴力、反對男性中心主義和父權制、爭取男女平等、就業、同性戀等諸多領域。而舞蹈女性高端人才研究,更多關注的是以女性為主體的舞蹈行業領域,以目前事業有成的舞蹈高端女性群體為研究對象,在其“現身說法”中探索“育才”的要領。這個命題不僅突破了婦女問題研究的普泛視角,同時也緊扣時代的脈搏,對女性在國家文化大發展戰略中所能發揮的潛質及在促進社會全面協調、持續發展中如何更好地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提供了可行性對策建議。因此,本課題的完成,也為首都女性高層次人才的研究、中國女性人才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材料及研究成果。二是簡要梳理了近百年中國舞蹈女性人才的成長與發展脈絡及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地位與貢獻。三是按照專業方向的不同對舞蹈女性高端人才進行了分類,即舞蹈女性高端表演人才、舞蹈女性高端編導人才、舞蹈女性高端教育人才、舞蹈女性高端理論人才和舞蹈女性高端管理人才等五種類型。這既是出於研究的便利,也符合舞蹈藝術行業女性人才的客觀事實。四是研究提出了舞蹈高端女性人才成才的基本要素和成功的標準:不倦的學習精神,寬厚的知識結構,創新的實踐能力,嚴謹的治學態度,無私的奉獻精神,堅韌的職業操守等六點要素,以及豐厚的行業成果和突出的社會貢獻兩項成功的標準。五是提出了要關注舞蹈女性人才的成長,為其在人才流動制度、退休制度、學術休假制度以及專業深造、職稱評定、科研項目扶持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建設的巨觀政策建議。
這些成果的取得源於課題組織者的精心謀劃,合理的團隊建構、明確的分工,科學有效的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一年半紮實艱苦的工作過程。課題研究充分體現了“三結合”的特點,一是不同學科專業的結合,二是師生廣泛結合,三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諸多舞蹈女性高端人才參與課題訪談,無論是訪談者還是被訪談者,在“自觀”和“她觀”中體認、自省、分享經驗、交流智慧、共同提升。諸多本科生、研究生參與調查和訪談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在女性高端人才氛圍中全方位受到文化、經驗、知識、人生淘養的過程,傳承習得的過程,或許被訪談者的某一句話就會影響這些年輕學子的一生,從這點上來說,項目的研究意義將是無法估量的。
從項目的組織與實施來說,體現了研究者多學科科際整合的自覺意識。課題組從選題、研究方法、研究團隊構成等方面都在有意識地打破學科壁壘,促進舞蹈學、管理學、傳播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項目的研究過程也是一個整合學術資源和學術人才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項目組為不同領域和學科的學者提供了交流智慧、分享經驗和成果的平台,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項目研究已經遠遠超過了其預期的任務和目標。
對於舞蹈女性高層次人才的研究,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婦女問題的性別研究,更是關乎整個社會發展、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的社會學研究。需要從社會關係、社會結構等方面深刻認識、廣泛調研、發現問題、探索規律、尋求對策。因此把這一課題放在中國社會的整體結構中來認識,整合社會學、文化學、心理學、政策學、人力資源管理、傳播學等多學科的資源、實現學術攻關和政策攻關,將更進一步彰顯課題研究多學科發展的向度。希望通過更多更深入的系列研究成果,關注人才成長的規律和舞蹈女性人才成才的差異性,關注全球性、本土性與跨文化的對話,在高層次人才的成長成才的法律政策及制度建設上有所突破。衷心祝願項目研究成果《當代中國舞蹈傑出女性》一書的出版,為人才學、女性研究、藝術人才研究,也為新中國社會發展史的研究開啟另一扇窗戶,期待人們看到窗外無限的風景……
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
北京舞蹈學院女教授協會會長
鄧佑玲教授
回顧人類歷史,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國家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都離不開領軍人才和創意、創新人才在科技文化領域裡的積極探索與廣泛實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歷史上我們所謂的人才究竟是如何培養出來的;有什麼樣的學校教育、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與教育;有怎樣的人生經歷和性格;當今時代又需要怎樣的人才;我們孕育著怎樣的人才;對於文化的繁榮與發展來說,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藝術人才;我們培養了哪些文化藝術人才;等等。回答好這些問題既是尋求人才成長的特點、規律問題,也是實現中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強國轉型的必然要求。如何從理論上和實踐中回答這些問題,我認為,從不同的行業、專業領域切入,做實證的個案研究無疑是有效的途徑。由北京舞蹈學院女教授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嵐副教授和秘書長高煒領銜主持,張朝霞教授、賈安林教授帶領在校學生共同完成的“舞蹈高端女性人才培養研究”研究項目,就是從舞蹈藝術行業切入、深度挖掘剖析女性高層次人才成長成才規律與特點的有益探索。
與時下諸多科研項目不同的是,該項目從策劃選題到研究內容都具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和明確的目標導向。項目研究旨在研究和探索當前形勢下舞蹈高端女性人才的培養與發展現狀,並進一步探尋舞蹈高端女性人才成長與成才的特點與規律,以反哺舞蹈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為舞蹈高等教育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供決策參考。課題研究所提出的對策及建議對舞蹈學科建設以及高端人力資源培養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單從本書所匯集的成果來看,項目研究至少取得了以下幾點突破和成績:一是拓展了女性學研究的領域。過去中國婦女問題的研究大多圍繞婦女健康、家庭、婚姻等層面開展,國際女性學的研究較多關注反對性別暴力、反對男性中心主義和父權制、爭取男女平等、就業、同性戀等諸多領域。而舞蹈女性高端人才研究,更多關注的是以女性為主體的舞蹈行業領域,以目前事業有成的舞蹈高端女性群體為研究對象,在其“現身說法”中探索“育才”的要領。這個命題不僅突破了婦女問題研究的普泛視角,同時也緊扣時代的脈搏,對女性在國家文化大發展戰略中所能發揮的潛質及在促進社會全面協調、持續發展中如何更好地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提供了可行性對策建議。因此,本課題的完成,也為首都女性高層次人才的研究、中國女性人才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材料及研究成果。二是簡要梳理了近百年中國舞蹈女性人才的成長與發展脈絡及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地位與貢獻。三是按照專業方向的不同對舞蹈女性高端人才進行了分類,即舞蹈女性高端表演人才、舞蹈女性高端編導人才、舞蹈女性高端教育人才、舞蹈女性高端理論人才和舞蹈女性高端管理人才等五種類型。這既是出於研究的便利,也符合舞蹈藝術行業女性人才的客觀事實。四是研究提出了舞蹈高端女性人才成才的基本要素和成功的標準:不倦的學習精神,寬厚的知識結構,創新的實踐能力,嚴謹的治學態度,無私的奉獻精神,堅韌的職業操守等六點要素,以及豐厚的行業成果和突出的社會貢獻兩項成功的標準。五是提出了要關注舞蹈女性人才的成長,為其在人才流動制度、退休制度、學術休假制度以及專業深造、職稱評定、科研項目扶持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建設的巨觀政策建議。
這些成果的取得源於課題組織者的精心謀劃,合理的團隊建構、明確的分工,科學有效的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一年半紮實艱苦的工作過程。課題研究充分體現了“三結合”的特點,一是不同學科專業的結合,二是師生廣泛結合,三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諸多舞蹈女性高端人才參與課題訪談,無論是訪談者還是被訪談者,在“自觀”和“她觀”中體認、自省、分享經驗、交流智慧、共同提升。諸多本科生、研究生參與調查和訪談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在女性高端人才氛圍中全方位受到文化、經驗、知識、人生淘養的過程,傳承習得的過程,或許被訪談者的某一句話就會影響這些年輕學子的一生,從這點上來說,項目的研究意義將是無法估量的。
從項目的組織與實施來說,體現了研究者多學科科際整合的自覺意識。課題組從選題、研究方法、研究團隊構成等方面都在有意識地打破學科壁壘,促進舞蹈學、管理學、傳播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項目的研究過程也是一個整合學術資源和學術人才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項目組為不同領域和學科的學者提供了交流智慧、分享經驗和成果的平台,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項目研究已經遠遠超過了其預期的任務和目標。
對於舞蹈女性高層次人才的研究,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婦女問題的性別研究,更是關乎整個社會發展、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的社會學研究。需要從社會關係、社會結構等方面深刻認識、廣泛調研、發現問題、探索規律、尋求對策。因此把這一課題放在中國社會的整體結構中來認識,整合社會學、文化學、心理學、政策學、人力資源管理、傳播學等多學科的資源、實現學術攻關和政策攻關,將更進一步彰顯課題研究多學科發展的向度。希望通過更多更深入的系列研究成果,關注人才成長的規律和舞蹈女性人才成才的差異性,關注全球性、本土性與跨文化的對話,在高層次人才的成長成才的法律政策及制度建設上有所突破。衷心祝願項目研究成果《當代中國舞蹈傑出女性》一書的出版,為人才學、女性研究、藝術人才研究,也為新中國社會發展史的研究開啟另一扇窗戶,期待人們看到窗外無限的風景……
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
北京舞蹈學院女教授協會會長
鄧佑玲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