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結合學科特點從馬克思主義文化交往理論的視野出發,釐清網路的文化交往的本質與結構、類型與功能、基本原則與價值等問題,考察當代中國網路的文化交往的現狀和困境,並找出困境產生的原因,探究實現中國網路的文化交往和諧發展的路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網路的文化交往的概念 第二章 網路的文化交往的本質與結構 第三章 當代中國網路的文化交往的現狀、困境和原因 第四章 網路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則與價值 第五章 實現我國網路的文化交往的和諧發展 |
創作背景
網路文化是文化的新形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內容,以其主體性、互動性和開放性的獨特優勢迅猛地傳播和發展起來。因此網路的文化交往應得到大力關注和研究,這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應有之義。基於此,《當代中國網路的文化交往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明確界定“網路的文化交往”的概念。網路的文化交往是在網路時代出現的文化交往問題,交往的內容是網路文化。文化的本質是智慧,交往的實質是交換,則文化交往的實質就是智慧的交換。網路的文化交往就是在計算機網路技術條件下,精神虛擬實踐的交往與互換。網路的文化交往的本質是人的精神虛擬存在方式。
該書提出了網路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則與價值。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交往是一種藉助技術手段不斷突破和超越現實世界局限性,並在此期間不斷擴展自己的認識能力和交往範圍的過程及其結果。文化交往則是一種不斷擴大人類生活世界的邊界從而為人類開創出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和認識領域的過程。網路的文化交往使人類相當部分的文化交往活動從過去以物質和能量為基礎的活動平台,轉移到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的新平台,也就是從以往的現實空間轉移到網路空間。無論是網路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則,還是價值都是網路的文化交往和諧發展的關鍵。
網路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則是在網路的文化交往實踐中形成的,必須接受網路的文化交往實踐的檢驗。網路是一種沒有國界限制的現代技術,但是文化是有國界的。任何文化只要轉化成數字形態就在形式上加盟了網路文化,各國人民只要上網就可以進行無國界限制的網路的文化交往。所以就形成了網路的文化交往特有的四項基本原則,即差異與認同的統一、衝突與融合的統一、需求與供給的統一、較量與制衡的統一。
網路的文化交往的價值是指對網路主體需要的滿足關係,也就是說,網路的文化交往對網路主體的作用與意義。這裡的網路的文化交往價值的主體包括網路交往情境中的網路個體和網路群體;其價值客體包含網路的文化交往的內容以及網路媒介等,它們是網路的文化交往價值產生的重要基礎。網路的文化交往價值按主體可分為網路個體價值和網路社會價值。網路個體價值是指網路的文化交往對網路個體所表現出來的價值;網路社會價值是指網路的文化交往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態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從兩者關係來看,它們是辯證統一的,網路的文化交往的個體價值是社會價值的基礎,社會價值則是個體價值的驗證和延伸,兩者相互聯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張文雅,女,1986年1月生,湖北宜昌人,法學博士,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