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問題研究

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問題研究

《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問題研究》是付瑤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0年3月。

該書立足於中國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實踐,同時在借鑑理論界關於這一問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以古今中外的節約理論和節約思想為理論基礎,總結和歸納國外關於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力求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弄清楚節約型社會的內涵、節約型社會的特徵等基本理論問題,總結出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力爭找到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目標模式和有效途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問題研究
  • 作者:付瑤
  • 類別:政治學著作
  • 字數:185千字
  • 首版時間:2020年3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五章,大致內容如下:第一章提出了節約型社會的內涵以及節約型社會的特徵等基本理論問題,並從中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義等方面闡述中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要性。第二章概括和分析中國傳統的節約理論、馬克思的節約理論以及中國共產黨的節約理論,並在對這些理論進行概括和分析的過程中挖掘其當代價值。第三章研究國外的節約理論以及西方已開發國家在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實踐中積累的成功經驗,找到對於中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有益啟示和可供借鑑的經驗。第四章在總結中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認清發展中遇到的障礙以及未來發展中面臨的挑戰。第五章闡述中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目標模式與進一步必須採取的有效途徑和政策措施。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的緣起與重要意義
第二章 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的理論淵源
第三章 國外的節約理論及其節約型社會建設的經驗
第四章 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的實踐和面臨的挑戰
第五章 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的目標模式與有效途徑

創作背景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作出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決策。這個重大戰略決策,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在總結國內外現代化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在推進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從中國國情出發提出的。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綜合實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然而,由於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又正處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新四化”同步發展的重要歷史進程中,各種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因此,建設節約型社會對於緩解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壓力是必要的。基於此,《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問題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提出,節約型社會所指的“節約”是資源利用的節約,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活的節儉。當然,節約型社會也提倡適度合理的消費模式,但是並不排斥財富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關鍵是改變傳統的資源消耗高、浪費大、污染重的粗放型經濟成長方式,堅持經濟發展與資源節約並重,強調資源的科學開發、合理配置、有效保護和永續利用,最終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確定經濟發展規模時,要按照區域資源稟賦條件和環境資源狀況,無論發展任何產業,生態底線都是必須要有的,區域內的生產不能超過該區域的環境承載能力和資源承載能力。同時,國家在制定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等相關政策時,要遵循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和規律,統籌考慮經濟決策的資源條件、環境影響和生態的可持續性。
該書強調,節約型社會建設需要全體社會成員的參與,其中主要的是政府、企業和公眾三大社會行為主體,只有充分調動這三大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使節約型社會建設順利進行。首先,各級政府部門要發揮表率作用,在各個工作崗位的職責中納入節約資源的責任,並作為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標,建立健全節約資源能源責任制。其次,各個生產企業要承擔起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因為節約型社會建設既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同時也與企業自身發展密不可分。企業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企業都是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重點。再次,節約型社會建設目標的實現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在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中,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扮演著監督、參與、宣傳等多種角色。因此,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當代中國節約型社會建設問題研究》
2020年3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5591-9

作者簡介

付瑤,法學博士,瀋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瀋陽師範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研室主任。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獲遼寧省社會科學學術活動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瀋陽市統戰理論研究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省部級、市級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