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民事訴訟率變遷研究

當代中國民事訴訟率變遷研究

本書立足於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發展的經驗現實,結合法社會學和比較法的研究方法,對上述變化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描述和解釋。通過這種描述和解釋,一是對各種關於民事訴訟率變遷的理論和觀點,尤其是境外學者的理論和觀點,進行了分析和驗證;二是對我國有關訴訟的制度和政策進行了一定的檢討,提出了初步的合理化建議;三是對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在法學研究中的運用,對在比較法的框架和視野中進行法社會學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基本介紹

  • 作者:冉井富
  • ISBN:9787300068879
  • 頁數:361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10
  • 副標題:—一個比較法社會學的視角
內容介紹,目錄,

內容介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事訴訟率出現了急劇的變化。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我國的民事訴訟率只有31.46件/10萬人,而到1999年,這個數字增長到403.23,前後21年的時間裡增長了11.82倍。2000年以後,民事訴訟率有所下降,但仍然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本書立足於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發展的經驗現實,結合法社會學的和比較法的研究方法,對上述變化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描述和解釋。通過這種描述和解釋,一是對各種關於民事訴訟率變遷的理論和觀點,尤其是境外學者的理論和觀點,進行了分析和驗證;二是對我國有關訴訟的制度和政策進行了一定的檢討,提出了初步的合理化建議;三是對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在法學研究中的運用,對在比較法的框架和視野中進行法社會學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目錄

第一章 問題與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一)民事訴訟率具體是如何變化的
(二)如何解釋民事訴訟率的變化
(三)如何比較和解釋民事訴訟率水平的地區差異
(四)如何驗證西方學者的實證研究
(五)如何檢驗有關中國的訴訟問題的觀點和看法
(六)民事訴訟率指標能夠衡量什麼或者反映什麼
(七)制度與政策的合理化
(八)上述問題的研究意義
二、問題的界定
三、方法與資料
(一)法社會學視角
(二)比較法視角
(三)資料來源
(四)臨時的比較法社會學
四、框架與結構
第二章 解釋理論
一、功能理論
二、現代化理論
三、文化理論
四、關係理論
五、制度和環境理論
(一)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ADR)
(二)法律的合理化
(三)律師收費制度
(四)訴訟(司法)制度
(五)體系的穩定性
(六)訴訟率的變化軌跡和侵權案件的循環理論
第三章 分析模型
一、訴訟案件的形成過程
二、訴訟案件形成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一)潛在的活動
(二)傷害感知
(三)責任歸咎
(四)補償要求
(五)糾紛的形成
(六)求助於第三方
(七)案件受理
三、案件類型劃分
(一)婚姻家庭繼承案件
(二)契約案件
(三)權屬與侵權案件
(四)其他民事案件
附錄一:人民法院2002年民商案件司法統計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