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當代中國出版社)

當代中國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當代中國出版社一般指本詞條

當代中國出版社成立於1991年,主要出版反映國史研究成果的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圖書。稍後,又成立了社屬音像部,配合圖書出版音像製品。當代中國出版社的鮮明特色是構建了以當代中國史志、當代中國人物傳記、當代中國國情調查為主體框架的多系列叢書的出版格局。自新聞出版署開展出版社評定工作以來,當代中國出版社已連續兩屆榮獲良好出版社稱號。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當代中國出版社
  • 成立時間:1991年
  • 主管單位:北京市從事圖書出版
  • 屬性:中央級綜合性出版社 
發展歷程,作品推薦,《伏藏》,《執王法》,《風雨歲月》,《當代中國》,當代中國研究所,

發展歷程

成立以來,出版社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圖書。其中《當代中國》叢書(150卷)是中央書記處批准的一項國家大型圖書工程,十萬編寫大軍歷時十多年方基本告竣。1999年《當代中國》叢書完成的時候,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鎔基李嵐清丁關根等出席了總結大會。江總書記給這套書很高的評價。1999年這套書獲得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當代中國》叢書的電子版2000年獲首屆國家電子圖書獎榮譽獎。《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是當代中國出版社的又一基本工程。己出版的8種共和國元帥傳記都是鄧小平題寫的書名,江總書記5次出席圖書的首發式和出版座談會。一個出版社的圖書,受到如此重視,在中國的出版史上是少有的。
當代中國出版社仍承擔著經中央書記處批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簡史》叢書。《當代中國城市發展》叢書等重點圖書的出版工作,同時正以“關注當代,閱讀中國”的理念,進一步開拓選題、調整出版結構,深化出版社的改革,開始新的創業,努力把出版社辦成有鮮明特色的出版社,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出版物,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品推薦

《伏藏》

這本書里有許多不曾聽到的故事,和不曾見過的風景。它們是處於城市邊緣的秘密所在,在某種文化的邊緣地帶,以被忽略的狀態存在。它們遮擋了現代人的視線和觸角,也阻隔了 塵世的浮華和喧囂,靜躺在山林之間,湖泊之畔,純淨而安寧。每一個所在,都配有精心挑選的圖片,和詳細的文字。圖片部分精美漂亮,藝術與寫實相呼應,既有大視野的美麗景色(自然風光),也有小視角的人、物特寫;文字部分柔軟細膩,知性與感性相接合,不僅有藏傳佛教的史籍資料、口口相傳的民間傳說,還有來自作者的心靈觸動和人生感悟。
當代中國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作品

《執王法》

在中國古代,帝王與法的關係最簡單明了的表示就是“王法”。因此,在封建社會,無論是帝王還是官吏,所執之法均為“王法”。本書所說的法官,和現代漢語中及現代審判制度中主持審判的“法官”官職是兩回事。在中國古代,很難從官僚階層中劃分出一個法官集團。但是,當法官,又確實是中國古代官員的主要職責。

《風雨歲月》

共和國史上那場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從文教領域首先發動的,清華大學作為高校的重中之重首當其衝。本書作者劉冰原是清華大學黨委第一副書記,親身經歷了清華大學“文化大革命”的全過程,並因其所處的地位而深受衝擊`。十年中,劉冰等人三次向毛主席、黨中央寫 信,反映清華大學“文革”的一些錯誤做法以及“四人幫”的倒行逆施。1975年8月和10月劉冰等人告發遲群、謝靜宜的兩封信被毛主席批為“矛頭是對著毛澤東的”,這使清華大學在“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中處於風口浪尖上,劉冰等人也被打為“右傾翻案的急先鋒”。本書是作者本著對歷史及未來負責的態度,對清華大學及整個教育界那段特殊歷史的記錄。
當代中國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作品

《當代中國》

《當代中國》畫報創刊於1991年,由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雷潔瓊任名譽社長,由已故的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題寫刊名。《當代中國》是一本以宣傳當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為主的大型綜合性刊物,是中國走向世界的橋樑,世界了解中國的視窗。
《當代中國》立足於振奮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以推進社會改革、推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為己任,真實、準確地宣傳當代中國在各個方面取得的成就。畫報自創刊以來,始終站在時代的最前沿,報導了大量的歷史事件和代表人物,發表了許多新銳的觀點和評述,宣傳了一大批國內知名企業,用真實生動的圖片和文字記載了共和國跨世紀的風雨歷程,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復興。
《當代中國》堅持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原則,時刻牢記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所載所述,唯真唯實;所評所論,唯法唯理。畫報自創刊以來,得到了中央領導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讚譽,在海內外擁有廣泛的高品位讀者群,被公認為是一本立論明確、內容厚重、風格清新、印刷精美、具有公正性的高檔次刊物。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新聞界要“堅持正確導向,唱響主旋律,為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思想輿論氛圍”的要求,《當代中國》將秉承一貫宗旨,以主流傳媒的社會責任感和新聞工作者的良知,為中華民族的繁榮興盛而不懈努力。

當代中國研究所

當代中國研究所是1990年經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專事編纂、研究和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機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行政代管。1993年,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秘書長李力安任該所所長。2000年底,朱佳木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該所所長。2001年底,中共中央書記處聽取該所工作匯報,原則批准《當代中國研究所2001——2004年科研規劃》。
該所現有高級研究編輯人員24人,博士、碩士34人。領導機構為所務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科研辦公室和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與社會史、外交史與港澳台史等四個研究室,並設有所學術委員會和所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主管一個直屬事業單位——當代中國出版社,主辦國內的國史學術期刊——《當代中國史研究》和國家一級社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擁有一個藏書8 萬餘冊、訂閱報刊180餘種的圖書資料室。該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合作設立了國史系,與中國人民大學合辦有當代中國研究中心,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訂立有學術交流協定,並接受國內外訪問學者。
當代中國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當代中國出版社)
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作品
建所以來,該所先後編寫出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序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百科全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1949年卷和1950年卷等學術著作;組織出版了《當代中國》和《當代中國人物傳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簡史》等系列叢書。2001年,該所創辦了全國性的國史學術年會及面向國史學界的月度講座制度。該所的奮鬥目標是努力將當代中國研究所建設成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匯聚科研人才、具有學術水平的國史研究基地和學術交流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