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以來,天主教會在歐洲獲得至高無上的社會地位,但在基層也出現了各種異端運動。為此,官方教會曾建立異端裁判所,並組織十字軍討伐異端運動。中世紀大體產生過如下異端教派及與之相關的社會政治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異端運動
- 意指:愛上帝者
- 興起時間:10世
- 興起地點:保加利亞
。
鮑格米勒派,意指“愛上帝者”,10世紀興起於保加利亞,曾受保羅派二元論影響,認為上帝生有撒旦和基督,撒旦墮落而為惡的代表,基督則為善的代表;基督降生時對撒旦的宣戰,他將拯救人世,消滅一切邪惡。
阿爾比派,11至12世紀流行於法國南部和義大利北部,以法國阿爾比城為其基地,故名。它相信善、惡二元,認為善神造出靈魂,惡神造出肉體,基督只是最高受造者,而並非上帝本身。此派以真正的教會自居,反對官方教會的教階制度和聖事,於13世紀初遭到十字軍的鎮壓。鮑格米勒派和阿爾比派因都強調持守“清潔”、反對腐化而又稱“卡特里派”,即“清潔派”。
韋爾多派,也稱“里昂窮人派”,12世紀由法國里昂富商韋爾多捐獻財產濟貧傳教而創立。它反對官方教會禮儀和正統教義,認為貧窮乃是靈魂得救的必要條件。此派曾在法國、瑞士、西班牙、波希米亞和倫巴第等地廣為流傳。
鞭笞派,13世紀中葉產生於義大利北部,由多明我會會士拉納里發起,引起信徒常手舉十字架結隊遊行,口唱聖詩,並以皮鞭自笞直至流血,故名。該派反對教會權利和教會內部的腐敗,指責教士的奢侈享樂生活,於1349年被阿維尼翁教皇克雷芒六世宣布為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