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體多呈圓柱形或扁平狀,有2叉式或不規則的分枝,一般分枝上有乳頭狀突起或疣狀突起,藻體的大小一般為20-40cm,顏色鮮艷,多呈鮮紅色或紅綠色;向外伸展有力,分枝健壯,無其他附著物,長大後極其繁茂。新鮮藻體嫩脆、肥厚多汁,曬乾後變硬,多為軟骨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異枝麒麟菜
- 拉丁學名:Eucheuma striatum
- 界:植物界
- 綱:真紅藻綱
- 目:杉藻目
- 科:紅翎菜科
- 屬:麒麟菜屬
- 種:異枝麒麟菜
傳入和分布,首次記錄,定殖,來源與分布,基本特徵,生態影響,
傳入和分布
(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首次記錄
1985年5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從菲律賓引種異枝麒麟菜,先後在海南瓊海、澄邁沿海進行了生態學和人工栽培方法的試驗。1999年進行了大面積人工養殖試驗。
定殖
異枝麒麟菜的人工養殖是根據其出芽繁殖,即營養體繁殖的特徵,利用營養枝進行的。當一棵異枝麒麟菜生長到一定大小之後,將藻體切(分)成數株,便成數株種苗。這種“分切”藻體作種苗的方法,既不影響種菜的生長,而且還可以加快種苗的再生速度,故發展養殖種苗來源較易解決,便於擴大再生產。養殖方法,可視不同海區情況,採用多種方法進行養殖,如筏式垂下養殖、海底固定式單線掛養、乳膠圈綁苗播種法等。但以筏式垂下養殖效果最好。
異枝麒麟菜生長速度快,產量高,從種苗養殖開始到收穫大約需2個月左右時間,鮮重增長20倍左右。一株重150-200g的菜苗經過近3個月的生長,藻體重量可達4-5kg,日增長速度要比我國目前養殖的瓊枝(E. gelatinae)快4-5倍;畝產量可達400公斤乾品以上,如果適時採收尤其在夏季採收,其含膠量可達53%以上。而且它不需要依附珊瑚,是我國南方很有發展前途的海水養殖新種。
來源與分布
異枝麒麟菜原產於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日本的硫球群島。現在我國主要分布於海南省、台灣省、西沙群島等地。
基本特徵
異枝麒麟菜生長的最佳適溫範圍是25-30℃,24℃以下則生長速度逐漸減慢,20℃以下時生長基本停止,有的藻體部分組織開始霉爛、死亡。異枝麒麟菜是好光性海藻,光強在7000 lux時,藻體生長速度最快;光強在3000 lux時,藻體生長速度明顯下降。異枝麒麟菜是海洋狹鹽生物,鹽度比較高且相對穩定才適於它的生長,其適宜鹽度一般在海水比重1.020以上。近岸處有時受雨水影響,比重下降到1.015時,短期內對異枝麒麟菜的生長還很有利,但若繼續下降則藻體發生腐爛現象。生長的水層一般在50cm左右為宜,大於90cm則生長速度減慢。異枝麒麟菜對海區透明度的要求一般在10m左右。適應性強,在亞熱帶環境,能在不同類型的海區養殖。由此可見,異枝麒麟菜是一種典型的熱帶性海藻。
生態影響
(Ecosystem):
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熱帶性海藻,是當今世界上製造卡拉膠的主要原料。麒麟菜也是副食品之一,所以它是海藻栽培養殖中的重要品種,也是熱帶亞熱帶海域藻類人工養殖的主要對象之一。除食用外,還有一定藥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