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孢蹄蓋蕨(雜種)

根狀莖短,直立,先端連同葉柄基部密被褐色、線形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20-26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異孢蹄蓋蕨(雜種)
  • 拉丁學名:Athyrium anisopterum Christ 
  • :植物界
  • 分布區域:雲南中部(大姚、大理、鄧川、景東)
  • 形狀:根狀莖短,直立,
葉柄長2-8厘米,基部直徑約1毫米,禾稈色,向上光滑;葉片披針形,長(6-)14-18厘米,寬(3-)8-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略變狹或幾不變狹,一回羽狀至一回羽狀,羽片羽裂;羽片10-13(-16)對,基部一對近對生,向上的互生,近無柄,平展,接近,中部以下的較大,斜三角形,長達1.4-2厘米,寬0.7-1厘米,鈍頭,基部極不對稱,上側近截形,並有耳狀凸起,下側斜切,邊緣淺至深羽裂,羽軸上側的裂片較下側的為大。葉脈在裂片上為羽狀,側脈單一,偶二叉,下面明顯。葉乾後薄紙質,褐綠色,兩面光滑;葉軸和羽軸下面光滑無毛。孢子囊群大,圓形,少為馬蹄形或彎鉤形,每裂片基部1枚(基部上側的耳片往往2-4枚);囊群蓋大,同形,褐色,厚膜質,邊緣齧蝕狀,宿存。孢子周壁表面有褶皺,有大小兩種:多數孢子較大,橢圓形,不透明,表面褶皺多而狹小;少數孢子較小,長豆形,透明,表面褶皺較少。
分布於雲南中部(大姚、大理、鄧川、景東)。生於雜木林下草地或岩石上,海拔2700-3000米。本種模式標本采自大理蒼山。
本雜種形態與宿蹄蓋蕨 Athyrium anisopterum Christ 相近,從孢子大小不同有兩種 形狀來看,被命名為一個雜交種,其親本還有待以後尋找和實驗證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