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星系統與多星系統
在已知宇宙中,存在單星系統、雙星系統、群星系統。這和每個星系中的恆星的密集程度相關,恆星越密集的區域,多星系統的占比就越高,恆星越稀疏的區域,單星系統的占比就越高。星系的外圍恆星較稀疏,越往星系中心靠近,恆星就越密集,於是就出現一個普遍現象:每個星系中,越靠近外圍,單星系統占比就越高。
本系天體與外系天體
當一顆一代恆星Z死亡,出現二代恆星A。假如A的附近存在同為Z的殘骸的行星B,設A形成之前所處位置為a,形成後所處位置為b,那么B將在以b∽a的角速度自轉的同時,同樣以b∽a的角速度繞A公轉;若Z僅因震盪而形成A,那么A將在以b∽a的角速度自轉的同時,同樣以b∽a的角速度繞Z公轉。
也就是說:
在恆星系統內,存在行星的自轉速度與公轉速度相近,差距不大,這些行星就是這個恆星的本系行星。
在行星系統內,存在衛星的自轉速度與公轉速度相近,差距不大,這些衛星就是這個行星的本系衛星。
這些天體合稱為本系天體,相應的,以被捕獲的形式進入天體系統內的天體則為外系天體。
太陽系簡史
起初,在銀河系的外圍區域,某個一代恆星死亡,殘餘的星雲聚成二代恆星:太陽。一開始,太陽是一個單星系統,只有2個本系行星:水星與金星。太陽繞銀心公轉。在公轉的過程中,地球、火星與其它行星被它依次捕獲。
地球被捕獲後較穩定,因為在繞銀心公轉的一個周期內,地球的氣候只會受到一段近銀心時期的影響,因為在銀河系外圍,此時的太陽系公轉的周期大約是三億年。因此地球氣候只有兩個季節周期,一個是因其繞太陽公轉所形成的日周期,一個是其繞銀心公轉所形成的銀心周期,前者周期為1個地球年,後者周期從3億個地球年逐漸遞減。每當運轉到近銀心點、遠銀心點的附近,各行星由於核心反應的強化或弱化,造成行星表面的氣候都會極端化,大型冰河運動、火山運動、造山運動因此而生。
在太陽系繞銀心運動大約4-5個周期後,即地球誕生後11億年左右,距今35億年前,那時的地球處於古太古代,太陽脫離了銀河系外圍區域,恆星密集度攀升。太陽被多星系統捕獲的機率提升。在這個前提下,太陽雖沒有被捕獲,相反地,它卻捕獲了“復仇星”(暫稱,一個小型恆星,西方人稱它為Erinyes,希臘神話里的復仇女神),因為它的質量遠低於太陽。(目前世界上多數人認為太陽是捕獲到一顆小型恆星而不是被一個聚星系統捕獲。)
於是太陽從單星系統轉型成雙星系統,在繞銀心公轉的同時,還繞雙星系統的其中一個焦點“圖南”(暫稱,太極圖與雙星系統的軌跡高度一致,作者是北宋道學家陳摶,字圖南)公轉。
自此,太陽系內的行星都發生劇烈演化,因為在繞太陽、銀心公轉的同時,它們還在圖南心公轉。於是除了日心周期、銀心周期之外,地球還出現了圖南周期。數據顯示圖南周期約為2500萬-2700萬個地球年。
轉入雙星系統後出現的變動,對於恆星來說是微弱的,但對於太陽系內部諸行星自身來說,卻是巨大的,結果是(按程度排序):
(1)在太陽捕獲木星之後,處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僭星”(暫稱,取僭毀意)在木星的巨大引力下,原本的內部結構相對其它行星來說就已經十分脆弱,化學黏性也較低,而在太陽系捕獲復仇星後,在接近復仇星時,僭星終於因為突破了洛希極限而崩潰,冷卻後形成如今的小行星帶。
(2)其它行星雖然化學黏性較高,但它們中的諸衛星則不然,在接近復仇星時,部分衛星相繼崩潰,形成如今的行星環。
(3)各行星的自轉軸出現不同程度偏移,出現極晝極夜現象;各行星的公轉軌道出現不同程度偏移,它們不再完全處於同一個公轉平面;各行星的自轉速度與公轉速度也不同程度地加快。
(4)火星的引力由於太小,在接近復仇星時,其上的液體與氣體開始離散,結果除了高緯度地區保留了冰川,火星表面的主要區域的水都消失了,而大氣則變得極其稀薄。
(5)離太陽較近的三顆行星中,金星與地球雖然因為結構較穩固而逃過一劫,但是自此以後,每當接近復仇星,它們的內部都會發生劇烈的反應:
①地球由於是三顆行星中離太陽最遠的,所以受到的影響最低。較金星而言,地球恢復穩定的速度較快,每次遠離復仇星時,都會比金星率先恢復穩定狀態。
②金星由於恢復穩定的速度極慢,在離開復仇星之後,還沒來得及冷卻,就又經過一個圖南周期回到復仇星附近,大量火山的噴發接近無限循環,以至於100多個圖南周期後的如今,它仍被硫酸雲包裹,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接近100%——金星被鎖死在地獄模式。
③近日的水星的質量和體積僅有地球的1/20,引力不足,無法保留大氣,不存在溫室效應,因此即便發生劇烈的內部反應,也會在遠離復仇星後迅速冷卻下來。
月球的誕生
復仇星帶動的彗星群大量進入內太陽系,其中部分彗星是冰彗星,其中一個冰彗星擊中表面仍處於熔融狀態的地球(地殼在此前4-5億年剛剛冷卻形成,極薄,只有不到2千米,所以此時的地殼實際上只是地球的一層薄紗),地表的張力使一部分熔融物質以近球形的狀態向外彈出,散熱面積與內部熱量的比呈指數增長,加之太空的嚴寒環境,使其表面短時間內冷卻成纖薄的殼,形成月球的雛形。
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在開始時即小,月球引力仍能吸引地球的部分小型物質向自己撞擊,當它們撞破纖薄的月殼沖入月幔的同時,月幔也噴涌而出,填平了撞擊坑,在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形成了大小平原(月海、月湖)。
冰彗星也沖入了地幔,但由於地球的自轉,它在接下來的時期里,逐漸以水汽形式回歸地表,形成海洋。
在脫離地球後,由於張力產生的慣性力與地球自身的引力,月球開始以繞地球公轉的方式、以絕對值逐漸減小的加速度(負數)遠離地球,到了10億年前,地月距離已接近兩萬公里,到了現代,地月距離將近四十萬公里,但月球仍在以3.8cm/年的速度遠離地球。而由於月球是地球的本系衛星,所以它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一致,都是30天。
冰彗星的到來,為原本停留在隱生階段的原始生命提供了良好的基因交流的環境,自此生命蓬勃發展。
HIV的來源與RNA世界
通過聯合國曆年的關於HIV的報告與其它許多調查報告,按照機率,可以總結AIDS多發的特點:多民族聚集區,溫濕地區,同性傳播。多民族聚集區與溫濕地區如美國西南部,包括南加州與墨西哥州,美國東南部,南非南部、中國四川、雲南與廣西,相反獲病率極低的地區,比如德國,由於20世紀的納粹運動,造成它的民族完全單一,加上溫濕度較低,因此德國人民獲病率極低是必然的。至於同性傳播,顯然與濫交程度過高相關,因為同性戀群體的人數較全球人口來說是很少的,在性資源匱乏的無奈情況下,他們不得不採取濫交的方式緩解性資源匱乏的長期狀況。
在搜尋HIV源頭時我發現2條值得注意的,一是在4種毒株中,M、N兩種來自黑猩猩,O、P兩種來自大猩猩,而與它們同地區的居民的獲病率並不高。一是直到20世紀80年代,HIV才被發現,就是說,在此之前,針對人類的HIV病毒幾乎未曾崛起。顯然直到80年代AIDS才崛起的原因必然是全球化,全球化帶動了全球不同人種之間的性交流。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為我發現,那位在80年代被發現攜帶HIV的人是美國某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員,而且他是同性戀者。結合前面的三個特點,從這兩條信息可以推導出一個論點:人們的性態越單一,越趨同,獲病率越低;相反性態越多樣,越趨異,獲病率越高。
另一個疑點是,在異性戀者中,為何女性獲病率較高。我想也許與陰道的內陷性態相關,內陷造成了兩個結果:(1)陰道不易被徹底地進行衛生清洗,(2)長期陰濕。這兩個結果成了HIV滋生的良好條件。因此女性獲病率較高。
在性交中,細胞膜被破壞,細胞器脫落,其中的蛋白質與核酸由於仍具備生命力,進入了對方身體。這是釀成HIV病毒的大河床。
所謂大河床,就是在普通情況下,人們通過大河床獲得或釀成HIV病毒的機率是極低的。全球化中民族之間基因的不同,城市化中性交次數的頻繁、濫交程度的過高,女性陰道的陰濕環境,造成了在極低的HIV病毒滋生率下,仍有異軍突起的可能。
HIV病毒並非自古即有,因為如果“RNA世界”曾經存在過,那么作為其後裔的HIV病毒,它不可能具有這么強大的機體破壞性。我們知道,機體是向負熵演進的。負熵比人類低得多的RNA世界後裔則不可能破壞負熵相對極高的淋巴細胞。這個是基本邏輯。
所以只有一個可能,HIV病毒是細胞膜被破壞後的負熵極高的蛋白質與核酸侵入異體後占據T細胞形成的。而且綜合上述,這個可能是完全正確的。
既然唯一的可能是完全正確的,那么其他可能性就等於0。從這個論點倒推,我們可以知道病毒的“生命起源說”是錯誤的。
從這個論斷進一步倒推,我們可以知道,“RNA世界”只是個理想王國,而不曾真實存在。當代病毒的來源,是當代細胞內的蛋白質與核酸。目前世界上的關於生命起源的理論都過於理想,理論中的模式確實在現代世界裡能夠被建立,但這些理論都陷入了現狀觀陷阱,理論中的模式往往都必須建立在龐大的生命歷史基數上,如果將這些模式放在40億年前的原始湯環境裡,它們被建立並不斷發展的可能性是0。
綜述:最初的生命世界,不是RNA世界。
地球生命的異向制約
單星時期的地球的運行軌跡和DNA在原核階段的環狀螺旋結構一致,雙星時期的軌跡和蛋白質的四級結構又相吻合。
單星時期,環狀DNA成型。形成之前孑孓獨立,缺乏活性,所以無謂死亡,不複製,也不滅卻,也許它能在這個階段做一些未能脫離基礎規律的微弱反應。在達成環狀螺旋結構後稱為最初的生命,這就是DNA世界。達成環狀的DNA具備了複製能力,在DNA尋找到顧楷(Goldcare)所說的原始膜並識別為永久居所後,最早的生命形式出現,此時它們能夠合成簡單結構的蛋白質。
雙星時期,冰彗星為原本水圈匱乏的地球帶來水資源,進入地球內部後逐漸蓬勃成地表水圈,全球性的流體為初始生物的基因交流的高速發展創造了契機。藍綠藻在這個龐大基數上出現。
藍藻在第一批次的基因交流後,幾乎具備所有嗜極古菌的耐受力,它在90℃的高溫、-60℃的低溫,30%的高鹽度、甚至乾燥環境、強輻射環境都能生存繁衍,冰彗星後的地球,對於藍藻來說,是最佳的發展環境,於是開始毫無阻力的發展,覆蓋了全球。
全球性的光合作用一直進行,最終氧氣瀰漫了整個地球和水圈,好氧生物在這片沃土中迅速進化出多細胞生物,繼而出現輻射對稱型的動物,由異向微調而出現兩側對稱型生物、魚類,繼而發展成爬行動物、哺乳動物,直至現代的人類。
從藍藻時代開始的各種取向的生物同存,到如今的全球,上至人類、靈長目,下至海綿動物、原核生物,包括所有植物,都是好氧生物。而厭氧生物則一直以隱生階段狀態即原始生命狀態於“夾縫中”苟延殘喘。
這就是發生在地球的異向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