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點睛(山東梆子新編歷史劇)

畫龍點睛(山東梆子新編歷史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84年山東省梆子劇團首演新編歷史劇《畫龍點睛》,編劇孫月霞。該劇以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求賢為背景,描寫窮秀才馬周和寡婦四娘的坎坷遭遇,揭露了貪官趙元偕魚肉百姓、甚至敲詐到皇帝頭上的兇惡嘴臉,發出了除貪官、整吏治、任賢才、振朝綱的呼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畫龍點睛
  • 編劇:孫月霞 
  • 導演:王傑 陳貽道 
  • 作曲:魏占河 畢雨生 趙華 
  • 主要演員:張宗信 張貴元 游遂英 
  • 布景設計:陳家祥 馮奇 王新福 
  • 燈光設計:彭維民 劉慶來 
劇目簡介,作品發展,作品榮譽,

劇目簡介

唐貞觀元年,李世民命“文武百官言治國上書條陳”,廣開言路,選賢任能。馬上將軍常何不知文墨,路遇秀才馬周,請他代筆。馬周借常何之手上書二十條款,提出整治吏治,並畫龍一幅,不點睛。李世民由條陳、丹青發現賢才,微服改裝奔新豐縣尋找馬周。馬周在新豐縣邂逅酒店孀婦四娘,正是自己因戰亂而失散多年的情侶,未及暢敘別情,便被縣令趙元楷驅散。趙元楷得知馬周受皇帝器重,決定嫁女攀親。馬周執意不允,趙惱羞成怒,將馬周送進死囚牢,並對改裝而來的李世民百般刁難、敲詐。李世民馬匹被奪,衣裳被剝,深夜落荒,饑寒交迫。一晝夜的親身經歷,引起他深深反思。結果,李世民尋到了真才實學的馬周,而四娘卻以殷紅的鮮血點龍睛含恨而死。

作品發展

1982年,已經在山東省梆子劇團工作的孫悅遐進入中國戲曲學院編劇系進修,1983年創作《畫龍點睛》發表在《劇本》刊物上,獲得全國優秀劇本獎。
1984年,山東省梆子劇團在濟南首演山東梆子《畫龍點睛》,張宗信飾李世民,張貴元飾馬周,游遂英飾四娘,劇目演出反響很好。吉林省柳河呂劇團導演王延伍、作曲劉明高恰在濟南,發現該劇很好,遂準備搬演此劇。
1985年春節期間,柳河正式公演了呂劇《畫龍點睛》。省呂劇團決定排演《畫龍點睛》,由李岱江飾演李世民、馬厚信飾演馬周,欒勝利重新對該劇進行作曲。
1986年,由李肖江、董家嶺、王媛媛等演員主演的《畫龍點睛》在山東省戲劇演出月中一炮打響,獲得優秀演出獎,王世元、錢玉玲獲優秀導演獎,欒勝利獲優秀作曲獎,董家嶺、李肖江獲優秀表演獎,於慶昌、王媛媛獲表演獎,裴永寬獲最佳配角獎,於少飛、高振遠獲舞美設計獎。1989年,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發現了該劇,他覺得劇本很好,聯繫編劇並把劇本推薦給兒子、著名馬派老生張學津演出,1990年,京劇《畫龍點睛》被北京京劇院搬上舞台。

作品榮譽

1982-1983年全國戲曲優秀劇本獎
山東省1983年舞台劇本榮譽獎
山東省第二屆(1984)戲劇演出月演出榮譽獎 優秀作曲獎 優秀布景設計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