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因

畫外因

《畫外因》是楊健編著的文藝理論著作,首次由東方出版社出版。

楊健 著
東方出版社
內容簡介
欣喜地發現,有一個不那么專業的人——自稱“不懂藝術又不太懂歷史”——寫了一系列有關藝術、歷史,以及藝術史的文章,試圖從世界名畫所呈現的內容里,找出可疑、可議、“不可告人”之處,理出線索,排查其後的歷史因緣。一幅幅畫作,成為一個個偵探的起點,那些打著問號的細節,被追蹤、對比、分析,最終真相圖窮匕見。看畫,成了破案,懸疑而有趣。更何況這些畫中許多是我們自以為熟悉的,比如《自由引導人民》,再比如家具店裡的寵兒《雷卡米耶夫人像》。這些文章被集成一本書,名為《畫外因》,副標題更一目了然:“50幅世界名畫中的隱秘歷史”。
《畫外因》不專注於評藝,而是東拉西扯地講史。
“在前攝影時代,畫作承擔著記錄歷史的功能。”所以,一幅畫作,尤其是歷史畫,往往能提供大量的、直觀的歷史信息。比如,暹羅國王拉瑪四世的使團以泰式爬行禮覲見拿破崙三世的情景,再多的文字描述,只怕都不如凡爾賽宮裡那幅熱羅姆的油畫更令人有如身臨其境。畫面所描繪的恰是使者向拿破崙三世遞交拉瑪四世親筆信的歷史一幕。
信息儲備越豐富,從一幅畫中能解讀出的內容便越多越有趣。畫面上,你可以看到匍匐在地的使團恭謹謙和,卻看不到派出這支使團的拉瑪四世是19世紀亞洲非常難得的一位具有全球視野的君主,而呈給拿破崙三世的那封親筆信,措辭委婉卻態度堅決。
同時,信息儲備越豐富,才能越有效地判別畫面細節的真實性。說起拿破崙,浮現在你腦海里的是不是面容堅毅的他身披火紅斗篷,騎在揚蹄的白馬之上,手指山巔的英武模樣?大衛版的《拿破崙越過阿爾卑斯山》被稱為“前攝影時代最傳神的寫真”。可如果與它放在一起的還有法國“歷史畫中的自然主義派”創始人德拉羅什的同名作品,事情就變得有趣了。在後者的畫作中,拿破崙穿著一件皺巴巴的灰色軍裝,右手揣在懷裡,胯下騎的甚至不是馬,而是驢——形象上要差一些,但更適合在積雪坡道上行走。兩相對比,相信你對歷史畫作的“擺拍”與“抓拍”有了相當生動的理解,也可以更深入地體悟本書前言中所說的“受制於畫家本人的藝術觀念、道德立場和生活境遇,他(她)在創作時亦有曲筆,甚至是編造。”
本書告訴我們:托克維爾的名著《舊制度與大革命》近年來的中譯本大多以《自由引導人民》為封面,其實該書探討的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而德拉克羅瓦的畫描繪的是1830年的七月革命。《笛卡爾為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講解幾何》也不對,笛卡爾講的是哲學。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很動人是不是?抱歉,劇中情節純屬虛構,維米爾此畫的模特很可能是他的大女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