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堂春·寄子由

《畫堂春·寄子由》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九月。上片寫宋神宗熙寧四年秋,蘇軾與蘇轍同游陳州柳湖的情景,下片寫當前景物,並抒寫了蘇軾、蘇轍二人離合的情思。全詞,表達了蘇軾對蘇轍的思念之情。寫景生動,聲與色,動與靜,遠與近互相映襯,交織成一幅聲情並茂的畫面。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畫堂春·寄子由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東坡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詞牌名:畫堂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字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鑑賞,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畫堂春·寄子由
柳花飛處麥搖波,晚湖淨鑒新磨。小舟飛棹去如梭,齊唱采菱歌
平野水雲溶漾,小樓風日晴和。濟南何在暮雲多,歸去奈愁何

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①《畫堂春》:詞牌名,又名《畫堂春令》。雙調,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韻。下片四句,三平韻。上下片除第一句不同外,其餘三句字數、格律相同。
②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③鑒新磨:像新磨的銅鏡。
④采菱歌:樂府曲名,梁武帝《江南弄》七曲之五《采菱曲》,此指陳州女子所唱。
⑤溶漾:波光浮動的樣子。
⑥暮云:杜甫《春日懷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後以“暮雲春樹”比喻對友人的思念,這裡指暮雲遮住望眼,看不見濟南。
⑦歸去:指蘇轍任滿,將召還。

白話譯文

陳州城內美景多,柳花紛飛的地方,麥子隨風搖擺,如金色的波浪一般。風平浪靜之後,夜晚的大明湖猶如新磨的鏡子一般明亮照人。湖上的小舟雙棹齊飛,就好比織衣服的梭子那般在湖面上飛快來去。船上的采菱女們一齊唱著采菱歌,歌聲悅耳動聽。
平原之上,水雲相接之處,水天一色,碧波蕩漾。小樓之外,風和日麗,天氣晴好。濟南風光如此大好,但依然難解心中的相思之情。歸去,為何就這般難呢?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九月,蘇轍將罷濟南掌書記任還京,蘇軾作該詞表達對蘇轍深切的思念之情。

作品鑑賞

文學鑑賞

上片追敘宋神宗熙寧四年秋,蘇軾與蘇轍同游陳州(今河南淮陽)柳湖的情景。當時,蘇轍在陳州任學官,蘇軾由汴京赴杭州通判任,途經陳州,二人相晤甚歡。詞中以柳湖為中心描寫景物,展開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柳湖以“柳”取勝,開頭“柳花飛處”四字便是著力的一筆。對於湖面,蘇軾著重寫出它的明淨,用剛剛打磨過的鏡子(“鑒新磨”)來形容。蘇軾筆下的景物有靜態的,也有動態的,如“花飛”、“麥搖波”、“飛棹”等都富有動感,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自在、輕盈的美的境界,烘托出蘇軾、蘇轍二人游湖時歡快、悠閒的心情。
下片寫當前景物,並抒寫了蘇軾、蘇轍二人離合的情思。開頭兩句用對仗描寫眼前景物,在平坦、廣闊的原野上,水天連成一片,波光粼粼,小樓上風和日麗。一切平靜,安適,隱含著傳告平安的意思。然而一想到遠在濟南的弟弟蘇轍,蘇軾心中便波瀾突起。最後兩句情、景兼到,抒寫離愁曲折有致,而又深切動人。“暮雲多”,既是樓頭遠眺所及的實景,因而成了蘇軾遠望濟南的障礙物。篇末提到“歸去”,是因為蘇軾、蘇轍二人早年曾有,早日隱退而為“夜雨對床”之樂的約定(參見蘇軾《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蘇轍《逍遙堂會宿二首》、《再祭亡兄端明文》),即使日後能如願以償,與當前的別離仍有巨大的“時間差”,因而深感痛苦和無奈,可見離愁的深重。
全詞,表達了蘇軾對蘇轍的思念之情。上片、下片之間的虛實變化用了“暗轉”的寫法。上片是由蘇軾的回憶所構成的虛境,下片頭兩句則轉換成眼前的實境,而其間未用任何字面加以提示,前後的聯絡與變化形成了一種“暗轉”。這是寫作藝術濃縮的結果。

名家評論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劉乃昌、中國蘇軾研究會常務理事崔海正《蘇軾在密州》:全詞主要通過寫景寄寓情思,惟末句以重拙之筆披露襟懷,反而顯得詞意渾厚。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蘇軾七集》,《蘇軾詞》,《蘇軾易傳》,《蘇軾樂府》等傳世。
畫堂春·寄子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