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傳

畫傳,“畫”字有兩個意思。一是“畫”作繪畫解,此時“畫傳”專指《畫傳》,即清代的《芥子園畫譜》,1998年曾據此出版的《新編芥子園畫傳》;二是“畫”作圖畫解,包括照片、圖片等,此時“畫傳”一般指人物畫傳。人物畫傳指以圖片和文字兩個主導元素,反映傳主的生活歷史、生平狀況、精神面貌、主要貢獻等的紙質書籍或者電子文本讀物。人物畫傳與文字傳記、傳記片一道,滿足著不同層次和不同偏好的讀者需求。

基本介紹

畫譜作品,作品形式,起源,興起緣由,分類,特點,圖文編撰,

畫譜作品

《畫傳》問世
芥子園畫譜》,誕生於清代。清代著名文學家李漁,曾在南京營造別墅“芥子園”,並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編繪畫譜,故成書出版之時,即以此園名之。此畫譜堪稱中國的教科書。
新編芥子園畫傳新編芥子園畫傳
《畫傳》出世,備受時人讚賞。光緒十三年,何鏞在所作後序中寫道:“一病經年,面對此譜,頗得臥遊之樂。”並題聯云:“盡收城郭歸檐下,全貯湖山在目中。”
介紹中國畫技法
畫譜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淺顯明了,宜於初學者習用,故問世300餘年來,風行於畫壇,至今不哀。許多成名的藝術家,當初入門,皆得惠於此。稱其為啟蒙之良師,是一點不過分的。
受《畫傳》啟蒙的大師
畫壇巨匠齊白石,幼年家貧好學,初以雕花匠為生。30歲時,隨師外出做活,見到一主顧家有部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仔細翻閱之後,發現自己所畫,多不合章法,故如獲至寶,遂借來用勾影雷公像的方法,畫了半年之久,勾影了16本之多。從此,他以所畫為據來做雕花木活,既能花樣出新,畫法又合規則,為其後來繪畫打下良好基礎。據說真到晚年,白石老人還念念不忘此事。
著名國畫潘天壽,14歲到縣城讀書時,從文具店買到一部《芥子園畫譜》,成了他學畫的第一位老師。在無人指導下,他照譜學畫,如醉如痴,終成一代大師。
山水畫名家陸儼少,從小喜畫,苦於無師。12歲到南翔公學讀書時,得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園畫譜》,像得到心愛的寶物一樣,如饑似渴地臨摹,從此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
郭沫若先生是眾所周知的文學家、歷史學家和詩人,然其能畫,則鮮為人知。他尤喜畫蘭花,曾畫蘭贈友人范令棣先生。他之所以能畫,是因在家塾“綏山館”里,常描摹《芥子園畫譜》。郭沫若先生曾為其弟郭開運畫的《葵菊圖》題詩道:“不因能傲霜,秋葵亦可仰。我非陶淵明,安能作欣賞。幼時亦能畫,至今手猶庠。願得芥子園,恢復吾伎倆。”郭老如能學畫不輟,早當成名畫壇了。
《芥子園畫譜》施惠畫壇300餘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謂功德無限。何鏞所言,此書“足以名世,足以壽世”,然也。

作品形式

起源

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有豐子愷畫的《阿Q正傳》、程十髮畫的《孔乙己》連環畫、張樂平的《小咪畫傳》等。連環畫的出現為以後人物的畫傳鋪墊了基礎。最早的畫傳可以上溯到1998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新編芥子園畫傳》,此畫傳編自清代一本介紹中國畫基本技法的《芥子園畫譜》美術作品。
宋美齡畫傳宋美齡畫傳
我國最早出現的人物畫傳可以追溯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弘一法師畫傳》、華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孔子畫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開國元勛畫傳》、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魯迅畫傳》等。
到了2003年底畫傳出版突然升溫,它的火爆可以說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世紀華人畫傳叢書”開始。這部叢書的第一本《宋美齡畫傳》,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連續印製了20版,並且有美國版、日本版、台灣版、香港版、韓國版等數個版本。接著,叢書作者師永剛又編撰了第二本《鄧麗君畫傳》,在2004年2月份推出,它依然走紅,並創造了在大陸、台灣、香港三地發行的盛況。這套叢書在中國引發了畫傳熱,一時間,各種畫傳書籍層出不窮。

興起緣由

讀圖時代的必然選擇
“當今的時代已進入了一個圖象的時代:電影、電視、攝影、繪畫、廣告、美術設計、建築、多媒體、動漫、遊戲等正在互為激盪匯流。視覺文化傳播在全球範圍內極大地影響著文明的進程。”視覺形象的傳播讓大眾省時、省力、省心。電視、網路螢幕上那些鮮活的人物形象、積極的思想行動、動感的畫面場景、磁性的文字表述,給人以形象感、立體感、直觀感,讓人感到熟悉、親切,故而贏得了大眾的喜愛。在這樣的背景下,畫傳的出現,恰如從螢幕上走出來的一幅幅吸引人眼球的人生場景圖。辦公室里、旅遊途中、休閒場所、回家路上,手執一畫傳,隨意翻一翻,快速地瀏覽,聚焦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畫傳那強勢的視覺形象讓人在疲憊的工作之餘和閒暇的生活進程中,有一種悅讀感。
名人效應的集中體現
名人永遠是社會上獨特而充滿誘惑力的名片,吸引著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關注的目光。因為名人的知名度高,大眾對他們有親近感、認同感,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名人的社會活動和言行往往比一般人更具影響力、號召力、推動力、說服力、感染力。另外,“愛屋及烏”,即便是他們的個人愛好、生活志趣、婚姻家庭等私人行為,大眾也是興趣盎然、津津樂道。
畫傳一改往日以文字為主比較沉悶的傳記現狀,以大量翔實、直觀的圖片資料來展現傳主多彩、豐富的人生生活與歷史軌跡,使人們對名人更有直觀的感性認識和理解,它滿足了人們在緊張生活中心靈上的閱讀欲,也滿足了部分人的獵奇心理。
提升大眾的文化修養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生活中,人們已經很難靜下心來品味古代人那種詩畫意境。而圖文結合的優秀畫傳讓人讀起來賞心悅目,裝幀的藝術與考究,圖片的逼真與細膩,往往能夠把人帶到傳主的過去,去想像其蹤跡、感受其情懷,體驗其成長、奮鬥的快樂與艱辛。
同時優秀畫傳中的文字包含著學術意識、創新意識,凸顯出傳主和作者的思想觀點、理論水平與哲學素養。這些簡短精煉的文字,富有彈性與張力,讀者讀後能夠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與哲學品位。

分類

根據傳主不同,畫傳可分為以下三類:
社會政治人物畫傳
如《宋美齡畫傳》、《李達畫傳》、《蔣介石畫傳》等。
文化名人畫傳
如《吳晗畫傳》、《梅蘭芳畫傳》、《張愛玲畫傳》、《魯迅畫傳》、《茅盾畫傳》、《上海現代文化名人傳》等。
明星藝人畫傳
主要包括影視明星、體育明星等,如《鄧麗君畫傳》、《張曼玉畫傳》、《王菲畫傳》、《林青霞畫傳》等。

特點

人物畫傳,改變了過去人們閱讀的人物傳記,以文字一個基本元素為主,以幾幅照片作為附錄而存在的歷史,圖片與文字產生逆轉,圖片從附屬地位一躍而成為與文字一道都是傳記中的主導元素。也因此,畫傳兼有文字傳記和畫冊兩方面的特點。
畫傳有文字傳記的客觀性、真實性、可讀性等。
畫傳有畫冊的直觀性、可視性等。畫傳中的圖片比起文字來,當然可以更直接地接近傳主;同時,畫傳中也少了一般傳記中作者帶著很強的個人見解的文字描述,因此從某些方面來說畫傳更加客觀、真實、傳神。
比起那些有些沉悶的文字傳記,畫傳閱讀起來更加活潑、質感,可以說賞心悅目,適合讀者悅讀。
另一方面,在畫傳中,傳主敘述方面的思想性、深刻性沒有文字傳記豐富詳實,也少些回味。

圖文編撰

畫傳在文圖的編排搭配上是非常考究的,圖片對於傳主一生的命運軌跡、性情氣質以及大事件等的體現,應該有清晰的線索和脈絡。同時,圖片與文章應該相映生輝,文字既不是圖片說明,也不應是簡單的資料彙編,而是與圖片形成兩個互動的獨立空間,立體呈現傳主人生。
畫傳中圖片物選擇,應有以下標準:
一是能夠準確真實地反映出傳主生活那個時代、那個背景下的狀態、神情;
二是每張圖片都有獨特的故事,人們感興趣的是圖片背後的故事;
三是要求獨家,儘量選擇以前未曾發表的圖片。(以上資料改編自師永剛文章《畫傳難道還有理論?》一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