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水色是一種以木筏為載體、以戲劇或民間傳說故事為主要內容的傳統民俗文化表演活動,主要流傳於番禺區市橋鎮、沙灣鎮等地。番禺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位於穗港澳“小三角”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其境內水網縱橫,河涌交錯,為水色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同時,它還是嶺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古縣,建縣距今二千二百多年,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番禺水色
- 發源地:番禺
- 概述:木筏為載體的傳統民俗表演活動
- 內容:戲劇、繪畫雜技造型等多種藝術
起源,現狀,
起源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屈大均《廣東新語》里有大洲龍舟水上扮故事的記載。清人檀萃所著《楚庭稗珠錄》里比較詳細的記載了有關市橋鳳船表演的情況。清同治版《番禺縣誌》中敘述有關鳳船情況時寫道:“船後則彩艇絡繹,綴引水色,皆用孌童扮演故事。”這是目前明確有“水色”二字記載的最早文獻。
番禺水色藝術結合了戲劇、繪畫、雜技、造型等多種藝術,這種造型藝術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
番禺水色是與本地民間信仰結合在一起的一種迎神賽會活動,體現出嶺南地區特有的以祠堂為中心的宗族和以民間祠廟為中心的祭祀組織狀況。
番禺水色還有很強的社會價值。不僅僅是因為它表演的場面大,參與的人數眾,還在於它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和宣傳功能。它同時也反映了人們的民俗心理,以及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期望。
現狀
番禺水色,20世紀末本世紀初,在政府和民眾的努力下對其進行恢復。但是仍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民間技藝在傳承上存在後繼無人現象;其次,隨著城市河涌的逐漸減少與污染,番禺水色的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此外,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番禺水色也同其他遊藝藝術一樣存在著觀眾群體流失和市場減少等現實問題。因此,搶救番禺水色,不僅是要從繼承傳統技藝、保護生態環境著手,還要不斷創新,以便吸引更多的人去關注它、熱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