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中國哲學的特色

《略談中國哲學的特色》是熊十力所著作品,出自於《熊十力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略談中國哲學的特色
  • 作者:熊十力
  • 作品出處:熊十力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惠書至,適有兵事。又冬來賤體極不適。勉強作答,既有意思鬱塞之困,兼有言不盡意之患。自慚無以酬明問,惟希諒之而已。按來問,略有四事:一、問吾對於老子哲學之解釋。二、問道教在中國所影響於各方面者如何。三、問中國現代道教之教義、信條等等。四、問現代道教之信徒多寡與寺宇多寡。綜觀四問,其第一問,力當略答。第二問以下,則治民俗學者所專研,力不能詳也。唯在答第一問之前,有須略言者如次。
吾聞歐人言及中國哲學,輒與宗教並為一談。各國大學,於哲學科目中並不列入中國哲學,或則於神學中附及之。此則於中國學問,隔閡太甚,而為中西文化融通之一大障礙。私懷所常引為遺憾者也。中國民族之特性,即為無宗教思想。此可於中國遠古之《詩經》而征之。《詩經》以二南冠首。(首篇曰《周南》,次篇曰《召南》。名為二南。)其所詠歌,皆人生日用之常與男女室家農桑勞作之事,處處表現其高尚、和樂、恬淡、閒適、肅穆、勤勉、寬大、坦蕩之情懷。不絕物以專求之內心,故無枯槁之患;亦不逐物以溺其心,故無追求無饜之累。日常生活皆順其天則,暢其至性,則自一飲一食,以及所接之一花一木,乃至日星大地,無在非真理之顯現。故不必呵斥人間世而別求天國。難言哉,《詩經》之者也。孔子《論語》中,談詩者最多。其語伯魚曰,汝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歟。《朱子集注》:正牆面而立者,謂一物無所見,一步不能行。人而不治二南之詩,便不能生活。猶如面牆。孔子之尊二南如此,非以其表現人生最極合理之生活而不邇於神道故耶。(孔子之哲學思想實本於詩。故儒家學說,在中國常為中心思想而莫有能搖奪者,以其根據於中華民族性,有至大至深至遠之基礎。而於吾人真理之要求,確能使自得之而無所誕妄。此孔子所以為大也。)《詩經》所載,多屬古代民間之作品。古者太史陳詩,以觀民風,是其征也。《詩經》中絕無神道思想。(雖二南以外,亦間有天帝等名詞,然所云天者,即謂自然之理,所云帝者,謂大化流行、若有主宰而已。非謂其超越萬有之外,而為有意志有人格之神也。故《詩經》中之天與帝,不能與景教經典中之天帝等詞同一解釋。)即此可見中華民族之特性。至其無宗教思想之為長為短,自是別一問題。此不欲論。唯中國人一向無宗教思想,縱雲下等社會不能說為絕無,要可謂其宗教觀念極薄弱。此為顯著之事實。歐美人士傳教中土者,凡所交接,多無知之官僚紳士與入教之徒來自下等社會者。(中國人入教者,多來自下等社會。)故罕能了解中國文化之內蘊,而或以宗教觀念解釋吾國哲學思想之書,此其附會亂真,至為可懼。力願歐人留心中國哲學者,當於此注意。
中國哲學有一特別精神,即其為學也,根本注重體認的方法。體認者,能覺入所覺,渾然一體而不可分,所謂內外、物我、一異、種種差別相都不可得。唯其如此,故在中國哲學中無有像西洋形上學,以宇宙實體當做外界存在的物事,而推窮之者。(無有像三字,一氣貫下讀。)西洋哲學之方法,猶是析物的方法。如所謂一元、二元、多元等論,則是數量的分析。唯心唯物與非心非物等論,則是性質的分析。此外析求其關係則有若機械論等等。要之,都把真理(此中真理,即謂宇宙實體,後皆同此。)當做外界存在的物事,憑著自己的知識去推窮他。所以把真理看做有數量、性質、關係等等可析。實則,真理本不是有方所有形體的物事,如何可以數量等等去猜度。須知,真理非他,即是吾人所以生之理,亦即是宇宙所以形成之理。故就真理言,吾人生命與大自然即宇宙,是互相融入而不能分開、同為此真理之顯現故。但真理雖顯現為萬象,而不可執定萬象,以為真理即如其所顯現之物事。(此中意義難言。)真理雖非超越萬象之外而別有物,但真理自身並不即是萬象。真理畢竟無方所、無形體,所以不能用知識去推度,不能將真理當做外在的物事看待。哲學家如欲實證真理,只有返諸自家固有的明覺。(亦名為智。)即此明覺自明自了,渾然內外一如,而無能所可分時,方是真理實現在前,方名實證。前所謂體認者即是此意。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熊十力(1885—1968),湖北黃岡人,早年投身於辛亥革命,中年慨然脫離政界,潛心研究哲學,曾從歐陽竟無研習法相唯識之學,繼被蔡元培禮聘為北京大學講席,後不滿於佛法,自創《新唯識論》,重建儒學,成為“後五四時期”我國哲學界奇特的、頗具獨創精神的哲學家。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一生著述宏富、神解卓特,發皇中國文化和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價值,融會中、印、西思想,建樹了以“仁心”為本體,以“體用不二”為宗綱的博大哲學體系。編者簡介郭齊勇,湖北武漢人,1947年生,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暨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學院院長。1993年始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曾任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會長。主要從事中國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專長為儒家哲學與20世紀中國哲學。曾到哈佛大學做高訪學者,在哈佛大學、東京大學、慕尼黑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首爾大學、台灣大學等名校與名機構演講。著作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儒學之精神》、《中國哲學智慧的探索》、《中華人文精神的重建》、《熊十力哲學研究》、《熊十力傳論》、《郭齊勇自選集》、《文化學概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