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博物館

畢節市博物館

畢節市博物館,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畢節市博物館成立於1986年,是貴州省成立最早的地市級綜合博物館。總占地面積約1815平方米。畢節市博物館由“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博物館新館三處組成。

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福音堂)位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百花路19號,內有《紅軍在黔西北》等固定展陳。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團政治部舊址位於中山路12號,固定陳列有《中共貴州地下黨在畢節地區的革命活動》展覽。畢節市博物館新館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文博路,在2013年底開館,向觀眾免費開放,館內固定陳列有《人類起源·烏蒙史話》大型展覽。新館占地面積約4500平米,建築面積11842平米,展廳面積3000平米。博物館文物是畢節歷史中人類活動留下來的遺產,從不同層面反映各個時期的人類活動、社會關係和意識形態。

2017年3月,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被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7年1月,畢節博物館獲“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稱號。2017年3月,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被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畢節市博物館
  • 類別:綜合類
  • 地點:貴州省畢節市
  • 竣工時間:2013年底
  • 開放時間:每天9 點30 分開館,下午4 點30 分
  • 館藏精品:夜郎銅釜
  • 開館時間:2014年1月28日
  • 票價:免費
  • 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
  • 建築面積:11842平方米
  • 展廳面積:3000平方米
歷史沿革,場館組成,綜述,博物館新館,委員會舊址,政治部舊址,所獲榮譽,館藏文物,綜述,歷史文物,紅色文物,民族文物,參觀信息,地理位置,開放時間,交通路線,注意事項,

歷史沿革

1936年2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六軍團政治委員王震、政治部主任夏曦率六軍團直屬機關及十六師在中共畢節地下組織的策應下一舉占領畢節,軍團政治部駐紮安息會,即後來的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政治部舊址建於民國初期,紅軍組織廣大指戰員在畢節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發動民眾,建立革命政權,開展武裝鬥爭,播下革命火種。
1936年2月17日,紅二、紅六軍團長征經過黔西、大定(今大方)、畢節等地,將原2月7日在大定創建的“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遷至畢節,省委及賀龍、任弼時、蕭克、王震等主要領導同志辦公、會議、住宿設在百花山福音堂。
1986年6月,畢節市博物館成立,以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作為博物館館址向廣大民眾長期開放,內有《紅軍在黔西北》、《紅二、紅六軍團領導住址復原陳列》等。固定陳列有《中共貴州地下黨在畢節地區的革命活動》展覽。“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和“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面向民眾免費開放。
2013年底,畢節市博物館開館,向觀眾免費開放。
2014年1月28日,畢節市博物館新館舉行開館儀式。畢節市委常委、畢節市委秘書長、畢節市委宣傳部部長王開俊出席儀式並宣布開館,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海琰、畢節市政協副主席肖遠福出席儀式。

場館組成

綜述

畢節市博物館由“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博物館新館三處組成。

博物館新館

畢節市博物館新館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文博路,占地面積約4500平米,建築面積11842平米,展廳面積3000平米,庫房面積800平米。館內固定陳列有《人類起源·烏蒙史話》大型展覽,包含了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試驗區文化四大板塊,展覽中利用了聲、光、電的現代展陳技術。
畢節市博物館

委員會舊址

畢節“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百花路19號,建築年代為民國初期,風格為中西合璧,總占地面積約1815平方米。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作為博物館館址向廣大民眾長期開放,內有《紅軍在黔西北》、《紅二、紅六軍團領導住址復原陳列》等固定展陳。
畢節市博物館

政治部舊址

畢節“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中山路34號,占地面積為962.5平方米。院內有正廳、東西廂房,均為木結構,歇山式屋頂。固定陳列有《中共貴州地下黨在畢節地區的革命活動》展覽。
畢節市博物館

所獲榮譽

2006年,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7月,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
2017年1月,畢節博物館獲“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稱號。
2017年3月,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被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館藏文物

綜述

畢節博物館新館有館藏文物兩千餘件,珍貴文物五百餘件,館內設有包括:史前文化展、青銅器文化展、土司文化展、漢代文化展、明清古建築展、紅色文化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試驗區精神展、少數民族文化展等9 個展區,涉及玉石器青銅器、瓷器、書畫、服飾等門類。

歷史文物

畢節博物館歷史文物主要包括展示:漢陶馬、漢陶武俑頭、漢蹬羊銅鎮、清雕刻龍紋臥牛洛書河圖端硯、礪石、磨製石錛、磨製有段石錛、磨製弧面刃石錛、磨製有肩石錛、張大千設色天台勝景圖軸、清韓鑅行書七言聯、清王道行行書七言聯、清梁同書行草詩軸、清李端棻行書橫幅、清莫有芝行書自作詩橫幅、清鄭珍篆書橫幅、於非闇篆書條幅、清何威鳳隸書、行書四條屏、清桂天相行書四條屏、清康有為行書七言聯。
畢節市博物館

紅色文物

畢節博物館紅色文物主要包括展示:錢壯飛馬鞍、哲莊壩戰鬥賀龍指揮部使用的木扁缸、賀龍同志辦公桌、紅軍用過的銅鍋、紅軍用過的馬燈、紅軍送給胡金蓮家的枕頭套、紅軍送給胡金蓮家的木背架、紅軍用過的銅元、紅軍送給李開才家的棉絮、紅軍送給楊義和家的蚊刷、紅軍送給史大娘家的殺豬刀、紅軍用過的馬掌錘、紅軍用過的子彈箱、紅軍用過的子彈袋、紅二、六軍團印製布告的印刷機、紅軍製造的手雷。
畢節市博物館

民族文物

民族歷史文物主要包括展示:織金苗族發繩木角梳頭飾、織金苗族辮繡卷草紋布面涼鞋、織金苗族羊毛氈圍腰、織金苗族羊毛氈護腿、織金苗族蠟染蓮瓣紋褶裙、苗族蠟染挑繡銅錢紋八瓣花女上衣、苗族辮繡卷草紋布麵塑底涼鞋、織金苗族挑繡八角花紋圍腰、織金苗族麻布素麵圍腰、苗族真絲素麵頭帕、織金苗族麻布男褲、織金苗族挑繡盤扣男衣、納雍苗族平繡纏枝蓮花紋布鞋、苗族頭飾、納雍苗族平繡纏枝蓮花紋褶裙。
畢節市博物館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畢節市博物館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百里杜鵑路與碧陽大道交叉口南200米。

開放時間

可免費到畢節市博物館參觀,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16:30開始清場),特殊情況除外,周一閉館(節假日另行通知)。

交通路線

自駕
從貴陽市出發,從蘭海高速進入貴黔高速,再轉入廈蓉高速,經由碧陽二道、碧陽大道、同心路即可到達畢節博物館,全程約180公里。
汽車
外地人可以選擇旅遊大巴前往,從貴陽金陽客車站出發全程約250公里,約2.5小時,其中畢節西客站是老客車站,跑畢節地區內區縣的,畢節東客站是跑貴州省內路線市區範圍內的,畢節市以外的遊客可以坐大巴到畢節東客站下車。畢節市區的公交線路比較少,以畢節東客站為例,從畢節東客站乘坐9路公交到達畢節博物館站下車即到。

注意事項

1、參觀前,請持有效證件進行登記。
2、接受團體預約,需要解說員請與前台聯繫。
3、酗酒者、衣冠不整者,謝絕入館;老年、殘疾、幼兒或其它限制行為能力者須由親友陪同參觀。
4、自覺接受安全檢查,嚴禁將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險品帶入館內。
5、參觀前請將隨身包裹暫存,貴重物品自行保管。
6、展廳內請勿攝像,拍照時請勿使用閃光燈及三角架。
7、愛護並正確使用公共設施,請勿翻越圍欄,觸摸文物及展品,小心玻璃,如有損壞文物者,將移交有關部門按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8、自覺維護環境衛生,請勿丟棄雜物,請勿在館內吸菸、飲食。
9、自覺遵守參觀秩序,禁止帶寵物入館,請勿追跑打鬧、大聲喧譁並把手機調成靜音。
10、如遇各類突發事件,請服從工作人員指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