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蓽茇
- 拉丁學名:Piper longum L.
- 別稱:蓽拔、鼠尾、蓽撥、阿梨訶他、椹聖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胡椒目
- 科:胡椒科
- 屬:胡椒屬
- 亞屬:胡椒亞屬
- 種:蓽茇
- 分布區域:雲南、廣東、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等
- 採收時間:果穗由綠變黑時採收
- 用 量:1~3g
- 毒 性:無毒
- 貯 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生理特性,產地,入藥部位,炮製方法,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相關論述,
生理特性
本品呈圓柱形,稍彎曲,由多數小漿果集合而成,長約1.5~3.5cm,直徑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齊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殘存或脫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顆粒狀。小漿果球形,直徑約0.1cm。有特異香氣,味辛辣。

產地
國內主產於雲南、廣東,國外主產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性味
辛,熱。
歸經
歸胃、大腸經。
功效
溫中散寒,下氣止痛。
主治
相關配伍
1、治療脾胃虛寒之腹痛冷瀉:與白朮、乾薑、肉豆蔻等同用。(《聖濟總錄》蓽茇散)
2、血氣痛,經不調:同蒲黃丸服。(《本草綱目》)
3、冷痰噁心:蓽茇一兩,為末,食前用米湯服半錢。(《聖惠方》)
用法用量
1~3g。外用適量,研末塞齲齒孔中。
禁忌
本品辛熱耗散,能動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
相關論述
《本草綱目》:氣熱味辛,陽也,浮也。入手足陽明經。然辛熱耗散,能動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