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廢水生態處理技術及其灌溉模式研究

畜禽養殖廢水生態處理技術及其灌溉模式研究

《畜禽養殖廢水生態處理技術及其灌溉模式研究》是依託河海大學,由邵孝候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畜禽養殖廢水生態處理技術及其灌溉模式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邵孝候
  • 依託單位:河海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針對畜禽養殖污水不合理處置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及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以功能微生物(Functional microorganisms)為主要技術手段,開展對畜禽養殖污水的生態處理技術及處理後再生水的高效安全灌溉技術研究。通過篩選、構建適合處理不同季節(低溫、中溫和高溫)畜禽養殖污水的菌體結構穩定的高效功能微生物菌群,並開展其對污水的處理技術工藝研究;通過室內土柱模擬實驗、蒸滲儀灌溉實驗和風險分析,探討畜禽養殖場污水及再生水中主要污染物質在農田生態系統(土壤-農作物-地下水)中吸附、遷移、轉化、分解和吸收的行為特徵,明確養殖場廢水的農業生態響影,提出其高效安全利用的對策措施;採用環境評價的理論與方法,建立再生水灌溉條件下環境風險評價體系與評價指標。該研究結果能為畜禽養殖污水高效安全利用和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結題摘要

本項目針對畜禽養殖污水不合理處置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及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開展了對畜禽養殖污水的生態處理技術及處理後葛櫃匪喇再生水的高效安全灌溉技術研究。通過室內試驗篩選出不同溫度生境下的3株高效功能微生物菌株,具體包括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最適生長溫度27℃,最低生長溫度10℃,最高生長溫度40℃;枯解澱粉芽孢桿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最適生長溫度35℃,最低生牛晚戲長溫度1℃,最高生長溫度50℃;蘇雲金芽舉剃擔孢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最適生長溫度37℃,最低生長溫度2℃,最高生長溫度50℃。同時將棘孢木霉、枯解澱粉芽孢桿菌和蘇雲金芽孢桿菌按照3:5:2的比例,構建高效功能微生物菌群,並確定了以高效功能微生物菌群為主體的畜禽養殖污水處理技術工藝。 以清水、養殖污水和再生水作為灌溉水源開展了室內土柱模擬實驗,分析了不同水質灌溉條件下,不同土層飽和土壤滲出液的pH、電導率、氮、磷等指標的變化規律,結果表明,跟污水灌溉相比,再生水灌溉處理土壤滲出液的pH值、EC、硝氮、氨氮、總磷均有所降低,且可以緩解土壤鹼化。採用蒸滲儀灌溉實驗、盆栽試驗和田間實驗,研究了不同灌溉水質水量對兆駝嘗淚雄土壤、地下水及蔬菜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生活污水及其再生水灌溉條件下土壤速效氮、速效磷、有機質均隨灌水下限的升高而增大;而奶牛場廢水及其再生水灌溉舉蜜陵戰條件下土壤速效氮隨灌水下限的升高而降低,土壤速效磷和有機質則隨灌水下限的升高而增大,再生水灌溉有助於土壤中氮素和磷素向有效態轉化。試驗結果還表明,清污交替灌溉或清水再生水交替灌溉比污水和再生水更能促進土壤速效氮的增加,而速效磷則恰好相反;地下水質量評價方法對已測指標進行評價,表明再生水灌溉後地下水水質優於污水灌溉,且不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奶牛場廢水及其再生水灌溉條件下小白菜生長和品質優於生活污水及其再生水灌溉。 最後,採用Hydrus模型對不同灌溉模式下田間土壤溶液硝態氮的運移進行了模擬,比較了硝態氮的淋失風險,並對土壤Hg、糠碑滲Cr、Pb三種重金屬的累積進行比較,最終選取再生水清水交替灌溉(一次再生水+一次清水)以及80%田持(蔬菜細胞液濃度約8.12)作為灌水下限的小白菜最優灌溉模式。 課題研究結果能為畜禽養殖污水高效安全利用和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對我國的農業節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