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投資

畜牧業投資是指根據籌集到的畜牧業資本,正確確定投放的時間、數量和結構,把有限的資本合理分配到一定的地區、部門和項目上,以取得最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畜牧業資本的投放包括資本的投放方向、投放結構以及資本投放的經濟效果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畜牧業投資
  • 詞性:名詞
  • 原則 :講求效益等
  • 特點:畜牧業生產的脆弱性等
畜牧業投資的原則,畜牧業投資的特點,畜牧業投資的方向,畜牧業投資的管理,

畜牧業投資的原則

確定畜牧業資本的投放方向和投放結構,除遵循資本使用的基本原則外,還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講求效益。力求提高經濟效益,這是畜牧業資本投放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必須遵守的根本原則。但是畜牧業投資必須求得如下幾方面的統一: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巨觀效益與微觀效益的統一;長遠效益與近期效益的統一;整體效益與局部效益的統一。
(2)因地制宜。在畜牧業生產中,自然力的作用很大。畜牧業投資很大程度要服務於人們利用自然、影響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各地自然條件不同,利用與改造自然的具體內容也就不一樣。畜牧業資本的投入只有堅持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突出重點。要使為數不多的畜牧業資本能較快地取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必須分別輕重緩急,避免平均分配。在近期,國家投資應重點放在生態效益突出的草場生態環境改善和保護上、投在飼料工業建設上和經濟效益好的優質畜產品生產項目上。生產單位的投資一般來說,應當選擇那些生產條件好、增產潛力大的地區或項目,作為資本投放的重點。

畜牧業投資的特點

畜牧業是以活的有生命的動物為勞動對象,各種畜禽的繁殖、生長和發育都具有自己的生理規律,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交織在一起,所以,研究畜牧業投資管理,投資經濟效果評價,必須考慮它的特點。
1.畜牧業生產的脆弱性
畜牧業生產是動物性生產,家畜比農作物要求更高更嚴格的生活條件。遇到自然災害,不完善的飼養,疾病的侵襲以及某些不適的經濟政策都會造成家畜的大量死亡或重大損失。因此,畜牧業投資必須根據畜禽生長發育的規律,從畜牧業脆弱性的特點出發,確立保護畜禽發展的戰略方針,投資要能建立足夠的物質貯備和保護設施,以增強家畜的抗災能力。所採用的各種投資措施方案,都要用減少畜禽損失,降低消耗,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為標準。
2.畜牧業生產對飼料資源的依賴性
畜牧業生產過程是植物能轉化為動物能的過程,也就是飼料投入和畜產品的產出過程,畜牧業生產離開了飼料資源就成為無米之炊。因此,必須重視飼料投資,使飼料資源量與飼養畜禽數以及飼料與各類家畜發展比例之間有一個平衡關係。同時,必須注意提高畜群對飼料的轉化率,充分利用飼料資源,提高飼料經濟效益,防止資源的浪費。
3.建立合理畜群結構的重要性
畜牧業生產的物質轉化過程是飼料——畜禽——畜產品。這一物質轉化的特點是畜禽在滿足自身生長發育的營養需要的基礎上,才能提供畜產品。講求畜牧業投資的經濟效果,就在於通過建立合理的畜群結構,充分發揮畜群個體的生產能力,以儘量少的投資消耗,獲得更多的畜產品。
畜禽本身具有兩重性,既是生產資料,又是消費資料。長期以來,人們因缺乏商品觀念,錯誤地把家畜的頭數和它的產品量等同起來,把存欄頭數的多少,作為畜牧業發達與否的標誌。實質上,家畜的頭數與它的產品量不是等同的,家畜飼養與其它的生物生產一樣,有一個最佳飼養期,不足或超過最佳飼養期都是不經濟的。因此,畜牧業生產應強調產品量、出欄率和商品率。凡畜牧業發達的國家,都十分重視通過提高出欄率、產品量來減少固定資產的占用和飼料的消耗,節省人工費用。因此,畜牧業投資經濟效益的評價必須以最終產品作為衡量的標準。
4.畜牧業生產的現代化方向
畜禽是可以移動的活的生產資料。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畜牧業將逐步擺脫自然的影響,實行人工控制下的工廠化生產,從而大大提高其產品率和勞動生產率。畜牧業投資必須適應這個特點,逐步引導生產工具向現代化方面轉化。

畜牧業投資的方向

國家、地方、部門以及個人的畜牧業資本的投放方向,即資本在畜牧業各地區、各部門、各生產建設項目的具體分配和使用,是投放原則的具體表現。合理的資本投向有利於建立合理的畜牧業布局和畜牧業生產結構。因此畜牧業資本投放的方向問題,絕不僅僅是對資本量的分配和使用問題,而是決定我國畜牧業發展、關係到建立一個什麼樣的生產布局和結構、怎樣滿足社會需要的大問題。根據上述基本原則和我國現階段的具體情況,畜牧業資本投放的主要方向應當是以下幾個方面:
(1)加快人工草場建設和天然草場改良,加強圍欄封育設施和水利設施的建設。
(2)加強畜牧業保障體系建設。畜牧業保障體系包括畜禽育種繁育體系、疫病控制體系、飼料生產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
(3)要大力支持專業化、規模化經營的高產、優質、高效畜牧業的發展。
(4)重視對畜牧業科技進步、科技推廣的投資。
(5)要支持畜牧業產業化經營。
(6)加強對畜牧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牧民定居點、牧畜棚圈、道路、能源等的建設。
(7)對貧困地區和貧困農牧戶給以優先的照顧。
以上這些資本投放的方向是就全國而言的,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養殖戶應當根據自身的情況作出更具體的選擇。

畜牧業投資的管理

為了使畜牧業投資引導其建立合理的畜牧業結構,以及實現投資少、產出多、經濟效果好的同的,必須加強畜牧業投資管理。
1.制定好的畜牧業投資計畫,加強計畫領導
畜牧業投資必須有計畫,有重點地進行,國家應加強畜牧業發展的計畫領導並制定出長期規劃和近期投資計畫;要動員各部門重視畜牧業發展,在有關政策,如貸款、集資、價格等方面要有利於畜牧業發展及調動畜牧業有關部門的生產積極性,要重視飼料加工業的建設投資和商品基地的建設投資。
2.加強畜牧業生產過程的管理,減少無效飼養時間,提高畜牧業生產投資的經濟效益
在畜禽飼養中,能夠形成產品的飼養時間叫有效飼養時間;不能形成產品的時間叫無效飼養時間。在飼養中,用來維持牲畜的飼料消耗也是不能形成產品的,這類飼養也屬於無效飼養。無效飼養時間長,延長了生產周期,造成資金占用多,周轉速度慢,又浪費了大量飼料,增加了生產費用。因此,我們要研究畜禽的最佳育肥期、畜產品的最佳淘汰期以及畜禽的最佳結構等。以儘量減少無效飼養時間,提高投資經濟效果。
3.加強飼料生產和管理,提高飼料轉化率
畜牧業生產是飼料投入和產出的過程,飼料縣家禽生長發育的能量來源,又是形成畜產品的原料,沒有飼料就沒有畜牧業。從畜牧業生產成本來看,飼料費一般占整個生產資的60%-80%。因此,加強飼料的生產和管理,為家禽生產提供充足的、滿足多種需要的、成本低、轉化率高的飼料是加強畜牧業投資管理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國生豬飼料的轉化率低,為5:1,而世界先進水平為3:1,提高飼料轉化率的潛力還很大。
4.改進畜牧業經營管理體制,提高投資經濟效益
就我國目前總的情況看,畜牧業經營應改變過去單一的以集體為主,實行集體與農戶個體經營相結合,以個體經營為主。因為根據畜牧業生產的特點,要求生產經營者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在勞動者的思想覺悟未達到某一高度之前,一般來說,集體經營效益是很低的。例如,1979年建立承包責任制以前,許多集體養豬場、養雞場,由於不注意改進經營管理,飼料浪費嚴重、出槽率低、牲畜飼養成本高、效益差,有的企業長期虧損,有的連簡單再生產都難以維持。相反,家庭發展畜牧業,由於投資經濟效果的大小與農戶的直接經濟利益相聯繫,因而它就能在生產過程中加強管理,注意節約飼料消耗,注意固定資金的合理利用,從而以最低的成本消耗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當然,並不是說國家、集體就不發展畜牧業,作為國家集體投資,發展畜牧業應著重考慮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飼料生產和加工工業建設,為國家、集體、農戶發展畜牧業提供飼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