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村村(河南省博愛縣孝敬鎮留村村)

留村村(河南省博愛縣孝敬鎮留村村)

留村位於博愛縣的西南孝敬鎮,沁丹兩河的東岸,全村耕地面積3305畝,2949口人,713戶.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村容整潔,是博愛縣新農村建設典型示範村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留村
  • 外文名稱:LiuCun
  • 別名:花葯寺
  • 行政區類別: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孝敬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孝敬鎮
  • 電話區號:0391
  • 郵政區碼:454483
  • 地理位置:博愛縣的西南孝敬鎮
  • 面積:3305畝
  • 人口:2949口
  • 方言:懷川話
  • 氣候條件:四季分明
  • 著名景點:娘娘廟 玉皇廟 留村教堂 西灘 大中華鵝業
  • 車牌代碼:豫H
起源,沁河岸邊新農村,轉變,主要農產品,蔬菜類:,糧食類:,知名特產:,重大節日,風景名勝區,娘娘廟,玉皇廟,基督教堂,大中華鵝業,

起源

傳說三國年間,戰亂紛紛,諸葛亮率軍北伐,當時諸葛亮的大軍屯駐在雍州扶風郡五丈原,在現在的陝西省岐山縣,諸葛亮的想法就是從隴西那裡進攻長安,再取洛陽,司馬懿擔心魏軍打不過蜀軍,而且諸葛亮此人喜愛挖別人家的祖墳,司馬懿就擔心到自己家的祖墳會不會被諸葛亮挖掉(司馬懿老家是在司州河內郡溫縣,在現在的河南省焦作市溫縣),所以就動起了遷祖墳的心思,遷到一個讓自己放心的地方。
司馬懿回到老家溫縣,並讓人找來了當時比較有名氣的風水仙一同前往祖墳所在地,希望風水仙能幫他找個如意寶地安置祖墳,風水仙到了司馬懿的祖墳所在地看了看,告訴司馬懿說:“將軍,祖墳遷不得!”司馬懿說:“何解?”風水仙:“將軍且看,祖墳位置形似長龍,東邊五公里外亦有沁河為伴,待時日,龍得水即可升天,此乃帝王之運,為何遷墳!”司馬懿聞言大驚大喜,又道:“先生莫說這么大不敬的話,丞相本就猜忌於我,萬一知道此事非要殺我不可。”雖然司馬懿口頭這么,說但是心中還是非常開心的,又忍不住問道:“何時龍才可升天?”風水仙:“三百年。”司馬懿心中暗罵,又問:“可否提前?”風水仙:“可令沁河改道,靠攏將軍家祖墳,龍可百年升天。”司馬懿心中大悅,又道:“先生一定為我保密此事,不可泄漏半句真言。”風水仙連連答應,司馬懿隨即賜了風水先大量的金銀,但是又怕此事敗露,傳到曹操耳中,便殺了風水仙。
後來司馬懿就命人開始進行河道整改,在河道遷徙的過程中沁河淹沒了很多村莊,然後在此期間幸留下來的一個村子從此命名為“留村”,司馬懿也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他的孫子司馬炎在公元266年逼迫魏帝禪讓皇位創建晉朝。

沁河岸邊新農村

孝敬鎮留村位於博愛縣西南,沁丹兩河的東岸,全村耕地面積3305畝,2949口人,713戶,是2006年博愛縣啟動的第一批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之一。
留村村兩委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圍繞科學的發展觀,用先進的文化教育人,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努力提高人們的道德素質,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穩步推進,人人遵社會公德,講職業道德,樹家庭美德,從而形成一個公平公正、文明向上、和諧一致、健康有序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留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去年以來,村兩委在縣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以開展“平安村街”、“平安家庭”創建工作為載體,建立健全了各種組織機構,制訂完善了各項工作制度,把創安工作作為村兩委的一項重要日常工作來抓,從而收到了明顯效果,全村實現了無信訪上訪案件,無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民事糾紛也極少發生,98%以上的家庭達到了夫妻和睦,尊老愛幼,鄰里團結,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奔小康的平安家庭標準。每年的九月九開展慶祝老人節活動,評選出文明戶、模範老人、優秀兒媳。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347位,今年評選出34位模範老人、34位優秀兒媳婦。留村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攬全局,按照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全方位地,扎紮實實地開展工作。
該村的蔬菜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檔次進一步提高,效益明顯增加。積極改善交通環境,為農業生產服務。在2005年完成四橫四縱生產道路建設的基礎上,2006年6月,他們又完成了鋼磨以南500米進村路的修建任務,鋼磨往東1020米進村路的擴建任務。堅持不懈開展農田水利建設,保持農業後勁。去年上半年,新打機井2眼,投資40萬元項目資金的節水示範工程即將開工。高度重視農村文化中心建設,2006年6月被評為焦作市文化中心建設先進村,獲價值4000元的圖書獎勵。
創衛生村鎮,建美好家園,是全村人民的美好願望和迫切要求,也是上級領導給留村兩委幹部下達的目標任務,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特別是2006年7月中旬至9月中旬兩個月的突擊整治,收到了明顯效果,進一步改善了人民的居住環境,同時建立了衛生環保長效機制,2006年該村被推薦為省級衛生村。投資50萬元、占地7000平方米的街心公園已建成投入使用,街心公園南有健身器材,中有燈光球場,東有桌球台、門球場,北有露天舞池,左右兩側有亭台點綴,四周綠樹環繞,綠地花卉相映生輝,街心公園建成後,將給全村民眾提供一個休閒、娛樂、健身的良好場所。實施衛生改水,提高飲水質量,是造福全村人民的一件大事,2006年7月底,投資60餘萬元的安全飲水工程全面完成。
村兩委堅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廣播,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國家的法律法規,辦黑板報,設閱報欄,制牆頭詩,堅持舉辦慶祝老人節活動,評比表彰模範老人和優秀子女,大樹“尊老、愛老、養老”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堅持開展學習《勸世良言五字歌》,爭創文明農戶,模範個人活動,大力宣傳貫徹《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作為每個公民的行為準則。“遵社會公德,講職業道德,樹家庭美德”,在全村形成了良好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
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寓教於樂,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們的道德情操。我村的民間文藝表演隊,堅持義務排練演出,受到了全村民眾的歡迎和上級領導的表揚。建雙強支部,促村興民富。加強支部建設,使黨支部真正成為農村工作的領導核心,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來,他們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和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李連成同志為榜樣,唱響“吃虧歌”,甘當“二百五”,堅持為民眾辦實事,乾好事,解難事。
2006年村黨支部被評為市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社會主義制度為人們創造了一條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然而理想境界的實現,還要靠辛勤勞動,兩委幹部堅信,在上級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村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他們一定能夠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用勤勞智慧的雙手,創造出留村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

轉變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大歷史任務,村黨支部率全體村民,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目前,全村大拱棚達3500餘座,蔬菜面積2800餘畝,占總耕地面積的85%。已成為全縣最大的蔬菜生產專業村、省級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2006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4800餘元。村予制廠、養殖小區、村集體農場等集體經濟也逐步壯大。
在建設新村方面,新建樓房450餘座,9條大街、38條小巷全部硬化,並實現了綠化、美化、潔化、亮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2006年投資60餘萬元完成了飲水安全工程。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打機井,修橋涵,興建節水工程,改善交通環境,為民眾創造了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在民主管理方面,實施“村務公開化、決策民主化、管理制度化”的三化管理模式,進一步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充分發揮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密切了幹群關係,保持了社會穩定。
在鄉風文明方面,村兩委完善了文化中心大院設施,每年定期舉辦“好公婆、好媳婦”、“五好家庭”、“十佳文明戶”等評比活動,在主要大街製作有牆頭詩、宣傳畫,使村民素質不斷提高,好人好事不斷湧現,全村呈現了村風正、民風淳的良好風氣。村兩委連年受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表彰,先後獲得了“河南省衛生村”、“河南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村”、“河南省科普示範村”等榮譽稱號,村黨支部也多次被評為省、市、縣、鎮“五好村黨支部”。

主要農產品

該村主要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

蔬菜類:

春季:白菜,菠菜,香菜,西葫蘆,甘藍,白花菜(花椰菜,菜花),松花菜,韭菜等時令蔬菜。
夏季:黃瓜,西紅柿,甘藍,茄子,長豆角,短豆角,四季豆等時令蔬菜。
秋季:茄子,長豆角,短豆角,土豆,蔥,蒜,洋蔥等時令蔬菜。
冬季:白菜,蘿蔔,紫蘿蔔,胡蘿蔔,芹菜,香菜,菠菜等時令蔬菜。

糧食類:

種植少量冬小麥和玉米

知名特產:

該村地處懷慶府腹地,也是四大懷藥(鐵棍山藥、懷菊花、牛膝、地黃)的重要產區。
大中華鵝蛋及鵝肉是當地一道特色風味。

重大節日

每年農曆的四月十一 、九月十一、臘月十一、正月十一是留村的集市(俗稱廟會),家家戶戶都會在此時邀請親朋好友到家一聚。
農曆三月三娘娘廟會為該廟敬奉的神靈慶賀生日,正月初九玉皇廟也會為該廟敬奉的神靈慶賀生日,這兩天在留村都是相當隆重的日子,娘娘廟和玉皇廟會開齋飯,供常來的香客們食用,並且會在晚上舉辦焰火晚會,表以慶祝。農曆的九月初九 【別人的重陽節,我們的“老人節”】留村村委會組織村中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集會,給老人頒發一些禮物及生活用品,在此盛大的節日裡村委會還會在村子中評選出“好公婆、好媳婦”、“五好家庭”、“十佳文明戶”,九月初九至九月十二,村委會自掏腰包為老人搭台唱戲,深得村民們喜愛。

風景名勝區

娘娘廟

玉皇廟

基督教堂

大中華鵝業

大中華鵝業(又名丹誠鵝業),是我村村民楊華威等人在2015年年初創立的,他們立志於創建“生態養殖”及“生態旅遊”為一體的新興產業。
留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