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慮,曾任東吳水軍督。鳳凰元年(272)晉車騎將軍羊祜率師進攻江陵,慮奉陸抗之命,率軍西拒晉巴東監軍徐胤的水軍。
基本介紹
- 本名:留慮
- 所處時代:三國
- 主要成就:東吳水軍督
留慮,曾任東吳水軍督。鳳凰元年(272)晉車騎將軍羊祜率師進攻江陵,慮奉陸抗之命,率軍西拒晉巴東監軍徐胤的水軍。
留慮,曾任東吳水軍督。鳳凰元年(272)晉車騎將軍羊祜率師進攻江陵,慮奉陸抗之命,率軍西拒晉巴東監軍徐胤的水軍。留慮,曾任東吳水軍督。鳳凰元年(272)晉車騎將軍羊祜率師進攻江陵,慮奉陸抗之命,率軍西拒晉巴東監軍徐胤的...
①思慮。《靈樞·本神》:「因思而遠慕謂之慮。」《靈樞·禁服》:「士之材力,或有厚薄,智慮褊淺,不能博大深奧。」②顧慮,擔憂。《素問·寶命全形論》:「形之疾病……留淫日深,著於骨髓,心私慮之。」③指精神心理...
役慮 役慮,讀音為yì lǜ,漢語詞語,意思為役思。解釋 猶役思。出處 唐 柳宗元 《與呂溫論書》:“輒令往一通,惟少留視役慮,以卒相之也
神慮,拼音是shén lǜ,漢語詞語,意思是天子的心意,意圖;精神;心神。解釋 1、天子的心意,意圖。2.精神;心神。 出處 《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相國晉王誕敷神慮,光被四海。”《三國志·吳志·張溫傳》:“然...
宸慮,讀音chén lǜ,漢語詞語,意思為帝王的思慮謀劃。解釋 帝王的思慮謀劃。出處 唐·段文昌 《平淮西碑》:“天子淵默以思,霆馳以斷,獨發宸慮,不詢眾謀。”宋·葉適 《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今以郎官去留,何至上...
審慮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shěn lǜ,是指仔細考慮。解釋 仔細考慮。出處 《管子·宙合》:“靜默以審慮,依賢可用也。”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七曜》:“吾以 蔡氏 此說審慮之,知其不當,其 蔡氏 平昔所著之書莫不多...
王朔《許爺》:“思前慮後,又興奮又焦慮,拿不準自己會給這個漂亮的日本姑娘最終留下什麼印象。”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1. 思前慮後 .中華詞庫[引用日期2019-07-23] 2. 思前慮後的意思 .漢辭網[引用日期2020-08-10] 3...
相州林慮石,地名交口,其質堅潤,扣之有聲。一種出土中,采之,穴地見石,則尋坑坎處世哲學,石多側生向下,垂如鐘乳,融結皆天然,鏨去粗石,留石座如板,山多自載。林慮石 【原文】山一座峰巒下秀,高拔或如無物狀,...
欒提汗,號伊伐於慮鞮單于,為匈奴烏珠留若鞮單于之子。東漢建武中元二年(57年),丘浮尤鞮單于死,欒提汗立為伊伐於慮鞮單于,59年(永平二年),北匈奴護於丘率千餘人歸附南匈奴,同年伊伐於慮鞮單于去世。
鄔慮 鄔慮,詩人,代表作《翻香令》。簡介 詩人 代表作 翻香令 作品內容 醉和春恨拍闌乾。寶香半灺倩誰翻。丁寧告、東風道,小樓空,斜月杏花寒。 夢魂無夜不關山。江南千里霎時間。且留得、鸞光在,等歸時,雙照淚痕乾。
學者用功,雖千思萬慮,只是要復他本來體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來。成語辨析 近義詞:千思百慮、千思萬想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詩:“千思萬慮盡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貴。”成語解釋 形容...
燕堂之慮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yàn táng zhī lǜ。中文名 燕堂之慮 拼音 yàn táng zhī lǜ 性質 漢語成語 解釋 意指處在危險境地中的憂慮 意指處在危險境地中的憂慮。 [1] 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燕堂之慮的概述圖(...
你這是伯慮愁眠,自尋煩惱。 [2] 成語出處 編輯 清·李汝珍第27回:“海外都說:‘杞人憂天,伯慮愁眠。’” [2] 成語故事 編輯 先秦時期,番禺之東有古國伯慮,其地在今廣東博羅地區。古伯慮在嶺南大地上留下了歷史足跡,這主要...
《無形的慮思》是倪闐創作的詩歌。作品原文、世界的慮思多有奮,思緒為實切的流向。發展出聯繫的技巧,衰落存持挫折。難題多疑慮,事由知意著力的取贏。動盪未近仁義,是時間內的思緒實現嚴密。草率不近效率,好理在於詳實。道理就是...
留平(?~272)三國吳左將軍,留贊次子。妻為陸凱之女,留憲(西陵都督)、留慮(水軍督)、留雲之父。元興元年(264),與陸抗、步協、盛曼襲蜀漢巴東守將羅憲。歷史傳記 歷任征西將軍、左將軍。建衡三年(271)冬,因與萬彧...
漢字首尾分解:氵慮 漢字部件分解:氵慮 筆順編號:4412153154544 筆順讀寫:點點提豎橫橫折撇豎折鉤撇點豎折鉤點點 基本字義 形聲。字從水從慮,慮亦聲。“慮”在金文中有兩種字形,一種是呂下加心,表示擔心伴侶。另一種為慮,...
還是沒能發現武則天的謀反陰謀,留下了後患。及至宋朝,雖然解除了藩鎮的兵權,但最後也沒有能保住江山稷世代相傳。這些歷代君主都曾吸取前朝敗亡的教訓,進行過一定的改革;開國後也擊是處心積慮、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做了多方面...
重陽祖師將羽化之時,告丹陽留世語:“丹陽已得道,長真已知道。吾無慮矣!長生、長春則猶未也,長春所學一聽丹陽,命長真當管長生。後重陽祖師羽化於夷門,心喪三年,默坐環堵。”馬丹陽悟道神速,《盤山錄》說:丹陽真人以悟生死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