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留歡方繼燭,此會豈他人。鄉里游從舊,兒童內外親。
夜深愁不醉,老去別何頻。莫折園中柳,相看惜暮春。
作者簡介
戴叔倫(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
金壇城西南窯村人,是
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祖父戴修譽,父親戴昚用,都是終生隱居不仕的士人。戴叔倫年少時拜著名的學者
蕭穎士為師,他博聞強記,聰慧過人,“諸子百家過目不忘”,是蕭門弟子中出類拔萃的學生。至德元載(756年)歲暮,為避永王兵亂,25歲的戴叔倫隨親族搭商船逃難到
江西鄱陽。在
人生地疏的異鄉,家計窘迫,於是他開始探尋
仕途。
大曆元年(766年),戴叔倫得到
戶部尚書充諸道鹽鐵使
劉晏賞識,在其幕下任職。大曆三年,由劉晏推薦,任
湖南轉運留後。此後,曾任涪州督賦、撫州刺史,以及
廣西容州刺史,加
御史中丞,官至容管
經略使。他在任期間,政績卓著,是個出色的地方官吏。貞元五年(789年)四月,他上表辭官歸隱,六月十三日在返鄉途中客死清遠峽(今
四川成都北)。第二年返葬於金壇小南門外縣城南郊。明萬曆46年(1618年),
金壇知縣張翰中為疏通城內
漕河,將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今南門麵粉廠南圍牆前),並親自題立“詩伯夜台”墓碑,即“大詩人之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