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比例指的是一個地區男女人口的相對比例。
雖說很多數據顯示中國男女比例失衡非常嚴重,但王立波引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數字進行比較後,發現不僅超高的出生性別比並不真實,而且西方國家用以攻擊中國人權問題的 “大量女嬰被扼殺”的說法也並不符合實際。在儒家傳統文化薰陶中的中國城鄉,男孩偏好並沒有把中國父母的基本倫理綱常毀滅,中國的父母總體上還是善良溫情的,他們保持著男孩偏好,但也同樣愛惜女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男女比例
- 外文名:male female ratio
- 分類:人口問題
男女比例指的是一個地區男女人口的相對比例。
王立波引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數字進行比較:以中國大陸平均結婚年齡27歲作為參照,將適婚年齡組限在20歲至34歲這個年齡段,通過匯總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可以看出,實施計畫生育政策以前和以後出生的人口性別比相差不大,甚至2000年和2010年的數據還更低些,2010年婚齡期的性別比為四組中最低,只有102。而這個數據,與日本2000年、2010年兩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相比也是低的。
2010年,我國20歲至29歲的男性人口總數為1.1484億人,同年齡段女性為1.1358億人,兩者只差126萬人,遠沒有3000萬人那么大的差距。
這個結論是驚人的,因為它顛覆了流行許久的一個觀點:在嚴格的計畫生育政策的管控之下,很多家庭為了生男孩,用B超等手段檢測胎兒性別,使女嬰流產。儘管我國法律禁止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但這種情況仍然存在。
按照王立波的研究結果,不僅超高的出生性別比並不真實,而且西方國家用以攻擊中國人權問題的 “大量女嬰被扼殺”的說法也並不符合實際。
王立波這樣解釋從出生性別比到適婚期性別比的變化,她認為,中國具有男孩偏好的家長在生出女孩以後,並不是像人們想像得那樣把女嬰溺死或者拋棄,性別選擇性流產也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普遍,在儒家傳統文化薰陶中的中國城鄉,男孩偏好並沒有把中國父母的基本倫理綱常毀滅。更多的人是把出生的女嬰或者超生的男嬰以各種方式隱藏起來,這些被隱藏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最終總會以各種方式出現。
中國的父母總體上還是善良溫情的,他們保持著男孩偏好,但也同樣愛惜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