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姚裕群、錢俊生、盧煒主編書籍)

申論(姚裕群、錢俊生、盧煒主編書籍)

《申論》是2008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裕群 錢俊生 盧煒。

“2009年公務員考試系列教材”是一套由在公務員錄用考試的應考輔導方面經驗豐富的權威專家直接參與組織編寫的規範教材。這些專家在高校、黨校和社會諸領域多年從事公務員錄用考試輔導課程的教學工作。他們嚴格按照公務員考試最新大綱要求的考核內容、題型、題量和難度係數,設計、編寫了本系列教材。

基本介紹

  • 書名:申論(2009年公務員考試系列教材)
  • 作者:姚裕群 錢俊生 盧煒
  • ISBN:978-7-309-06212-0/D.382
  • 定價:35.00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中圖分類號:H152.3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作者介紹,目錄,部分內容,

書籍信息

作者:
姚裕群 錢俊生 盧煒 主編
定價:
35.00元
頁數:
283頁
ISBN:
978-7-309-06212-0/D.382
字數:
444千字
開本:
16 開
裝幀:
平裝
出版日期:
2008年8月

內容簡介

《申論》一書嚴格依據國家公務員考試最新大綱編寫。在體例上設定了考試基礎知識、答題技巧、考試文體、歷年考試真題和全真模擬試題五大欄目,對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命題範圍、命題重點、命題理念、命題思路、命題角度以及命題原則等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概括。
《申論》一書嚴格依據國家公務員考試最新大綱編寫。在體例上設定了考試基礎知識、答題技巧、考試文體、歷年考試真題和全真模擬試題五大欄目,對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命題範圍、命題重點、命題理念、命題思路、命題角度以及命題原則等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和概括。書中2000—2O08年考試真題示例分析有助於考生把握考試規律,而詳細的答題技巧部分則有助於考生進一步提升應試能力。最後針對2009年公務員考試的全真模擬試題結合當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精心命制,突出了實戰性和預測性。本教材在幫助考生準確理解申論考試內容、有針對性地提高應試能力方面,具有實實在在的效用。

作者介紹

姚裕群,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學生就業研究所副所長,著名公務員考試輔導專家、職業生涯規劃專家、人力資源管理專家。長期從事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等公務員考試課程的教學與研究,主編多部公務員考試教材與試題集。

目錄

第一部分 申論考試基礎
第一章 申論考試概述
第一節 什麼是申論
第二節 申論考試的性質
第三節 申論考試的題目特點
第二章 申論考試的測評要素與命題趨勢
第一節 申論考試測評的能力要素
第二節 申論考試命題趨勢
第三章 申論的試卷結構、題型與評分標準
第一節 申論的試卷結構
第二節 申論三大基本題型
第三節 申論的評分標準
第四章 申論的答題
第一節 申論應試答題主要環節
第二節 申論考試的總體答題方法
第三節 應試各環節答題方法
第四節 提高分值的主要措施
第五章 申論考試中的熱點問題
第一節 熱點問題的尋找與把握
第二節 應答熱點問題的策略
第三節 十大熱點問題
第二部分 申論答題技巧
第六章 材料閱讀
第一節 申論對閱讀能力的要求
第二節 材料的類型及特性
第三節 閱讀的原則、流程和方法
第四節 閱讀中需克服的問題
第七章 內容概括
第一節 申論對概括能力的要求
第二節 概括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搞好概括的要訣
第四節 應當避免的主要問題
第五節 概括能力的培養
第八章 對策提出
第一節 申論對對策的要求
第二節 提出對策的主要步驟
第三節 擬定對策的主要方法
第四節 制定對策的注意事項
第九章 申說論證
第一節 申論對論證的要求
第二節 論證的步驟
第三節 論證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 論證的注意事項
第三部分 申論考試文體
第十章 說明文
第一節 說明文的性質和特點
第二節 說明的方法
第三節 說明文的分類
第四節 說明文寫作的注意事項
第十一章 議論文
第一節 議論文的性質和特點
第二節 議論文的要素
第三節 議論文的種類
第四節 議論文的寫作方法
第十二章 公文
第一節 公文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公文文體、結構、稿本
第三節 公文寫作注意事項
第十三章 其他常見套用文
第一節 改寫
第二節 擴寫
第三節 縮寫
第四節 續寫
第五節 通訊
第六節 短評
第七節 述評
第八節 綜述
第九節 調研報告
第十節 領導講話
第四部分 歷年考試真題與答案
一、2000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 試題與參考答案
二、2001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 試題與參考答案
三、2002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 試題與參考答案
四、2003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 試題與參考答案
五、2004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 試題與參考答案
六、2005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 試題與參考答案
七、2006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 試題與參考答案
八、2007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 試題與參考答案
九、2008年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 試題與參考答案
第五部分 全真模擬試題
申論全真模擬試題一:面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本專題知識連結
申論全真模擬試題二: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
本專題知識連結
申論全真模擬試題三:嚴重的收入差距過大問題
本專題知識連結
申論全真模擬試題四:我國的公共醫療衛生體制問題
本專題知識連結
申論全真模擬試題五: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
本專題知識連結
申論全真模擬試題六: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本專題知識連結
申論全真模擬試題七:促進人口、 資源、 環境的均衡發展
本專題知識連結
申論全真模擬試題八:促進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本專題知識連結
申論全真模擬試題九:走向綠色的GDP
本專題知識連結
申論全真模擬試題十:關於我國的城市化發展問題
本專題知識連結
附錄 2007—2008年時事熱點大事記

部分內容

第一章 申論考試概述
第一節 什麼是申論
一、“申論”的含義
“申論”一詞,是在我國進行公務員考試的實踐中產生的,該詞取自《論語》的“申而論之”之句。所謂“申”,即進行說明、申述;所謂“論”,即分析和說明事理。所謂申論,其本義可解釋為申述、申辯、論證、論述之意。我們說,申論能夠反映人的素質,有事情、想表達、意在解決問題的人要去“申”,有看法、出思想、想理論的人才會“論”。
從字面的一般意義來講,“申論”一詞。是對材料、事件或問題進行說明和申述。進而發表見解、進行論證的意思。但“申”字後面綴上個“論”字,可理解為“論說”的某種體式,有點像“導論”、“緒論”。但它並非寫作理論中的習慣用語,其含義有特殊之處。劉勰的《文心雕龍》是我國最早講文章體式的一本權威著作,其中《論說》篇指出:“論者,彌綸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因此,凡融通種種見解而深入闡發某些道理的文辭,一概都可稱之為“論”。縱論時事政治的稱之為“政論”,考辨歷史的稱之為“史論”,總覽內容予以闡述的稱之為“概論”,評優劣、論得失的稱之為“評論”等等,總起來都屬於“論”,但每種“論”各有特點。
申論考試,要求應考者在給定資料上“申而論之”,是從自身的觀點立場出發進行應對表達的一種考查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試。從歷年的申論考試實踐來看,申論的確切含義是“依事順理,遞進而論”,它反映了人們認識事物、把握事物和回應事物的思維與行為規律。
二、申論是重要的考試科目
我國需要高度重視政府人員的選拔工作。與“行政職業能力”這(類/種)綜合、基礎性考試不同,申論考試更能體現出公務員管理社會的思維水平和工作特點,它在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中開始設立,已經套用多年,對政府機關鑑別人才和使用人才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0年,我國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筆試內容在以往的《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兩部分的基礎上增設了《申論》,形成三部分的結構。此後的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中,申論一直是公務員錄用考試的考試科目,受到廣大考生的關注。
申論,作為公務員考試科目中列定的名目,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在有些地方還有《公共基礎知識》)共同構成一個公務員錄用考試體系。作為一種考試形式,申論是以“依事順理。遞進而論”為原理、依據和體現思維與行為規律而特別設計和實施的一種寫作考試。這裡的“特別”,是指專門為滿足甄選優秀公職人才並且主要是行政管理人才的需要而設計和實施的考試。
申論考試作為選拔初級(通常是指主任科員以下級別)公職人才的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之一,在考評考生是否具有勝任公務員工作的能力上具有特定功能和作用,與已有的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以及公共基礎知識一起,相互匹配、互補互濟,共同構成一整套具有較高信度、效度和科學性的公務員錄用筆試測評系統。
第二節 申論考試的性質
作為一種公開、公平、公正的人才錄用方法,申論考試的內容、方法和測評功能體現了人才考核的設計基礎和設計思路。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測試考生的基本知識、專業知識、管理知識、相關知識以及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綜合素質及能力。
一、申論考試是針對公務員日常工作的能力模擬測試
申論考試所面對的背景材料,是經過命題組挑選和初步加工的“半成品”,頭緒往往並不很清楚,前後的順序也未必很有條理,究竟反映了哪些問題也並不分明,還有待考生閱讀材料過程中完成進一步的“梳理”。雖然這種材料已不是純的“毛坯”,但迸一步做梳理、加工的工作,其實與公務員面對的日常繁複多樣的工作比較相似。
二、申論考試是基於社會管理思路的素質選拔
申論考試所提供的閱讀分析材料,一般都是具有較強社會背景的材料,可能對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許多問題均有所涉及。申論考試的試題,一般都是現實性問題,從而測查考生作為公務員這一管理社會的工作人員處理社會事務的思路和能力水平。申論考試,要求考生具有比較豐富的常識,但不會對某種專業知識特別傾斜。作為應考者,必須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認識和思考,並且具備較高的思想水平和較強的背景知識,對社會熱點或大眾傳媒關注的焦點應有所了解,否則很難有較高的思想水平和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申論考試是具有普適性而非專業性的考試
由於考生背景差異較大,因此申論考試中讓考生處理加工的材料具有普適性。或者說。公務員申論考試不是基於專業學科的考慮(如中文寫作)而設定,不存在某些專業“占便宜”而某些其他專業受歧視的問題。因此,申論考試的試題對學不同專業的考生都是公平的。如2000年試卷,粗看材料可能以為學法律專業的考生會占便宜,其實紅星新村居民狀告印刷總公司的事並不是從法律角度所能解決的問題。又如2001年申論試題,看似醫藥衛生問題,其實問題的解答與醫藥衛生專業知識水平高低並無關係。
因此說,申論考試的試題沒有任何傾向性,適合於各類考生。公務員考試的性質決定了考試的命題思路,即所給的背景材料雖然涉及面很廣,但絕對具有針對性、現實性和可行性,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公務員選拔工具。
第三節 申論考試的題目特點
根據人事部及權威人士的分析總結,申論考試作為一種新型通才考試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一、綜合能力的測評
申論考試點的依據,是公共管理過程中所遵循的實踐性思維與行為規律,一般來說,包括提出(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三個方面。這是從事公共管理,特別是以制定和執行公共政策為特點的政府工作最基本的思維與行為規律。這從根本上決定了申論考試具有重要的科學特質。
申論考試是一種綜合了多種測評方式的優點、細緻務實的綜合性能力測評,考生平時的修養與積累、考時的發揮和表現、創造性的實際潛力等都將通過這種考試得到比較充分全面的展現。可以說,申論考試是具有相當大科學程度的一種綜合性通才考試。通過這種考試方式,考生既能自由地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性和綜合性的才能。又能比較自然地模擬機關實際運作要求與過程來有所約束地表現自己的才華。這樣就使得申論考試成為選拔公職人才的有效的測量工具和機制。從申論開考時的“歸納要點、提對策、論述問題”此較常用的三種能力,到2007、2008年的“概述焦點、歸納觀點、寫論文”,都反映了對考生多種能力的綜合了解。
二、情景設定性和角色扮演性
無疑,公務員申論考試中的給定資料和考試要求,已經把最接近公務員日常工作實際和機關運作主要狀況的事實與情境擺在考生面前,由他們在充分切合政府工作實況的情況下進行均等的、近似實戰的綜合性寫作競賽。
這就是說,考試內容是極其貼近現實的,是跟政府運作和公務員日常工作密切相關的,有時甚至就是政策問題本身。它不要求文辭華麗、辭章優美,只要求能夠非常務實地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這為考試提供了基本的目的和價值導向。
考生必須把自己放進考卷設定的情境中去,切實體會、準確把握並很快進入設定情境下的某種具體角色,由此來研究材料,並準確地摸清考試意圖,抓住考試要求,明確應答的實際目標,集中注意力進行主線一貫而分明的應答。這是在開放性基礎上的“集中”。這樣就可以更真實、準確地測試出考生適應公務員工作的實際優勢和潛力。2007、2008年的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都設定了省地級的政策類和縣以下行政執法類的不同工作角色的答題,考生應注意這種角色性。
三、主題明確,內容多樣
從歷年申論考試的實踐來看,沒有一份申論試卷是沒有明確主題的。但是,所給定的材料卻都是側重於講事實,很少直陳觀點,即使介紹觀點,也不是一家之言,常常是有爭議的。另外,給定資料往往都是多個事實、多個側面、多種來源,而且還不一定根據內在邏輯將它們按某種順序編排在一起,以此來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考生必須在給定的材料和情境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出面對和解決實際問題時的變通性、靈活性和主觀能動性,而不能以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和知識模組死板地作出反應。這樣就使得考試變得最主要依靠實際能力和平時積累,而不是可以通過押題或死記硬背就能應付得了的。
四、結構化、程式化和規範化
申論是典型的主觀性考試,但應儘量降低主觀成分的不確定性,這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首先,通過對思維和行為規律的緊扣和對行政運作的模擬並把它們結合起來,就使申論形成“事實一問題一對策一選擇一行動”這樣一種現實形態,進而也就決定了考試必然是結構化、程式化的——即“歸納問題、原因等一對策、方案或建議一展開論證”。
其次,申論考試進行測評的標準和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不是簡單根據答題結論的正誤,而是以思維邏輯過程和實踐模擬表現水平為標準來評判考生表現的優劣檔次。
再次,考試時限比較符合體現和反映思維與行為規律的客觀實際,中央和地方的申論考試一般都是以150分鐘為時限(個別地方採用l20分鐘)。
五、測試角度的靈活性、開放性
在考試過程中,考生需要根據所給定的資料、所設定的情境和所提出的要求,靈活多樣地、以發散式的思維來加以應對,而不能局限於某一具體習慣、角度、方位、視野或套路來作出反應。也就是說,每一份給定資料、每一個設定情境、每一個重點傾向、每一個考慮結果和每一份寫作答案都不是、也沒有絕對的唯一的標準,而只有更優。為此,考生可以在儘量摸清題材、體裁、主題、主線和考試意圖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從某一個現實需要和運作的角度切入,然後展開論述。為此,只需要考慮是否切實、嚴謹、務實、可行和有效,而不應患得患失、猶豫不決。
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申論考題,不是考作文,而是考能力,在出題內容和形式角度等方面都很靈活,這在一定意義上可以避免人們以應對“八股文”的策略掌握一些答題的套路,例如2006年國家公務員考題出社會安全方面的問題,內容確實是實踐需要的,而材料形式則是“官員與網友對話”,作答的“三段論”之一則是“歸納不一致和具體說明原因”的相當靈活、有相當難度的新題型問題。
第二章 申論考試的測評要素與命題趨勢
第一節 申論考試測評的能力要素
中央和地方的申論考試題目,考查的是考生對給定資料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概括能力、提出解決方案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這些都與行政機關的工作性質和內容對合格公務員的能力素質的要求相一致。下面分別對這四種基本能力進行分析。
一、閱讀理解能力
申論考試所要求的閱讀理解能力與一般的閱讀理解能力是有區別的。一般閱讀理解,大多是完整的文章作品,而申論考試要求閱讀的給定資料不是完整的文章作品,而是些略經整理的“半成品”,連“事件報導”都夠不上。申論要求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一些不夠準確、不夠清晰的“半成品”材料的加工能力。這種加工,主要是對各種材料的閱讀分析,把握事物的本質,而不是簡單地就事論事。
另外,閱讀理解能力還表現在善於處理各類材料,善於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繫,善於區分各種層面上的問題,注重主次、輕重、緩急,善於發展、辯證地看問題,視具體情況恰當地處理各種問題。
二、綜合概括能力
在申論考試中,申論的測試材料是由諸多信息“拼湊”而成的。這些信息大都具有相關性或連帶性,但有些材料之間並沒有什麼關聯。因此綜合分析材料的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
綜合分析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應弄清“材料”所反映的問題;第二,善於對複雜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分清主次、有無關聯,分清可解決和不可解決的問題。只有綜合分析各段材料,才能弄清測試材料所要反映的問題,才可能按命題要求,有針對性地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對策。
申論測試對應考者提出綜合分析能力的要求是合理的,能有效考查公務員所必須具備的閱讀、處理政務類材料的能力。公務員具有綜合能力和全局觀念,就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慮問題,善於把多種事物、多種因素綜合起來進行分析,通過較強的綜合概括能力高水平地處理好工作問題。
三、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
在申論測試中,應考者要在理解、分析命題者給定的材料的基礎上提出意見或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實際上是考查應考者“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完成這一測試項目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提出問題時,個人定位要準確。應考者應仔細審題,看清命題者為你擬定的身份。
(2)善於針對問題提出意見或辦法。綜合分析材料時,應弄清材料究竟反映了什麼主要問題,要抓住要害,切忌面面俱到或棄本逐末。
(3)方案或辦法要有可操作性。即明確到直接解決問題的政府部門或職能部門去處理、落實,提出具體實施步驟辦法,而且要考慮到解決問題的時效性和必備條件,切忌模糊、脫離實際。
應考者應能夠認識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客觀規律,要著力培養洞察力和剖析能力。在通過對大量的文字材料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能透過複雜的表面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善於從小事情著眼,洞察到大問題。從而及時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取捨,針對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方案,這是應考者能力測試的關鍵環節。該部分通常在試卷第二、三部分中,這種能力得到集中全面的體現。
四、語言表達能力
申論考試形式多樣而又靈活,能有效地測試考生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在申論測試中,應考者作答的文字量在1000一2000字,它所檢測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概括能力、提出解決方案能力都需要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因此“語言表達能力”成為申論測試中一個重要測評要素,要求應考者分析、論證要透徹、全面、清晰,文字簡潔,語言流暢。對於這一點,應考者應有清醒的認識,在備考過程中通過必要的訓練,提高、最佳化自己的語言能力是重中之重。
申論作答時,遣詞造句應當準確、簡明、規範;聯句成文應當條理清晰,理據相諧。具體來說,語言表達應達到以下五項標準:
其一,準確,即表達的內容與原始的、給定的信息絕對不能有歧義。
其二,簡明,即剔除一切冗餘信息,重視和提煉出主要信息。
其三,規範,即使用的詞語符合言者身份,要語出有句。
其四,條理清晰,即把握主次、識別因果,在語句、段落之間都要體現合理的邏輯關係。
其五,理據相諧,即觀點和支持觀點的材料、論據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後者是對前者的支撐,兩者要有必然的、內在的聯繫。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