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馬(大理市)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甲馬(大理市)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美術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唐朝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材料,製作技術、方法或過程,花樣或圖案,工具,

簡介

甲馬,又稱“紙馬”“神紙”供民間祭祀鬼神用,是一種具有神秘色彩的民間木刻版畫藝術。甲馬是中國民間宗教進行祈福消災祭祀活動時用來焚燒的各類雕版印刷品的總稱,是人神想通的重要媒介。甲馬上印刷有名目繁多的神祠鬼靈、飛禽走獸、自然山川、建築交通等各類圖形,是一份極其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產。
它是一種木刻紙畫,是白族原始巫術禮儀尚遺民間的一種木刻作品。甲馬是一種古老神秘的用於民間祈福消災祭祀活動的民間木刻版畫,流行於雲南各地,其中大理白族甲馬最有特色。

歷史淵源

白族甲馬始於白族古代社會,是大理白族在進行祈福禳災祭祀活動時用來焚燒的各類雕版印刷品的總稱。漢晉時期,中原漢族地區有一種“甲馬”,即“俗於紙上畫神佛像,塗以紅黃彩色而祭賽之,畢即焚化。”白族先民很快引進了漢族的“甲馬”,用這一形式來表現自己的傳統文化、民族意識。發展到今天,演變成了地地道道的“白族甲馬”。無論是在製作和內容上都與中原漢族地區的“甲馬”有了嚴格的區別,雖然源於斯但已經不同於斯了。

基本內容

白族甲馬的製作為木版雕刻,手法以陽刻線為主,粗線接近於面,木刻後水墨印製,產生出線條簡潔粗放,線面錯雜縱橫、虛實變化,而又協調統一、古拙樸實的藝術效果;在構圖上,千變萬化,打破了複製木刻千篇一律的程式。刻工憑著他們純真的感情,不循固有的技法,毫無顧忌地握著手中的刻刀,在自由的想像中把心中的意象挖出來,最後在刻繪的文字和圖案上刷以各種自製的顏料套印在手工製作的“土紙”(樹皮做成的紙)上。

基本特徵

在刻工如此自然樸素的思想下造就了白族甲馬內容上的豐富多變,其表現內容主要有三類:一是白族固有的“圖騰”,如“蒼龍”、“財龍”、水府龍王”等;二是白族特有的“本主”,“本主”是白族民間宗教信仰中的主要內容,源於白族先民原始宗教中的自然神“社神”崇拜,在白族甲馬中,“本主”神占有一定的數量,典型的如:“水草大王”、“阿利帝母”、“品殿大王”、“本主娘娘”等;三是白族先民原始自然崇拜的各種偶像和白族民間信奉的各種神祗,如“家神”、“喜神”、“土地之神”等。白族的這三大類甲馬,用途涉及了白族生存的自然環境,從事的主要活動,遵從的宗教信仰,自身的生活習俗、倫理道德、審美觀點、藝術歌舞等各個方面。
大理地區使用“甲馬”的民族主要有白、彝、漢等民族,在眾多的民族信仰神祇中,白族的“本主”、彝族的“土主”與來自漢文化的“甲馬”相互吸納、融為一體,增添了大理甲馬的民族宗教色彩。目前大理地區傳統的甲馬圖案有600多種,主要用於祈福平安、招財求福、求子求學求姻緣、驅鬼辟邪、祖先祭祀、本主祭祀、佛教(道教)神靈、自然山川祈福、道路橋樑交通建築、家庭和睦、喜事喪事等。
白族甲馬紙的製作方法一般是先將文字和圖案用反筆寫在木板上,然後進行精工雕刻,最後在刻繪的文字和圖案上刷上各種自製的顏料,再將刷好顏料的文字和圖案套印在手工製作的手工紙上。整個製作過程中,木板雕刻最為重要,這是一個版畫創作的過程,要求有精巧的構思,精心的設計,精湛的刀法。

主要價值

大理地區的白族甲馬紙製作是一項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品種齊全、圖案精美的白族甲馬紙,是大理木雕技術、印刷術、造紙術在原始宗教祭祀用品上的綜合反映,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和挖掘其潛在的文化內涵,對於我們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

瀕危狀況

大理白族甲馬由於歷史的原因,一度被當作封建迷信而禁止,但其在民間的生命力經久不衰,即便在非常時期,老百姓也從來沒有停止使用它。而今,國家日益重視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大理甲馬紙製作藝人又重拾舊業,順應民心,傳承遺產。甲馬紙這一版畫藝術由於製作的簡便、自身價值的低廉,很難收到較好的市場效益。張瑞龍老師說,他把甲馬紙圖案編輯成冊,每冊有400多張,只賣100元錢一冊,小的1毛錢1張,有的一套甲馬紙只賣4至5元,小的甲馬原刻木板也只賣200元,有時連工價都賣不到。

保護措施

項目保護單位積極開展田野調查,整理收集相關資料和數據,建立了白族甲馬傳習所,採取民俗、旅遊與白族甲馬相融合等形式,推出一系列的非遺文創產品,推出民眾和遊客參與體驗的項目,有效地推進了白族甲馬的推廣和傳承。通過一系列的保護措施,白族甲馬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大大地提高了傳承人的積極性,使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地推廣。
民間甲馬傳承人籌劃在自己家中辦白族甲馬傳習所,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愛、製作甲馬,把這一白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下去。

材料

雕刻的木板一定要選用梨木。

製作技術、方法或過程

白族甲馬紙的製作方法並不難,先將文字和圖案用反筆寫在木板上,然後進行精工雕刻,最後在刻繪的文字和圖案上刷以各種自製的顏料,再將刷好顏料的文字和圖案套印在手工製作的“土紙”(樹皮做成的紙)上。關鍵是選用的木板一定是梨木,要保管好,不能曬,要陰乾。刻板的時候圖案是反的,待印在土紙上之後圖案才是正的。木板雕刻是一個版畫創作的過程,難的是要求有精巧的構思,精心的設計,精湛的刀法,精細的用心。

花樣或圖案

白族甲馬的內容有三類:一是白族固有的“圖騰”,如:“龍”是白族先民的圖騰,在甲馬中有很多表現,有“白龍”、“蒼龍”、“財龍”、“飛龍”、“芭蕉龍”等;二是白族特有的“本主”,如:“水草大王”、“阿利帝母”、“清宮本主”、“洪山本主”、“雪山太子”、“品殿大王”、“本主娘娘”等;三是白族先民原始自然崇拜的各種偶像和白族民間信奉的各種神祗,如:“家神”、“喜神”、“土地之神”、“水火二神”等。每一種甲馬紙的使用都有一套相應的程式。例如上山動土修墳要請“山神土地”甲馬,以祈求平安順利。

工具

大大小小各式甲馬刻刀及甲馬木刻原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