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62年,建甲谷鄉。
1972年,改公社。
1981年,復改鄉。
1988年,撤區並鄉時,原甲谷鄉、之姆鄉和邱措鄉的第三村合併建新的甲谷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甲谷鄉轄過扎、達熱、東隆、曲米、折鄉、載那、吉松7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甲谷鄉轄7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曲米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甲谷鄉地處尼瑪縣城西南部。總面積201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甲谷鄉地處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丘陵平地為主,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北部為幅員遼闊的“無人區”。
氣候
甲谷鄉屬高原亞寒帶半乾旱季風性氣候和高原亞寒帶乾旱氣候,光照充足。
水文
甲谷鄉境內湖泊眾多,均為典型的高原封閉型湖泊,主要有當熱雍錯,習記詢凶湖面海拔均在4500米以汗射戲上,其中布若錯湖面海拔5158米。
自然資源
甲谷鄉境內已探明的礦藏資源有沙金等。國家保護動物種類繁多,主要有狼、藏羚羊、野驢、黃羊、盤羊、局肯才黑頸鶴、棕熊、雪豹等。其中藏羚羊、黑頂鶴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11年勸棵棄洪,甲谷鄉有草場面積398.67萬畝。
人口
2011年末,甲谷鄉轄區總人口0.14萬人。
2017年末,甲谷鄉常住人口2274人。
截至2019年末,甲谷鄉戶籍人口2409人。
經濟
綜述
截至2019年末,甲谷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地捆7個。
農業
甲谷鄉以農牧業為主,僅七村零星種植青稞、油菜、元根,其餘村均為純牧業區,主要飼養氂牛、山羊、綿羊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甲谷鄉有鄉完小1所。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甲谷鄉有鄉衛生院1所。
2011年,甲谷鄉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
交通運輸
2011年末,甲谷鄉鄉村公路通車裡程100餘千米,已建成甲載、甲折公路。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很久以前這塊地域是拜佛求經,通往達果雪山的必經之路,是前往達果雪山的大門,在藏語裡這塊地域被稱為傑國。1993年文部辦事處設縣後,在傑國設鄉,藏語直譯地名為甲谷,由此得名。
民族文化
“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信仰者最至誠的禮佛方式之一。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統一。“磕長頭”分為長途(行不遠數千里,歷數月經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於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短途(數小時、十天半月)、就地三種。“磕長頭”為等身長頭,五體投地匍匐,雙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畫地為號,起身後前行到糠槓坑記號處再匍匐,如此周而復始。遇河流,須涉水、渡船,則先於岸邊磕足河寬,再行過河。晚間休息後,需從昨日磕止之處啟程。
風景名勝
當惹擁錯是西藏著名的四大聖湖之一,每到逢年過節朝拜的人群絡繹不絕,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
交通運輸
2011年末,甲谷鄉鄉村公路通車裡程100餘千米,已建成甲載、甲折公路。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很久以前這塊地域是拜佛求經,通往達果雪山的必經之路,是前往達果雪山的大門,在藏語裡這塊地域被稱為傑國。1993年文部辦事處設縣後,在傑國設鄉,藏語直譯地名為甲谷,由此得名。
民族文化
“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信仰者最至誠的禮佛方式之一。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統一。“磕長頭”分為長途(行不遠數千里,歷數月經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於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短途(數小時、十天半月)、就地三種。“磕長頭”為等身長頭,五體投地匍匐,雙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畫地為號,起身後前行到記號處再匍匐,如此周而復始。遇河流,須涉水、渡船,則先於岸邊磕足河寬,再行過河。晚間休息後,需從昨日磕止之處啟程。
風景名勝
當惹擁錯是西藏著名的四大聖湖之一,每到逢年過節朝拜的人群絡繹不絕,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