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鈞,1945年生,字任之,號養荷齋主,西安市人。國家一級美術師,西安中國畫院畫家。西安文史研究館館員。西安美協理事,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津貼。曾在西安、北京、深圳、武漢、山東及美國、韓國、日本、台灣等地舉辦畫展。出版發行“田鈞中國畫集”、“田鈞畫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鈞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5年
- 字號:任之
中國畫院畫家田鈞,個人貢獻基,藝術及審美特徵,觀田鈞的作品,作品賞析,
中國畫院畫家田鈞
個人貢獻基
作品《金秋》參加全國首屆花鳥畫大展《綠蔭》參加全國首屆名人名作展《秋韻圖》獲第二屆全國花鳥畫大展優秀獎《頌荷圖》獲中國畫精品展金獎《雪荷》獲20世紀中國畫展優秀獎等藝術成就入典多種名人錄主要評介文章見《從描繪世界到創造世界—一田鈞中國畫解讀》、《追尋生命的張力—一記畫家田鈞》、《無窮結—一詮釋田鈞的芙蓉系列》、《品味田鈞》、《為荷樹碑,尋覓莽蒼—一田鈞的藝術創造世界》、《案頭索藝—一個人隨談錄》。
藝術及審美特徵
即使是初次見面,田鈞也會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他不象某些學西洋畫的,透露出一種故意的落拓的精心的雜亂,山不象某些學中國畫的,雅俗不分,卻滿臉文人的矯情。田鈞快人快語,質樸無華,保持著普通人的常態。在他最具藝術家氣質的略帶憂傷的眼神中,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時常泛濫著色彩的浪潮和追塑生命意義的執著。田鈞的中國畫和叫他本人的性格一樣,激情但不—渲而泄。他講究一種隱忍不發,更多的是使人感受到而不是直觀地看到。
田鈞不拘泥中國寫實的創作定式。多年來,他致力於“殘荷”的寫意表現,自成一路。“芙蓉”不僅家喻產曉,而且文學、繪畫等藝術門類古今都有紛繁表現,如果沒有功力和創意,極有可能流於平俗。田鈞沒有去表現芙蓉的富貴與嬌艷,而是努力表現芙蓉本體內部所涵需的“男性素”。他沒有重蹈古人的輕車熟路,也不與當代畫家相雷同,他盡其所能強化芙蓉內在的生命力,怨而不怒,怒而不發,發而不戰,戰無不勝。這裡需要敢為天先的勇氣,需要對生命本意探索的執著思考,需要在廣大的平坦之上堆壘起某種崎嶇。田鈞憑藉看勇氣和他的中國畫功底與創意投入了這個藝術的“陷阱”。
觀田鈞的作品
觀田鈞的作品,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衝擊力,使人為之震撼。首先是田鈞的用筆。他立足於“無法而發”、“畫從心畫”、“墨受於天,濃淡枯榮隨之:筆操於人,勾皴烘染隨之”。在他的作品中,毛筆的提按頓挫拖掃,墨色乾滋枯濃破宿焦淡,水與墨的洇染滲化,線條的力度節奏變化,及點線塊的組合,山水寫意的點擦皴染都被審美意念自由有機地整合,意象盡顯,筆可通神。其次是田鈞的構圖。他把傳統藝術中的平面構圖,如二方、四方、多方連續等形式,果斷地運用於自己的創作之中,其效果令人吃驚,緊張、恐怖,圖盡而意韻悠遠。再次是田鈞的用彩。田鈞“強化色彩,簡化形似”,不受“五色論”、“三色論”的束縛,大膽用彩,濃抹重塗,其作品色彩厚重而斑斕,多項而複雜,畫而十富多彩,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讀田鈞的畫,除了給視覺帶來的衝擊力外,總是透著一股子冷冷的寂寞、淒清和憂傷。虛幻神秘的蓮蓬,參差斷折的蓮桿,枯萎垂浮的蓮葉……四向鋪開,伸向遠方,著實一幅死亡的“河塘月色”。面對死亡,田鈞並不是淺顯地表現對死亡的無奈,而是通過對死亡的表現,深層次的揭示生命本質的哲學意義,通過藝術作品來詮釋人類生命世界。“田鈞把生命僅僅當作自然流程,即不能拒它不來,也不能留它不去。生命是本體,藝術是過程,無需定向追求,無需設定歸宿和意義。”死而復生,在死亡之中孕育著新的生命,昭示著勃勃生機的即將來臨。
當生命的孤獨、寂寞、痛苦如欲墜的蓮蓬,如枯萎的蓮葉,如垂死的掙扎和呻吟,表現為一種空間或時間藝術寸,便產生了美學上那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所謂“憂傷美”。正因如此,不由地使人接近並深入這種美,接近並深入這種徹底的寂寞。
讀罷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化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掩卷遐思,長江滾滾,大野茫茫,是生離的惆帳,還是死別的悲傷?一種感覺,—種與田鈞作品中同樣的感覺湧上心頭,只是美術比文字更加形象和細膩,更加震撼人心。
蕭瑟的秋風中一張黃葉飄零了,兀自在草地上輕輕顫抖,偶現殷紅,斑駁如血,如果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能引發你對生命的沉思,你便能理解死亡和欣賞秋葉般靜美的田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