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葛縷子(學名:Carum buriaticum)為傘形科葛縷子屬的植物。分布在蒙古、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華北、西北、西藏、東北、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400米至3,900米的地區,見於田邊、林下、路旁、河岸和山地草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田葛縷子
- 拉丁學名:Carum buriaticum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傘形目
- 科:傘形科
- 屬:葛縷子屬
- 種:田葛縷子
- 分布區域: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四川、西藏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細胞形態,區別,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
根
根圓柱形,長達18厘米,直徑0.5—2厘米。
莖
莖通常單生,稀2—5,基部有葉鞘纖維殘留物,自莖中、下部以上分枝。細胞結構。
葉
基生葉及莖下部葉有柄,長6—10厘米,葉片輪廓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長8—15厘米,寬5—10厘米,3—4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線形,長2—5毫米,寬0.5—1毫米;莖上部葉通常2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細線形,長5—10毫米,寬約0.5毫米。
花
總苞片2—4,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傘輻10—15,長2—5厘米;小總苞片5—8,披針形;小傘形花序有花
10—30,無萼齒,花瓣白色。
果實
生長環境
生於田邊、路旁、河岸、林下及山地草叢中。
分布範圍
本種提示
田葛縷子本種的體態與葛縷子CarumcarviL.相似,但本種莖基部有葉鞘纖維殘留物,基生葉3—4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較細,寬1毫米以下,有總苞片和小總苞片。H.Wolff於1929年,根據山西介休縣標本H.Smith5838發表的Carumfur-catumWolff植株纖細,自莖的下部向上分枝,葉片和傘形花序較小,傘輻少,5—8,較短;然而采自生境乾燥地區的田葛縷子也具有這些特徵,此外,莖基部有葉鞘殘留纖維,有總苞片和小總苞片,果實長卵形,棱槽內油管單生,這些特徵也與田葛縷子基本相同,故將其作田葛縷子的異名。
H.Wolff將山西趙城H.Smith7103號標本定名為Carumpseudoburi—aticumWolff其主要特徵是:植株纖細,莖下部葉3回羽狀分裂,總苞片線形,小總苞片4—5,線形,傘輻8,長4厘米,小傘形花序有花約20。上述特徵與中國廣大地區的田葛縷子標本作比較,二者不易區別,應是同一種植物
細胞形態
田葛縷子細胞
1:油細胞和油管 2:葉基纖維 3:導管 4:木栓細胞 5:草酸鈣簇晶
田葛縷子粉末特徵:粉末灰棕色。油管稀少,直徑15-30μm,有的含黃色分泌物;可見油細胞,類圓形或橢圓形。葉基纖維成束,細長,壁較薄。導管網紋和螺紋,直徑14-56μm。木栓細胞表面觀呈多角形,斷面觀呈長橢圓形。草酸鈣簇晶散在,直徑16μm-56μm。
區別
理化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