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牛

田牛

田牛,微循環學、放射病學專家。黑龍江寧安人。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微循環專業委員會資深專家、名譽主任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牛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黑龍江寧安
  • 出生日期:1925年1月
  • 職業:微循環學家、放射病學家
  • 畢業院校:中國醫科大學
個人簡介,人物簡歷,人物逝世,個人作品,學術成績,個人榮譽,

個人簡介

田牛,黑龍江省林口人,1925年1月出生,1945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

人物簡歷

曾任長春第一軍醫學院講師。
1956年入蘇聯基洛夫軍事醫學科學院學習,獲副博士學位。
1959年回國。歷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研究員、研究員。二所副所長,301醫院微循環中心研究員,總後勤部衛生部醫學科技委員會委員,全國衛生標準委員會委員,解放軍總醫院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微循環研究室主任等職。
前蘇聯副博士。解放軍總醫院病理生理研究室一級研究員。

人物逝世

解放軍總醫院北京金溝河干休所技術一級離休幹部,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原組長田牛同志,因病於2015年5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個人作品

出版專著《微循環》1980,《輻射微循環學》1984、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2004年出版了140萬字《微循環學》專著。主編有《微循環基礎與臨床》、《微循環實驗方法》、《組織通道學》。

學術成績

作為技術負責人,成功救治、處理國內首次、其後兩次核事故病例。總結提出“急性放射病的分型、分度、診斷、治療原則和方案”等已納入國家標準“事故照射急性放射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8280-87)。提出“狠抓早期、主攻造血、兼顧極期”的急性放射病研究方針。已寫入“中國軍事醫學史”。
首次得出“不同臟器微血管的敏感性不同”,“從實質細胞、微循環、間質三方面綜合判斷臟器的輻射敏感性”,首次提出分隔型器官和混雜型器官的分類。闡述了微循環的定義和範疇。提出了甲襞微循環、球結膜微循環綜合定量評價方法;首創了宮頸、陰莖微循環觀測方法,建立了8個部位、8種方法,臨床微循環觀測體系。
1963年參加救治四例重度急性放射病患者獲得成功,並研製了急性放射病的分類診斷圖,立一等功。
1964年開始研究微循環,並建立了微循環研究方法。
1965年開創了我國輻射微循環研究,闡明了各種急性放射病的二十三個臟器、組織的微循環損傷特點及修復規律,提出了改善微循環障礙的治療原則及不同臟器微血管對輻射的敏感性不同的觀點,提出要從實質細胞、微循環,間質三方面綜合診斷臟器的輻射敏感性。

個人榮譽

近10年,一直親自進行多器官組織通道的電鏡觀察。
主要成果獎:中央衛生部乙級成果獎;總後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二次)。
一等勞動模範;三級解放勳章;榮立一等功1963、二等功1989;“革命精神與科學態度相結合的標兵”稱號1964;院、總部先進個人、先進科技工作者、優秀共產黨黨員;“從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榮譽證書”。“一代名師”2002;“傑出貢獻獎”2003。2004年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2006年“總醫院優秀老幹部”。
曾先後當選為第四屆全國青聯委員和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