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營鎮

田營鎮

田營鎮,隸屬於安徽省界首市,位於界首市區東南8公里處,北依沙潁河,東鄰太和縣,轄5個行政村,38個自然村,常住人口32630人(201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田營鎮
  • 外文名稱:Tianying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58
  • 郵政區碼:236500
  • 地理位置:安徽省界首城東南8公里處 
  • 面積:29平方公里
  • 人口:32630人(2017年)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機場:阜陽機場
  • 火車站:界首市火車站
  • 車牌代碼:皖K
簡介,行政區劃,人口,經濟,工業,農業,歷史文化,區位優勢,基礎設施,特色產業,民間傳說,

簡介

田營鎮早在一千多年前,民眾就開始用鉛作釉燒制陶器。“拉著紅盆走四方,換來米糧度饑荒”成為一段歷史時期的具體寫照。改革開放後,再生資源利用成為當地民眾致富的主要渠道。本世紀初界首市政府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開始進行治理整頓,將散落在各村的小冶煉企業集中起來,在地勢低洼、長期荒廢的陶莊湖,規劃建設了田營循環經濟產業園,先後投入10億元進行技術改造和環保治理,實現了廢舊蓄電池加工利用工藝的根本性轉變。
2008年,界首市委確立了“產業立市、工業強市”的發展戰略,把再生金屬作為全市工業支柱產業來做大做強,進一步明確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著力點和制高點。2010年,界首市委、市政府實施新一輪再生鉛企業技改和轉型,把田營工業園區打造成綠色能源基地。
田營鎮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1田營村位於田營鎮中部,轄田營、姜灣、李相3個自然村,全村6537人,1720戶,耕地4112畝。現有養雞廠16家,養豬廠4家,麵粉廠1家,輪窯廠1家,麻繩加工廠4家,已形成了以麻繩加工為主的支柱產業,家禽養殖等繁榮發展。
2李能村位於界首市田營鎮東部,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轄盧窯、高窯、尹灣、田窯、沈張窯、朱窯、趙灣、榮窯、韓樓、李能、計窯、李小寨12個自然村,全村7788人,2370戶,耕地4399畝。村裡的主導產業是以田營鎮工業園為依託,發展廢舊電瓶、廢舊金屬、廢舊塑膠購銷。
3魏窯村位於田營鎮東部,轄前魏窯、後魏窯、張窯、崔樓、邢莊、劉莊、魏新莊7個自然村,全村4185人,1275戶,耕地3093畝。以廢舊金屬回收為支柱產業,農副產品加工繁榮發展。
4吳橋村位於田營鎮南部,轄吳東、吳西、姜小寨、龐莊、苑莊、岳莊6個自然村,全村5020人,1480戶,耕地4109畝。
5、姜樓村位於田營鎮西部,轄高莊、田莊、李莊、姜樓、劉莊、小曹莊、任樓、郭路口、布李家、王莊10個自然村,全村6745人,1983戶,耕地5647畝。以蔬菜種植、家禽養殖為主,已形成了以土豆、蔬菜、棉花為一體的支柱產業,農副產品加工繁榮發展。

人口

常住人口32630人(2017年)。
總人口
26095

13403

12692
家庭戶戶數
7793
家庭戶總人口(總)
26095
家庭戶男
13403
家庭戶女
12692
0-14歲(總)
6836
0-14歲男
3807
0-14歲女
3029
15-64歲(總)
17133
15-64歲男
8682
15-64歲女
8451
65歲及以上(總)
2126
65歲及以上男
914
65歲及以上女
121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6012

經濟

工業

工業實力雄厚:工業區發展框架已經形成,產業優勢已凸顯出來,鉛業生產面臨著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和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政策機遇。產業集群布局增強了園區的集聚、輻射效應,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再生鉛回收加工集散地。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3億元,入庫稅金2300萬元,同比增長100%,工業總產值占全市份額67.1%,成為界首工業經濟支柱和崛起的引擎。

農業

農業潛力巨大:農民耕作技術先進,適應市場能力增強,農業基礎設施完善,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強,養殖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不斷向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一大批農村能人成為農村生產力的開拓者,活躍在市場經濟前沿,推動著農村經濟發展。
界首市田營鎮界首市田營鎮

歷史文化

田營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由於處黃淮平原,宋代以來,黃河多次南泛奪淮,在此地淤積了大量粘性較高的沙淤土,為制陶業提供了上好的原材料。明代以後,外來移民與本地遺民相互融合,發展出了獨具特色的刻花彩陶藝術。
田營鎮刻花彩陶,具有鮮明的民間特色。胎質細膩,呈土紅色,施以淺黃色化妝土,刻花以線刻為主,部分剔掉化妝土,用透明釉覆罩,並灑點綠釉,燒成後呈赭紅、綠、米黃三色的紋飾互相映襯,與紅胎和淺黃色化妝土形成對比而又和諧的色彩關係,渾樸飽滿,自然流動暈散。產品有壇、罐、壺、盒、花瓶、文具、玩具及陳設品等,以化妝土刻花的戲劇人物罐最有代表性。最富特色的是“刀馬人”戲劇人物刻花作品,系依據戲劇故事或話本故事作成的裝飾紋樣,作品風格誇張,形象古樸,刻畫暢利,色彩明快,獨具民間風味。
田營鎮刻花彩陶,始於隋唐時期,最早發現於唐代民窯遺址,傳承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沙穎河沿岸的盧窯、朱窯、沈張窯、計窯、盆張窯、魏窯等一帶古窯址群落是當時的陶器工藝發源地。根據考古發現,文獻資料分析和社會調查研究,初步認定田營陶瓷有四個發展階段:
一是從隋唐時期至元仁宗延祐時期。期間主要是民窯燒造,器物多為罐、壇、瓶、缽等生活用品,器形粗朴,色彩明快,期間沒有詳細的傳承人記載。
二是清代至民國初期。期間作品造型豐富,圖案豐滿,出現了以化妝土刻花的戲劇人物作品,人物造型概括,表情誇張,生動富有情趣,另外還有花卉、草蟲、禽鳥等題材作品,代表人物:盧西安、張布蘭、唐老鐵、朱懷信等人。
三是解放前至六十年代初期。 成立了陶器生產互助組,改分散燒制為集體經營。同時還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著名藝人盧山義、盧山志被送往中央美院華中分院民眾藝術研究班學習,使他們的繪畫、制坯技術得到很大提高。盧山義在不斷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自創了“刀馬人”戲劇人物三彩刻花作品,使田營陶器製作邁上了新的台階。
四是七十年代初期至今。在民間藝術大師盧山義的帶領下,在保留原有“刀馬人”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積極學習和豐富田營彩陶工藝。讓三彩刻花彩陶技術得到傳承和發展,在國內外獲得了一系列優秀成績,使田營彩陶這一傳統工藝奇葩繼續煥發出新的繁榮和光彩。
建國前,陶器生產仍處於腳和泥手制坯的手工作坊時期。建國後1953年成立臨時性陶器生產互助小組,同年盧山義創作刻畫有仿古人物的陶罐作品,在華東工藝美術品展覽會上被評為佳作獎。1954年成立陶器生產組,製作的一萬多件工藝陶器全部出口到波蘭、捷克、蘇聯和保加利亞等10多個國家。1955年改為陶器生產合作社。1956年蘇聯東方藝術博物館《造型藝術畫刊》大幅版面介紹了盧山義的陶瓷作品。1958年陶器生產合作社正式改名國營界首工藝陶瓷廠。1961年地址由田營鄉盧窯遷至沙河北岸徐寨鄉張孔莊。1984盧山義作品《敬德戰羅成》三彩刻花腰鼓壇在全國釉陶類評比中榮獲第二名;“刀馬人三彩刻花壇”在全國百花獎評比中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光榮稱號。1990年6月在江西景德鎮召開的全國工藝美術行業評比會上,“刀馬人三彩刻花壇”被評為全國釉陶類第二名;同年8月,在洛陽召開的全國工藝行業審評會上“刀馬人三彩刻花壇”再次被評為部優產品。2003年10月“刀馬人三彩刻花壇”榮獲中國旅遊世博會優秀展品獎。2004年4月“酒罈、破洪州”榮獲安徽省首屆民間工藝獎金獎。

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顯現:東部依託園區優勢,可吸納太和冶煉產業;南部依託陶廟山羊市場可大力發展養殖業;西部依託羅莊蔬菜產業可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北部隔河與市工業園、火車站遙相對應。一旦臨界鐵路貫通,將使田營很快融入城市發展框架。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完善:交通四通八達,“井字”型公路網路基本形成,電力、電信、郵政、金融、交通等服務業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區域內擁有田營、盧窯兩個農貿市場,年交易額突破二千萬元,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的生產、生活。

特色產業

田營鎮大力實施產業興鎮戰略,突出“循環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精心打造田營工業園,堅持走“環保是第一生命,發展是第一要務,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發展思路,以再生鉛冶煉和廢舊電瓶回收為依託,再生鉛精深加工和塑膠深加工為主導產業,成為特色鮮明、聚集效應突出的循環經濟產業基地。
以廢舊電瓶回收,再生鉛冶煉、精深加工和塑膠深加工為主導產業,加快發展步伐,取得了五大成效:(一)、產值稅收基本上實現逐年成倍增長。(二)、田營鎮工業園區2006年被省發改委批准成為全省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園區,2007年11月被國家發改委批准為全國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園區。(三)、工業園區已達年消耗廢舊電瓶35萬噸和年產再生鉛22萬噸的水平,是全國最大的廢舊電瓶回收和加工集散地。(四)、華鑫集團再生鉛項目已被納入省“861”行動計畫和阜陽市“6611”工程。(五)、華鑫集團是全國《再生鉛及合金錠標準》制定單位,是全省唯一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集團企業。
田營鎮田營鎮
同時,田營鎮黨委政府立足廣大民眾有種植蔬菜、育林苗木,發展畜禽養殖的傳統和經驗,以政策扶持、科技指導為手段,著力發展蔬菜種植、苗木生產和畜禽養殖三大產業。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成為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助農增收,建設富裕新農村的一面旗幟。

民間傳說

田 營 的 來歷
安徽省界首市田營,最早的名子叫——已丘集。至於後來為什麼又改名叫田仲營、田仲倉、田營寨、田營鎮,說起來話很長,要想知道田營的來歷,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它過去的歷史。
相傳在一千多年前隋朝時代,田營一帶燒制陶瓷就很出名。由於土地遼闊,人口較少,到了明朝正德年間,明朝政府下令從山東省長子縣棗連莊移民到這裡(據講,凡是棗連莊人的後代,現在的小腳趾頭的指甲蓋都是兩掰子),經過幾百年的生生繁衍,人口發展成為幾十來戶人家,這時已形成為村(現在的田營行政村)。平時由於人們生活需要貿易來往,後來自然在村頭形成一個農村集市。
故取名為——已丘集。(過去田營古鐘上鑄有此名)傳說在清朝年間,有一位姓倪的官員來安徽巡視時,太和、界首等方園百里正遇上大旱,地里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到處逃茺要飯,賣兒賣女。為救一方百姓,他私自下令開官倉放糧,救濟百姓。事後,這件事傳入京城,政府怪罪下來就將他就地問斬。後來,人們把他埋在太和縣三角園北30里處,現名為倪邱鎮。界首田營百姓為了紀念他,把該集取名為倪邱集。由於時間較長人們發音不準為“已丘集”。
明末清初年間,由於朝代處在新老交替階段,社會比較動盪,為了防止外來者的騷擾,村民們在村莊四周挖了大約3米來深的寨溝,拉起幾百米長的寨牆,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這一時期,人們又稱田營為——田營寨。
日轉星移,話說清朝鹹豐十二年(1862年)。有一天,三塔集(阜陽東)牲口販子趕著大批牲口路過周口時,因當地村民說閒話時,把他們說成是捻軍。理由是,不然為何買這么多匹馬呢?這話恰巧被牲口販子聽到大為不悅,隨後雙方發生爭執鬧到縣衙,後來經周口地方官府過問,判牲口販子敗訴,並罰銀許多兩。當時因為牲口販子身無過多銀兩,地方官員就讓牲口販子以馬代銀,扣留了牲口販子許多馬匹。為此,牲口販子十分不滿周口地方官府的判決,認為周口地方官員向著當地百姓,於是讓人回去報信,並找到稅鎮當地有名望的頭人邢老華,邢老華一聽非常生氣,認為欺負自己的結拜兄弟的人,就等於和自己過不去,於是邢老華就讓手下的人乘著竹筏利用晚間天黑,到了周口把那邊的人殺了許多。這還了得!周口官員趕緊把此事上報朝廷,說邢老華手下的人是捻軍,殺人造反!朝廷接到報信後就派部隊清掃了三塔集。由於領頭人邢老華逃跑到大朱寨(現屬於陶廟鎮管轄)結拜兄弟朱老華*門下,於是朝廷命令清兵圍剿朱老華,攻打大朱寨。
原因是:一、朱老華窩藏捻軍匪首邢老華,為大逆不道。二、當時朱老華率眾人於大朱寨西北岔路口行拜旗儀式,隨捻軍攻占界首、邢寨、洪山廟,又東征雙溝、淝河口,西征周口等地,實為叛軍。三、為保地方平安。後來大朱寨百姓,為此遭到滅頂之災,全寨百姓除了老年人、婦女和孩子外,青壯男人一律遭到殺害,死者多達400多人,這是後話。
當時清兵圍剿朱老華,攻打大朱寨領兵的將領名叫田仲,由於他治軍嚴謹,愛護當地百姓,在田營駐紮時,深受百姓愛戴,在攻打大朱寨前夕,由於長途奔波加上水土不服,因病而故。田營百姓為了紀念他,把原先的村名——已丘集,改為“田仲”,後來有人說“田仲”二子不好聽,建議在“田仲”後面加上一個“營”字(營:過去人指部隊所駐紮的地方為營),這就是——“田仲營”的來歷。後被人簡稱田營。
為啥後來又改名叫“田仲倉”呢?
據講,田仲死後,清朝政府再次派兵攻打大朱寨,這次派的領兵大帥是皇帝四叔,由於清兵因人生地不熟,部隊走到阜陽東途中遇捻軍埋伏,損失慘重。部隊後來好不容易來到田營寨,沒曾想剛進田營寨後,寨門就被大朱寨人(又稱捻軍)關上,結果清兵如同瓮中之鱉,被殺得片甲不留,幾乎全軍覆滅。到了第二年秋(1864年),清朝政府第三次派兵攻打大朱寨,這一年,恰巧朱老華率捻軍遠征再轉回故地大朱寨時,被清軍包圍,當時朱老華帶眾堅守數日,終因抵不寡眾寨門被破,清朝官兵血洗了大朱寨,朱老華突圍逃匿他鄉。清朝政府在掃平大朱寨後,命令部隊把一部分士兵留下,一是為保一方平安,二是讓部隊在此種糧,作為朝廷產糧食基地(糧倉)。所以,後來當地民眾又把田仲營改稱為——田仲倉。
過去,田營屬於潁州管轄,當時潁州管轄區劃分為108堡,96集。田營居108堡中第一大堡;96集中第一大集。抗日時期歸臨泉管轄,解放後劃為太和管轄,1953年界首撤市建縣時歸界首縣,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79年建鄉,1992年撤區(屬於陶廟區管轄)並鄉時,經上級批准,由鄉改名為——田營鎮。
註:(見界首縣誌)
朱老華——原名叫朱在東(生卒不詳),外號朱華子,陶廟鄉大朱寨人。皖北界首捻軍起義首領之一。家庭貧窮,未能入學,成人後幫家務農。在東20餘歲時,正值皖北捻軍總領張樂行的義軍勢力活動在太和、舊縣、大朱寨一帶,在張的影響下,決心聚眾起義。
同治元年(1862年),眾人於朱寨西北岔路口行拜旗儀式,在東被推為旗首。後聯絡邢寨、張寨、魏寨、忘王莊等人眾,攻打稅子鋪、陶寨。隨捻軍攻占界首、邢寨、洪山廟。又東征雙溝、淝河口,西征周口等地屢勝,驚動了清政府。
捻軍遠征時,在東轉回故地大朱寨,被清軍僧格林沁部包圍,在東率眾堅守數日,終因寨破,突圍逃匿他鄉。
註:過去人把墳墓堆大稱為邱,通現在的——丘。
袁世凱的祖籍——田營鎮
提起袁世凱,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當年這位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軍閥鼻祖、中華民國大總統,曾風雲一時,叱吒中國政壇。雖說其人後來野心勃勃只當了83天的皇帝,於1916年6月6日(農曆五月初六),因腎結石轉為尿毒症,在舉國上下一片責罵聲中,憂病而死(終年57歲),但他的一生還是被後人記入了歷史的史冊。
據有關資料記載,說袁世凱1859年9月16日出生於河南項城縣張營一個官宦大家族,祖籍在河南項城縣。其實並非如此,這裡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韓樓形成 明朝正德年間
在距今400多年前,安徽省界首市田營鎮韓樓行政村一帶還是空曠無人居住的田野,到了明朝時期,那時的韓樓人是受朝廷政府的命令,從山東省陸安府長子縣棗連莊移民而來。
當時,從山東棗連莊移民而來的人家只有四戶,他們分別是韓家、計家、李家、尹家。而這四戶人家,又分別定居住在四個地方。韓家定居在現在的韓樓;張家定居住在現在的李能廟;尹家居住在現在的尹灣;計家定居在現在的計窯。他們四家又因為都是從一個地方移民而來,所以感情非同一般,為讓後人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後來四家合計,聯合蓋了一個祠堂。此舉,在當時的中國來講是少有的事。
經過幾百年的生息繁衍,韓樓由原來的兩戶人家,已發展幾十戶人家,因為大都是姓韓的人家,所以起名叫韓樓,這時韓樓村已逐漸形成。
得罪上司 袁家定居韓樓
到了清朝約1857年,袁世凱他的父親袁保中,隨從袁世凱的爺爺袁樹,來到今安徽省界首市田營鎮韓樓行政村定居,過著農家田園平靜的日子。當時由於袁家在田營鎮韓樓村屬大戶人家,光庭院占地就有十多畝,家人和傭人及幫工加起來有三十多口,蓋有青磚瓦房二十多間,這在當年對老百姓終生來說是不敢想像的。所以,過去難怪四方百姓,把韓樓又稱為——袁樓。
至於說,袁世凱的祖父為什麼千里迢迢攜妻兒老小,從京城搬到今日田營鎮韓樓定居,據講是因為當年袁世凱的祖父在京城做官時,不小心得罪了京城某一大官員,為了全家人免遭迫害,所以被迫搬出京城。當他們路過此地時,袁世凱的祖父發現韓樓村南二里外有一條溝,水倒著流,認為此地不同尋常乃是風水之地,在此居住今後袁家一定能興旺發達(過去的人都信迷信)。他的祖父經再三考慮便在韓樓定居下來,並化費了大量銀兩蓋了一片青磚瓦房座北朝南,大門對著倒流溝。按照過去迷信的說法,倒流溝的水對著袁家流,袁家今後一定能得此風水而興旺發達。
老道作梗 袁家無奈搬遷
話說,袁家在田營鎮韓樓村居住後,家庭確實興旺發達起來,過著豐衣足食平靜的日子。
有一天,從外地來了一位老道(有人說是毛巡按),發現袁家居住的地方是風水之地,日後家中有人定能發跡做大官。於是老道鼓動當地百姓在韓樓村的南面,倒流溝的北面,對著袁家立了一座窯,以破袁家的風水。
自從當地百姓聽老道的話,在倒流溝立了一座窯後,袁家的風水確實遭到了破壞,但是,從總的來講,沒傷大元氣,家族仍然興旺不衰。由於,一座窯的火勢太小,無法破袁家風水,於是老道又讓當地百姓,在倒流溝的東西方向,又立了兩座窯。由於三座窯一字排開,日夜不停的燒,火勢較大,終於把袁家的風水給破壞了,袁家從此慢慢的走向衰敗,再也沒有昔日的旺盛,在這種情況下,1859年春,袁世凱的祖父只好再次舉家搬遷,來到了今天的河南省項城縣張營村定居。那時據講袁世凱還未滿周歲,而袁家在田營鎮韓樓行政村居住只有二三年的光景,所以袁家由於在田營鎮韓樓行政村居住的時間較短,這一段經過被人們忽視了。1964年,韓樓行政村修路時,從袁家地基上,還挖出許多大青方磚。至今,還有一小部分留在地底下。
家族興旺 袁世凱當皇帝
後來,聽說到了河南省項城定居後,因得風水之地,家族又興旺起來,並在此地蓋了一條街,勢頭比以前在田營鎮韓樓村還大。再後來,袁世凱不但當上了大總統,而且還稱上了皇帝。為什麼袁世凱皇帝位沒坐穩?按照迷信的說法,因為他不是真龍天子,所以皇位才坐不穩。
琉 璃 寺 的 傳 說
在安徽省界首市田營鎮的東面,有一座占地20多畝的古寺,名叫——琉璃寺。據說此寺建造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到了解放後,此寺被拆除,2004年,有當地民眾捐款重建。
琉璃寺大殿坐北朝南,高大宏偉,紅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發出金燦燦的光芒,寺院大殿柱子兩邊上寫道:寶相真修三界生道果,本性天然一行體天方。橫批:藥師佛殿。大殿內供有三佛,正中間大的為——藥師佛(人又稱他為,東方遊歷世界,“消災延壽王”),藥師佛的兩邊各有一小佛像,左邊男佛為——日光菩爽(代表太陽),右邊女佛為——月光菩爽(代表月亮)。出了大殿朝南約30米,有一男一女兩佛,分別為“彌勒佛”(又稱歡喜佛)、“韋陀佛”(護法之意)。平時,這裡香火不斷,尤其是每逢初一、十五,人們來這裡燒香的人們,更是絡繹不絕。
按寺院主持人師徹定說法:燒香拜佛,對當地民眾來說,祈求佛保一方平安,管四周一帶風調雨順;教人積德行善,不做壞事。其功能具有:多一個燒香者,社會就會少一個犯罪者。
至於燒香拜佛是否靈,寺院主持——師徹定道:信則靈,不信則無。我們暫且無需去論證,只說一說,有關琉璃寺的來歷,因為上百年來,這裡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
在明朝正德年間,京城有一位姓毛的巡按大官,到各地視察。有一天,他路過中原地帶一山腳下時,發現此地有一座大墳地,墳頭上空,煙霧了繞,九條巨龍在霧氣中盤旋。不看也罷,一看嚇一跳曰:“此地乃風水之地!不知此墳何許家人也,將來會輩輩出巡按。”這還了得,於是他派手下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此墳墓給挖了(後人傳說的“毛巡按破風水”之事,有此而來)。
暫且不講毛巡按破風水之事,話說有一天,毛巡按回鄉探父,和父親閒談之中無意敘說到此事,他的父不聽便罷,聽後大怒道:
“吾兒,你幹了一件蠢事。”
毛巡按一聽,丈二摸不清頭腦,問道:“父親,此話怎講?”
“此墳,乃是你母親的墳墓也!是當年你母親不幸去世時,我把她埋葬的地方。”
一聽父親所說,毛巡按這才感到自己惹了大禍,撲通跪下道:“孩兒年幼無知,請吾父親大人贖罪。”
毛巡按的父親泣不成聲,淚流滿面,少停片刻道:“我兒不知不為罪也。起來吧,讓家父慢慢講給你聽。本來這件事早就該給你講,只是一來當初你年幼小,二來家父不想再提起痛心的往事。”。
那時,我們毛家業大家大,在當地是有名的大戶人家,人稱我為大財主。我年輕時有一愛好,愛遊山玩水。
有一天,我乘船來到中原大地一座山腳下,沒想到剛下船,天空突然颳起一陣大風,把船給刮跑了,我從此被困在山上。當時我下船時,兩手空空,沒帶任何食物,由於幾天沒能進一粒糧食,饑寒睏乏使我昏倒在地,不知過了多久,我才慢慢甦醒,睜眼一看,自己躺在山洞裡,身邊有一位野人,後來我才知道是她救了我。開始,我還念念想回家,可無人相助,又無船經過,只得留在此地。日久天長,我不知不覺和野人,也就是你的親生母親產生了感情,再後來也就有了你。
時光慢慢流失,不知過了多少年。有一天,一艘大船路過此地,我上了船和船主商量讓他帶我和你母親與你一起回家,開始船主同意了,後來他得知你母親是野人,死活不讓她上船,怕她傷害船上的人,並叫手下的人抽掉船板開船離岸。我跪下苦苦哀求船主不要丟下她,讓你母親和我們一起走,無濟於事。當時你母親懷裡抱著你,站在江邊拚命的大喊大叫,揮動著手,淚流滿面乞求帶上她,可船主卻無動於衷,你母親看見自已無指望,她突然把你放在地下,用雙手把自己的胸膛扒開讓我們看,以證明自己的心是紅的,她是一位好人。
當時,船上所有的人都驚呆了,無不為你母親的行動所感動,大夥趕快把船開回來,可為時已晚,當我飛奔到你母親跟前,此時你母親已說不出話了,她一手緊緊的摟著你,另一隻手緊緊抓著我的手,臉上布滿淚水,眼睛望著我,其意是讓我不要拋棄她。由於你母親流血過多死去,當時我萬分悲傷,可又無奈,只得把你母親就地找個地方埋下,抱著剛滿一歲的你離開此地。從此,我再也不出遠門,一心把你撫養成人。
毛巡按聽了父親的敘說,早已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後悔當初自己心胸狹窄,釀成大禍。現在他唯一的願望,為母親重修墳墓,補救毛家的風水。他的想法得到父親的同意。於是,毛巡按急忙告別父親,打道回京。
話說毛巡按回京後就著手為母親重建墳墓及追風水之事。據說,當時追風水是從西安京城開始,三里建一座廟,五里一座寺,一直攆到現在的田營鎮計窯地帶,在此地建寺院一座,起名為留龍寺,由於在建寺院時用上等的琉璃瓦作建築材料,十分漂亮,人們當時又給它起名為琉璃寺。寺院建成後,毛巡按並請人在寺的大殿內塑藥師佛、日光菩爽、月光菩爽的像,一表對已故的母親的懷念和保四方百姓的平安。到了後來,此事傳到正德皇帝耳朵里,正德皇帝十分為毛巡按的做法感動,揮筆為琉璃寺院寫下碑文。此碑,至今還樹立在琉璃寺大院內,以供前來燒香拜佛者觀看。
註:
正德皇帝,明朝第10位,姓朱名厚照,在位16年。喜歡微服私訪做荒唐事卻是在《明史》上明明白白寫著的。他喜歡佛教,曾自號“大慶法王”。
陶莊湖起霧現城的傳說
在安徽省界首市田營鎮東南3華里,有一個小湖,名叫陶莊湖,又稱陶中湖。過去,這裡人跡稀少,方圓左右幾公里外,湖草蕩漾,碧波連天。上百年來,在這裡流傳著——陶莊湖起霧現城,神奇的傳說。
講在很久以前,陶莊湖附近村有位村民,因為家中斷糧,這一天,他只好早早起床挑著一擔茴草打算去城裡賣掉,好換點米麵油鹽,當他路過陶莊湖時,天剛有點蒙蒙亮,沒走多遠只見眼前霧氣騰騰,透過霧氣隱隱約約看見不遠處有一座城,他稀里糊塗的往城裡走。進了城,只見裡面有許多穿衣打扮十分講究的人,他們中有擔挑的,有打卦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來人往。商店裡,貨架上平時用的什麼東西都有;街面上叫賣聲,聲聲不斷;飯店裡,酒香菜美,人更是圍破了門。總之,是一片熱熱鬧鬧繁榮的景象。
據說此城很大,有東西南北4個大城門。東門在太和縣大尹家,西門靠魚場(田營鎮),南門靠大朱寨村(陶廟鎮),北門靠計窯村(田營鎮),方圓好幾里地。在城裡,他走著看著感到有點累,就找了一個無人的地方躺下休息一會,他不知不覺睡著了,不知睡了多久,公雞的叫聲把他吵醒,他睜開眼一看,天已方亮,他發現自己睡在湖裡,頭下枕著一口大鐵鍋。他想起,此鍋是他夢中一位白鬍子老頭送給他的,說這是一口寶鍋,有了此鍋,將來方圓左右百姓不愁吃喝。當時,因鍋大,攜帶不方便,他把鍋就地挖窯埋下(陶莊湖地勢中間凹,四周高,成鐵鍋型狀,每年以到雨季,積水成湖,古有陶莊湖之稱)。從此,陶莊湖起霧現城,每到60年就出現一次,陶莊湖也因此出了名。
據張敬國老人說,過去田營鎮村民張慶香,大約在1972年時曾見過陶莊湖起霧現城一事,和傳說中的一模一樣,至於真假暫且不去論說。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海市蜃樓一類的現象吧。不過,自改革開放以後,陶莊湖已今非昔比,這裡百年的茴草不見了,工廠一座挨著一座,煙囪林立直刺天空,每天方圓左右的人們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公路兩旁路燈高掛,寬敞柏油馬路直通廠門,大貨車小轎車川流不息,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城區景象。
人們說:如今陶莊湖起霧現城一事,已不再是神話。昔日方圓幾里只長茴草,不長糧的溝窪地,成了俺發家的聚寶盆,這全靠黨的富民政策好!
七十二眼井 七十二座廟 七十二位娘娘傳說
我今年93歲,從小時候記事起界首市田營鎮田營村(過去叫田營寨)就有許多廟和井。如:田營東南村——奶奶廟(解放前曾被做過國民黨的鄉政府)、火王爺廟、關爺廟、倒坐觀音廟;田營東北村——八王爺廟(解放後曾被做過解放軍的鄉政府)、倒坐觀音廟、三王爺廟;田營西北村——關爺廟等等,有些廟名因日久天長已記不起來了。聽老人講,從前田營村共有七十二座廟、七十二眼井,這些廟大約蓋於明朝正德年間。
這些廟在當時非常有名氣,曾吸引著四面八方人們前來燒香,所以平時香火不斷。特別是每年農曆正月十七、(火王爺會)四月初一(奶奶廟會)十月十八(八王爺廟會)三大會,更是熱鬧非凡,方圓幾十里外的人都到這裡來燒香。至今這三大古會,人們還都在趕。遺憾的是,這裡的廟如今都不存在。它們有的因年久破損,有些廟是在1957年解放軍第二次進駐田營時,把廟神給砸了,把房屋分給了窮人住了,有些廟拆了建學堂了。
至於為啥當時蓋這么多廟?當時民間有這么一種傳說:
講明朝正德年間,有一天,有一位道士雲遊路過田營時說過這么一句話,此地乃風水之地,日後田營這一帶地方不但要出許多大將軍、刀斧手、而且還要出正宮娘娘。了不得呀!這話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到京城裡一位大官耳朵里了,這位大官聽了心裡十分害怕,“民間出正娘娘”這怎能行?於是就想方設法加以制止。後來聽說他手下有一位軍師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在田營地帶蓋上七十二座廟、挖七十二眼井,方可鎮住。”於是這位大官就派人到田營地方,花了許多銀子,動用了很多人,蓋了七十二座廟、又挖了七十二眼井,結果不知何因沒鎮住,這位京城裡的大官後來又派人再次來到田營,在田營村北頭和村南頭又蓋了兩座倒坐觀音廟才給鎮住。結果田營一帶沒能出現大將軍、刀斧手和娘娘。反而,田營東面:魏窯、盧窯、朱窯、沈張窯、計窯、盆張窯出了許多窯匠;田營西面:布里家出了許多賣涼粉皮的刀匠;田營出了七十二位假娘娘——指戲中扮演的正宮娘娘。
這就是我小時候,從老一輩人那裡聽到有關“七十二座廟、七十二眼井、七十二位娘娘”的傳說。
鬼坑的來歷
曾聽說過這坑,那坑,可從來沒聽說過有叫鬼坑的。然而,天下之大,無名不有,在今天的安徽省界首市田營鎮的東南方就有一個坑,人們給它起個名子叫——鬼坑。
說起鬼坑,這裡還有一段讓人聽了痛心流淚的故事。
在田營的來歷一文中講到,當年稅鎮的邢老華為了躲避清兵的追殺逃到陶廟鎮大朱寨後,清朝政府官兵並未放過他,一直追到大朱寨,當時清朝領兵大將名叫田仲,其人在未攻打大朱寨前就因病而故,使邢老華暫時躲過大難。第二年,清朝政府又派了皇上的四叔親自來攻打大朱寨,由於清兵因人生地不熟,途中遭埋伏,損失慘重,部隊後來好不容易來到田營,沒曾想到剛進田營寨後,寨門就被大朱寨人(又稱捻軍)關上,結果清兵如同瓮中之鱉,被殺得片甲不留,幾百號人無一倖存。當時由於清兵死的過多,血流成河,當地百姓無法一一掩埋,最後只好在田營南面挖一大坑埋在那裡。後來每年這時,埋葬清兵大坑的上方,一到夜晚鬼火不斷,吼聲四起,聲聲悽慘,令人毛骨悚然,從那以後田營百姓給它起了一名子——鬼坑。
也就是這一鬼坑,曾經引發出一段催人淚下的故事。
那年,清兵攻打大朱寨不成,反而又損兵折將,十分惱火。第二年,清朝政府趁朱老華率捻軍遠征回故地大朱寨時,再次發兵攻打大朱寨。這一次,大朱寨百姓(捻軍)沒有像前兩次那樣幸運,由於清兵人多將廣,武器裝備精良,有備而來,把大朱寨圍個裡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所以這一次沒能擋住清兵的攻打,寨門很快失守。清兵攻下大朱寨後,為報一箭之仇,把大朱寨百姓(捻軍)見了就殺(除了老頭、婦女和孩子外),當時的情景可想而之,到處是喊殺聲,到處是尖叫聲,到處是哭叫聲,聲聲悽慘。一剎時,百姓(捻軍)的鮮血染紅了整個大朱寨。
如今一提起此事,大朱寨的人們仍記憶難忘,人心寒顫,仿佛此事就發生在眼前。
解放後,人們為了記念大朱寨死去的百姓(捻軍),1956年,曾有人把此事寫成書,名叫《五華傳》(失傳),1958年,阜陽和平劇團把此書改編為《捻軍頌》,作為進京匯演的劇目,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
註:1.《捻軍頌》一戲,主要反映清末阜陽一帶農民起義之事。
2.捻軍: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軍。
河 蚌 寺 的 傳 說
從前,安徽省界首市田營鎮田營村北有一座寺,寺里有許多和尚,至於寺里的和尚有多少,誰也說不清,只知一石二斗小米只夠做一頓飯,有時做飯的小和尚不小心掉進鍋里也無人知道,只有盛飯時發現骨頭方知有人掉進鍋里,雖說有點玄乎,但足以說明寺里和尚甚多。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這不河蚌寺的和尚多了有好的也有壞的。尤其是那些壞和尚大都正處在青春發育時期,每天看到一些年輕美貌的婦女,他們眼睛都是瞪的大大的,嘴裡都快流出了口水,恨不得一下子撲上去親上兩口,有的還幻想有一天自己能娶上一位漂亮的媳婦,於是他們就起歹心,不許方圓左右的百姓挖井,要想吃水必須到河蚌寺里去挑水。
和尚心歹 獨霸泉井調戲婦女
開始,周圍百姓還以為河蚌寺的和尚出於心好,感激不盡,因為河蚌寺有一眼井,井口比大方桌小點,是一隻老泉眼向外噴水,水質非常甜美好喝,所以周圍的村民都樂意去寺里挑水,每初一、十五都到寺里燒香捐款,平時遇上寺里和尚化緣儘量多給一些施捨。後來,那些離寺較遠的村民卻不願意再去寺里挑水。一來河蚌寺離家太遠不方便,挑一擔水要費時費力,尤其是遇到陰天下雨更是苦不堪言,二來聽說寺里有些和尚不規,生怕自己的老婆去寺里挑水,被不守規的壞和尚調戲。為此,周圍的村民自家挖井,不去寺里挑水。
時光一天一天過去,河蚌寺的壞和尚每天看到去寺里挑水的婦女越來越少,於是又想起一個壞招,三天兩頭去那些不願意去寺里挑水的農戶家中化緣,鬧的人家雞犬不安。為此,周圍的村民曾經抗爭過,無濟於事。加上河蚌寺的和尚太多,村民又實在惹不起,為了吃水只好忍氣吞聲每天去寺里挑水。由於村民已對寺里壞和尚有所覺察,所以每天去寺里挑水大都是家中男人去,有時家中男人生病或出門在外,家中女人不得已才去河蚌寺挑水,即使去也是小心翼翼儘量迴避那些和尚,有時難免遭到不軌的和尚調戲。
圖謀不軌 激起民憤一耙了之
常言道:作惡多端,上天總會要懲罰他的。當時河蚌寺里有些心術不正的和尚趁機調戲去寺里挑水的婦女已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一年、二年……久而久之,村民對此十分憤恨,可又怎么不了這些壞和尚,只好把情況反映到京城。京城裡的官員接到村民的告書,立即派人核實,通過調查事實確鑿,認為正像村民所反映的那樣,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於是京城裡就派一名大官員下來整治這些不守規和尚。村民們聽說此事後,高興的奔走相告,這一天,村民們吃過早飯,放下手中的農活,一大早就來到河蚌寺里觀看京城裡的大官是如何整治這些平時不守清規的和尚。再說,河蚌寺里的壞和尚由於民憤極大,加上涉及的壞和尚過多,京城的官員就只好讓人們在地上挖了許多地穴,讓這些不守規的壞和尚站在裡面,用土埋住只許露出個頭。有人說這樣治不老實他們,還是罷了,算啦!誰知京城裡的官員當時沒有理解,聽人說:“罷了,算啦!”,誤認為是叫他用耙耙了這些壞和尚,算啦!於是就派人到村里搬來許多耙,把這些不守寺規的壞和尚都一一給耙了。
從那以後,村婦們到河蚌寺里挑水,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現如今河蚌寺雖人去寺空,但河蚌寺地基仍在,那口老泉井,由於天長日久,已被河沙淹沒。
倒流溝的傳說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自古水往東流。然而,在安徽省界首市田營鎮卻有一條溝,水,不但不往東流,反而由東往西流。因此,人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倒流溝”。
說起倒流溝,這裡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倒流溝源頭在田營鎮的西南面“八一溝”。每年雨季到來溝水暴漲,水,一個勁的自西向東直奔陶莊湖一帶,把整個陶莊湖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居住在這裡的四周百姓,十年遭九淹,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為了生存,他們只得“叫賣紅盆走四方”,常年流離在外。
有一年的秋天,一位雲遊四方的老道路過此地,看見周圍百姓衣不遮體,個個面黃肌瘦,有的癱倒在路兩旁。老道心裡十分納悶,心想,秋天正是莊稼收穫的季節,為什麼這裡的百姓會有如此情景?他向一位老者打聽才知道,原來陶莊湖這一帶常年遭“八一溝”水災,每年一到雨季,方圓幾里的莊稼都被水給淹沒,顆粒無收。所以,這裡的百姓常年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生活十分困難。老道問:
“你們為何不去治理?”
老者答道:“早就想治理,可官府無人過問,我們又無能為力。咳!如果誰把‘八一溝’的水給引走,不讓它再流入陶莊湖一帶,這裡的百姓會天天會給他燒高香呢。”
“可惜,無人能辦到呀!”
常言道,“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老道聽罷,從包中取出筆和紙畫了一張符交給老者,告訴他“把此符埋在李能廟地帶,保證今後這一帶百姓不會再受水災。”老道說罷轉身而去。
老者把老道交給他的紙(道家稱“符”)打開一看,呵,上面劃的彎彎曲曲的不知是啥,他半信半疑:“這能管用嗎?”
老者又一想,“他騙我這個快該死的老頭子幹嗎?咳,管它管用不管用,埋了再講。”
呵,你別說,自從老者把老道交給他的紙(又稱“符”)按老道臨走交代的話去做,把它埋下後。“八一溝”的水流入陶莊湖後不再往東去,而是從李能廟村轉彎往北經過李小寨村、再調回頭有東向西途經計窯村、張窯村,最後從魏窯村地帶直奔大沙河。
這裡的百姓,從此再也不受水災,百姓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而倒流溝也因此出了名。
田營村路東蛤蟆不叫喚的傳說
在安徽省界首市田營鎮田營村北門外,路東和路西各有一口塘(過去叫寨河)。路東的塘大些,長約90多米,寬100多米,路西的塘相比小點。不同的是,路東塘的蛤蟆不叫喚,而路西塘的蛤蟆叫喚不停,說起來很奇怪,據上歲數的人講,這裡曾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大約在清朝年間,田營寨(過去不叫村),有一位老中醫,以種田為生,平時農閒時為方圓左右百姓看看病,排憂解難,做了許多善事,深受人們尊敬。有一年的夏天,大夥勞累了一天,拉個蓆子到大塘邊乘涼,而路東塘中的蛤蟆叫喚聲很大,吵得大夥無法入睡,人人對此非常反感,心想誰能把大塘中的蛤蟆治住不叫喚了該多好呀!這時,老中醫氣憤地指著大塘中的蛤蟆說:“再過一兩天之後,就不讓你叫喚了!”。等到一兩天過後,老中醫畫了一個符,裡面包上個磚頭,又用線繩子把符系牢,扔到大塘里,你別說打那以後,每到夜晚人們乘涼時,再也聽不到路東蛤蟆叫喚了。
後來,有人做了個試驗,把路西塘里的蛤蟆捉住拴在路東大塘中,這隻蛤蟆再也不叫喚了。而把路東大塘里捉到的蛤蟆捉住放到西塘里,他仍然叫喚。當時老中醫在氣憤中還說了這么一句:“等到大塘幹了以後,人們挖塘泥時,只要留下一個方桌大小塊的塘泥,就管住它永遠不叫喚。”後來大塘雖然乾過幾次,但大塘中的蛤蟆仍然不叫喚。
現如今這個傳說田營村老少人人皆知,有細心的人還親自留心觀察過,路東的蛤蟆現雖已叫喚了,但聲音仍不如路西的叫喚聲音大。老人說,路東蛤蟆叫喚大約是從1970年開始的,可能是時過境遷時間長了,符子失靈了或者是日久天長人們多次挖塘泥,把原土挖完的緣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