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春望

《田家春望》是唐代詩人高適的詩作。此詩前兩句寫自己避居窮巷、環堵蒿萊的淒涼景況。後兩句感慨自己有酈食其之才而無人援引,滿腹愁苦,以混跡酒肆打發時日,頹廢潦倒。全詩語言明白曉暢,妙用映襯手法,把詩人懷才不遇的失意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田家春望
出門何所見?春色滿平蕪。
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平蕪: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⑵高陽一酒徒:《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載:沛公(劉邦)引兵過陳留,高陽儒生酈食其求見。使者入通,沛公曰:“為我謝之,言我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使者出以告。酈食其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遂延入。終受重用。後以“高陽酒徒”指嗜酒而放蕩不羈之人。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出門看到了什麼?只有原野中滿眼的春色。
可嘆沒有知己,只有我,高陽一個酒鬼。

創作背景

此詩的寫作時間,彭蘭《高適系年考證》定於唐玄宗天寶三載(744)漫遊至雍丘(高陽故城)時作,李丹認為此說太過拘泥,高適除閒居宋中以耕讀垂釣為生以外,還曾於開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寶元年(742)寓居淇上農村,此詩大致作於天寶元年(742)春。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起始兩句,開門見山,沒有半分客套,上手直接點題,手法乾淨利落。首句以一個問句起筆:“出門何所見?”其中蘊含著的惆悵之意,尤其顯得悠長。正所謂:眼前有景道不得。由於詩人長時間懷才不遇,前途堪憂,心懷鬱悶之情,才有此種漫不經心。如果此詩放在初唐詩人手中,大機率是直接描寫眼前所見景色,而且必將以對偶兩句引領。這些對於高適來說,都是能夠放棄的,因為這些虛飾根本不符合其豪邁的情懷。他定然不願囿於這些套路之中,必將選擇一定的突破。所以次句才會尤顯平淡:“春色滿平蕪”。四季輪迴,春天又至,春風過處,野草葳蕤,原野一片蔥蘢。雖然冬去春來,但自己依然一事無成。
後面兩句,詩人終於吶喊出自己的不憤:“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在這裡,詩人引用了一個典故。詩人引用典故里的人物酈食其得到劉邦的重用,而映襯自己如許多年的努力卻仍然沒有什麼作為的悽慘處境。一個“可嘆”,幾多無奈,簡直痛徹心扉,道盡了詩人的不甘與悲楚,當然還帶有幾分怨憎和憂憤之意的。高適在此引用“高陽酒徒”的典故,或許裡面藏著自己的一些小心思。畢竟自己姓“高”,又引用“同姓”地名有關係的故事。這實質上是詩人的一種無奈的自況之舉動,在內心深處十分期待能夠遇到自己的“沛公”,可以施展自我偉大的抱負。
此詩讀來清脆爽利,自然與開端以疑問起筆有著關係,但更多地卻表現在詩人妙用映襯手法之上。以“春色滿平蕪”之繁榮,來彰顯詩人處境之困窘;以前賢徵用之典故,來襯托詩人追求功名之渴望。在明白曉暢的短短二十字里,把詩人無法展露才華的失意之情給描繪得淋漓盡致。

名家點評

明代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骯髒在言外。
明代李攀龍、袁宏道《唐詩訓解》:蔓草得春,群小用事之象。
明代唐汝詢唐詩解》:所見唯草間存色,不復有知已,安得不混跡於酒徒?
明代邢昉唐風定》:豪壯(末句下)。

作者簡介

高適(700—765),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早年仕途失意。後來客遊河西,先為哥舒翰書記,後歷任淮南、四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