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坊是如何可能的:行動者的空間實踐視角

本書將田子坊的更新改造事件作為研究對象,將“田子坊是如何可能的”作為研究問題,通過參與性觀察、親歷者深度訪談和圖文資料整理等方法進行資料蒐集,並通過構建社會空間視角下的行動者分析框架,以關鍵行動者圍繞街區更新進行的空間實踐為分析單位,探討行動者的空間實踐與社會空間重構之間的辯證關係,並為新時期城市更新提供了一個豐富文本。

基本介紹

  • 作者:鐘曉華
  • ISBN:978-7-309-12209-1/C.327
  • 頁數:271頁
  • 定價:28 元
  • 出版時間:2016年7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開
  • 字數:230千字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近年來,由城市政府主導、與大開發商聯盟的“大拆大建”模式在城市開發中大行其道。在此背景下,上海田子坊街區更新作為一個由社會發起的保護性改造案例,兼顧了城市文脈、產業創新、居民利益和社會公正,其更新過程極具社會學研究價值。
本書將田子坊的更新改造事件作為研究對象,將“田子坊是如何可能的”作為研究問題,通過參與性觀察、親歷者深度訪談和圖文資料整理等方法進行資料蒐集,並通過構建社會空間視角下的行動者分析框架,以關鍵行動者圍繞街區更新進行的空間實踐為分析單位,探討行動者的空間實踐與社會空間重構之間的辯證關係,並為新時期城市更新提供了一個豐富文本。

作者簡介

鐘曉華,博士,畢業於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學系,現為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空間與社會關係、城市更新與發展、社區規劃與治理等。主持上海市社科基金項目、復旦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在《國外社會科學》《南京社會科學》《城市規劃》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1導論
1.1問題的提出
1.1.1中國式空間生產的普遍經驗
1.1.2田子坊的另類故事
1.1.3研究意義
1.2理論視角的選取
1.2.1既有研究視角
1.2.2微觀行動者分析的引入
1.2.3空間分析的引入
1.2.4“行動者—空間”的聯結
1.3研究方法
1.3.1建立研究關係
1.3.2數據的蒐集方法
1.3.3數據的分析方法
1.3.4研究效度
1.3.5倫理問題
1.4全書結構
2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
2.1理論基礎
2.1.1實踐理論傳統:超越二元對立的行動分析
2.1.2社會空間理論:空間作為一個分析維度
2.1.3社會實踐的空間性
2.2分析框架: 社會空間視角下的行動者分析
2.2.1分析框架的建立
2.2.2概念工具
2.2.3分析工具的適用性
本章小結
3國內外城市更新的普遍模式及主要行動者
3.1國外舊城更新的普遍模式
3.1.1清除貧民窟運動
3.1.2住宅發展與新鎮建設
3.1.3多主體參與的社區規劃
3.1.4文化導向的城市更新
3.1.5以遺產保護為目標的更新
3.2國外城市更新中的主要行動者
3.2.1政府
3.2.2市場力量
3.2.3當地社區(居民)
3.2.4第三方組織
3.3中國城市更新的制度環境
3.3.1新自由主義
3.3.2土地批租制度
3.3.3住房商品化改革
3.3.4分權改革
3.3.5單位制改革
3.3.6多元利益格局
3.3.7文化發展戰略
3.4國內舊城更新的主要行動者
3.4.1城市政府
3.4.2市場精英
3.4.3社會力量
本章小結
4上海的舊城更新曆程及典型案例
4.1上海舊城更新的歷程
4.1.1早期房地產開發(1850's—1940's)
4.1.2新村建設、零星拆建(1949—1980's)
4.1.3大力拆危、成片改造(1980's—2000)
4.1.4市場運作、多元主體、多維目標(2000's至今)
4.2上海城市更新的主導力量及正當性危機
4.2.1上海城市更新的主導力量
4.2.2新時期舊城更新的正當性危機
4.3上海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
4.3.1市場主導的“大拆大建”:斜三地塊
4.3.2市政建設帶動商業開發:淮海中路商業街
4.3.3理念主導的綜合社區開發:新天地
4.3.4工廠業主解困式空間實踐:M50
本章小結
5田子坊所在街區的形成史及更新曆程(1847—1997)
5.1街區空間格局的形成 (1850's—1940's)
5.1.1法租界的擴張
5.1.2“里”與“坊”:豐富空間形態的歷史成因
5.1.3里弄工廠和社區商業:生產空間與消費空間
5.2空間利益格局的顛覆與再分配(1949—1980's)
5.2.1房屋使用權的變更與空間變化
5.2.2工廠產權變更與生產生活空間的融合
5.2.3馬路菜場:傳統日常消費空間的現代困境
5.3改革開放後的更新曆程(1980's末—2000)
5.3.1所在地區的舊城改造
5.3.2生產空間的變化
5.3.3居住空間的變化
本章小結
6空間價值開發:共贏階段(1998—2001)
6.1基層官員的入場
6.1.1街道官員參與舊城更新的可能性
6.1.2選擇更新地:開發空間區位價值
6.1.3沿街廠房的利用:開發閒置空間的使用價值
6.2文化商人的入場
6.2.1小市場力量加入舊城更新的機會空間
6.2.2確定身份:建立優勢互補的合作關係
6.2.3轉租廠房:引入合適的空間使用者
6.3藝術家的入場
6.3.1空間訴求:高度自治的藝術家群體
6.3.2自主改造:凸顯空間的歷史及美學價值
6.3.3田子坊命名:空間品牌的創立與文化價值挖掘
6.3.4藝術家聯誼會成立:文化權力的展示與聚集
6.4行動者的空間實踐與社會空間後果
6.4.1行動者的空間實踐
6.4.2社會空間後果
本章小結
7空間權力爭奪:衝突階段(2002—2006)
7.1區政府的入場
7.1.1“凍結令”的貼與揭:初爭空間支配權
7.1.2官方規劃的出台與修改:象徵空間的對陣
7.1.3老Z調任與智慧財產權聯盟成立:權力格局的改變
7.2居民的入場
7.2.1“居改非”的嘗試:被默許的“越軌行為”
7.2.2業主管委會的成立:居民積極分子的自覺實踐
7.2.3“財產性收入”:居民區開發的正當性話語
7.3空間商人的入場
7.3.1“螺螄殼裡做道場”:豐富而自發的物質空間更新
7.3.2二房東促成民居成規模出租:空間生產關係的多元化
7.3.3執法大會無果而終:空間支配權爭奪的結局
7.4行動者間的社會關係
7.4.1官員間的意見不一:空間價值認同分歧
7.4.2居民商戶矛盾頻生:空間權益之爭
7.4.3老鄰里暗生嫌隙:空間利益分配不均
7.5行動者的空間實踐與社會空間後果
7.5.1空間實踐
7.5.2社會空間後果
本章小結
8空間利益分配:重組階段(2007—2015)
8.1區政府轉變態度
8.1.1區級官員換屆:衝突僵局的緩解
8.1.2田子坊聯合調研:空間權力交接的準備
8.2官方管委會入場
8.2.1組織架構建立:空間生產的管理主體
8.2.2改規立矩:制約新的空間使用者
8.2.3緩解民怨:增強控制空間的正當性基礎
8.2.4打造世博會期間的城市名片:大事件下的空間行銷戰略
8.3原開發團隊的應對
8.3.1基層官員退出:體制內衝突結構的消失
8.3.2文化商人退界:空間支配權的再分配
8.3.3居民積極分子:空間實踐帶來的“草根精英化”
8.3.4藝術家撤離:空間價值預期與空間現實的分離
8.4行動者間的社會關係
8.4.1橫幅風波:居民空間利益衝突的顯性化
8.4.2商家更替:政府干預的認知空間重構
8.5行動者的空間實踐與社會空間後果
8.5.1空間實踐
8.5.2社會空間後果
本章小結
9討論與結語
9.1對案例分析的概括
9.1.1關鍵行動者及其行動力
9.1.2行動者的空間實踐
9.1.3主要社會關係
9.1.4社會空間後果
9.2對分析框架的再思考
9.2.1“社會—空間”辨證
9.2.2空間實踐賦予行動者特殊的行動力
9.2.3空間實踐帶來社會關係的變化
9.2.4空間實踐重構空間結構與社會結構
9.2.5空間作為能動和結構的連結中介
9.3特殊案例背後的制度邏輯
9.3.1政治邏輯
9.3.2文化精英邏輯
9.3.3市場邏輯
9.3.4社會邏輯
9.4餘論
附錄
附錄1:田子坊大事記
附錄2:關鍵行動者列表(按敘事出場順序)
附錄3:訪談列表
附錄4:圖表目錄
附錄5:其他文本資料列表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