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戰國中期,齊、秦兩強東西對峙,較弱的燕國與齊是近鄰。燕王噲於公元前318年讓位於燕相子之,以致太子平與子之因爭奪王位而發生內亂。於是,
齊宣王於公元前314年乘機攻燕,在50天之內攻下燕都薊(今北京),殺燕王噲和子之。但由於齊軍在燕國大肆燒殺搶掠,燕國民眾紛紛起來反抗,各諸侯國也準備出兵救燕,齊軍被迫撤退,燕太子平即位為王,即
燕昭王。燕昭王登上王位後,廣招賢士,改革內政,發展生產,積極準備報齊破國之仇。公元前301年齊宣王死,湣王即位。
齊湣王在位期間,南攻宋、楚,西擊三晉,連年征戰,國力日耗。燕昭王想乘機攻齊,但從燕國的土地、人口和經濟條件看,燕遠不如齊國,單憑燕國本身的力量,不可能戰勝齊國。面對這種實際,燕將
樂毅和燕相
蘇秦提出了爭取與國,孤立齊國;並慫恿齊國滅宋,以加劇它與各國的矛盾,爾後聯合各國,大舉攻齊的戰爭方略。燕昭王採納了樂毅和蘇秦的這一策略,並積極創造條件付諸實施。
為了實現攻齊報仇的目的,燕表面上臣服於齊,並派蘇秦入齊,進行離間活動,取得了齊湣王的信任。齊國被燕表面的屈服所迷惑,放鬆了警惕,對燕不加戒備,甚至還把用於防禦燕國的軍隊,從齊、燕邊界全部撤到齊國的腹地。公元前288年10月,秦約齊王同時稱帝,結成聯盟。燕再次派蘇秦至齊進行離間活動,勸說齊湣王撕毀齊秦盟約,廢除帝號,而後伺機滅宋。湣王果然被打動,於12月廢除帝號,轉而與各國合縱攻秦,迫使秦國"廢帝請服"。齊湣王取得攻秦勝利後,又經過三次戰爭,滅掉了宋國。鄰近齊國的宋國,土地肥沃,生產發達,其大商業城市定陶的巨大稅收,尤為齊、秦、趙三國所垂涎。宋為齊所滅,不僅加劇了齊同秦、趙各國的矛盾,也對韓、魏、楚形成嚴重威脅,因此導致了齊與各國的矛盾異常尖銳。燕利用這種形勢,積極活動,終於和各國結成攻齊聯盟。
背景
前284年,
燕國名將
樂毅統率燕、
秦、
趙、
韓、
魏、
楚六國聯軍攻打
齊國的一場戰爭,在
濟西之戰中大敗齊軍,接連攻下
臨淄,然後分兵五路,以徹底消滅齊軍,占領齊國全境。燕軍僅在六個月的時間,就攻取了齊國七十餘城,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城未被攻克。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樂毅為
上將軍,統率燕、秦、楚、韓、趙、魏六國的軍隊攻齊。齊湣王驕傲自恃、忘乎所以,開始並未料到燕國會聯合諸國攻齊,及至發現燕軍已攻入齊國時,才匆忙任命觸子為將,率領全國軍隊主力渡過濟水,西進拒敵。雙方兵力各約20餘萬,在濟水之西(今山東高唐、聊城一帶)展開決戰。齊軍由於連年征戰,士氣低落。齊湣王為迫使將士死戰,以挖祖墳、行殺戮相威脅,更使將士離心,鬥志消沉。結果,當聯軍進攻時,齊軍一觸即潰,遭到慘敗。觸子逃亡不知下落,副將達子收拾殘兵,退保都城臨淄。此役即所謂“濟西之戰”。
齊軍主力被消滅後,秦韓兩軍撤走,樂毅派魏軍南攻宋地,趙軍北取河間(今河北獻縣東南)。齊軍主力被消滅後,秦、韓兩軍撤走,樂毅自率燕軍向臨淄實施戰略追擊,繼續追殲齊軍,並攻占了齊國的國都臨淄。齊湣王被迫出逃至莒(今山東莒縣)。此時,楚頃襄王為分占齊地,便以救齊為名,派淖齒率兵入齊。齊湣王幻想借楚軍力量抵抗燕軍,便委任淖齒為相。淖齒在莒地殺掉了齊湣王,並奪回了以前被齊占去的楚國淮北之地。樂毅攻克臨淄後,採取布施德政、收取民心的政策,申明軍紀,嚴禁擄掠,廢除殘暴法令和苛捐雜稅。然後兵分五路,以徹底消滅齊軍,占領齊國全境。左軍攻取膠東、東萊(今山東半島),右軍沿濟水南進阿、鄄(今山東沂南至日照一帶),後軍沿北海(今山東臨淄東北沿海一帶)出擊,攻占千乘(今山東青州東北),中軍占領臨淄以鎮守齊都。燕軍僅在6個月的時間,就攻取了齊國70餘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東南)兩城末被攻克。
經過
當時楚國又出兵,名為援助,實為攻擊,楚國大將
淖齒弒殺齊湣王,前283年,齊國大臣王孫賈等殺死淖齒為齊湣王報仇,立齊湣王之子田法章為王,是為
齊襄王,死守莒城以抗燕軍,並號召民眾起來抵抗。即墨大夫出戰陣亡。田單率族人以鐵皮護車軸逃至即墨,被推舉為城守。即墨全城軍民由田單率領抵抗,雙方交戰五年。樂毅強攻不克,只好包圍城市。即墨軍民在守將戰死之後,共推齊宗室
田單為將,堅守抵抗燕軍。此攻防戰被稱為
即墨之戰。燕軍圍攻莒和即墨一年未下,樂毅遂改用攻心戰,命燕軍撤至距兩城九里的地方設營築壘。並下令凡城中居民有出來的不加拘捕,有困難的予以賑濟,以爭取齊民。如此相持三年之久,兩城依然未被攻下。
前279年,
燕昭王逝世,
燕惠王繼位,田單使用反間計,使得樂毅被廢除職務,燕惠王改派騎劫代替樂毅為將領,樂毅被迫出奔趙國。騎劫到任後,即一反樂毅的做法,對即墨實施強攻。由於齊國軍民的頑強抵抗,仍未能奏效。
田單佯裝神來助齊,以振奮城中軍民人心,果然激發人心。其後,田單又用激將法,宣稱齊人怕被劓刑,結果騎劫把齊人俘虜、降者處以劓刑,不知已經激怒了齊人之心。田單又宣稱齊人怕先人的墳墓被掘出來,並火燒屍體,若然這樣做,齊人必定投降,結果騎劫再度中計,在城外掘墳焚屍,結果再激發人心,齊兵的怒氣更盛。
其後,田單佯裝城中軍力虛弱,他先命精壯甲士全部隱伏起來,以老弱、婦女登城守望,使燕軍誤以為齊軍少壯已傷亡殆盡,失去繼續作戰的能力,快要投降的樣子,然後派人向燕軍詐降,並送金、降表出城,要求破城不要擄掠,騎劫第三次中計,燕軍信以為真,一心坐待受降,更加麻痹鬆懈了。
此時田單趁機收集牛隻,聚得千餘只,畫上五花彩紋、披上土黃色綢緞、牛角扎了刀和牛尾綁了用油浸過的葦草。田單鑿開城牆十餘口,於夜間布置好,準備了五千士兵,準備好了就放牛出城並且點火在它們的尾,牛隻疼痛不已,猛力向前沖,突襲燕營,齊壯士五千隨後衝殺。燕軍將士見此,以為神兵天降,田單又聚集婦孺齊敲銅器戰鼓,聲音震天動地,嚇得燕軍將士潰不成軍,騎劫亦死於亂軍之中,田單率兵乘勝追擊,收復了齊國七十餘座城,打敗了燕軍,燕軍一直潰逃到河上。
田單收兵,迎接在莒被擁立的齊襄王入都臨淄為齊王,因功被封任為相國,名為安平君,又加封夜邑(今山東掖縣)萬戶,死後葬於安平城內。
田單公元前283年,齊臣王孫賈等殺掉淖齒,立齊湣王之子法章為齊襄王,守莒抗燕,並號召民眾起來抵抗。樂毅又重新調整部署,集中右軍和前軍攻莒,左軍和後軍攻即墨。即墨軍民在守將戰死之後,共推齊宗室田單為將,堅守抗燕。它和即墨,成為齊國當時堅持抗燕的兩個堅強堡壘。燕軍圍攻曹和即墨一年未下,樂毅遂改用攻心戰,命燕軍撤至距兩城9里的地方設營築壘。並下令凡城中居民有出來的不加拘捕,有困難的予以賑濟,以爭取齊民。如此相持3年之久,兩城依然未被攻下。此戰即所謂即墨保衛戰,或曰即墨之戰。
即墨為齊國較大的都邑,地處富庶的膠東,靠山近海,土地肥沃,財物豐富,有堅固的城池和一定的人力用於防守。田單被推舉為將後,為挽救危局,除大力開展爭取人心的工作外,還將所帶的族兵及收容的殘兵7000餘人,及時加以整頓和擴充;又親自帶頭構築城防工事,加固城牆,浚深壕池;將族人、妻妾編入軍營參加守城。由於田單與將士同甘共苦,致使即墨軍民群情振奮,鬥志昂揚,決心為保衛自己的生命財產,奮起抵抗燕軍。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繼位,惠王早在做太子時就對樂毅不滿,且對3年攻齊不下又有懷疑,田單乘機派人入燕,進行間諜活動,宣揚說:樂毅借攻齊為名,實際想控制軍隊,在齊國為王,所以故意緩攻即墨。如果燕國另派主將,即墨指日可下。燕惠王果然中計,派騎劫代替樂毅。樂毅被撤換,不僅使田單少了一個難以對付的敵人,且使燕軍將士憤慨不平,軍心已開始渙散起來。
騎劫到任後,即一反樂毅的做法,對即墨實施強攻。由於齊國軍民的頑強抵抗,仍未能奏效。田單為了進一步激勵士氣,誘使燕軍行暴,便散布謠言說,齊軍最怕割鼻子、挖祖墳。騎劫果然中計,在城外挖掘齊人的墳墓,將被俘齊軍士兵割掉鼻子放回。即墨軍民看到燕軍的如此暴行,個個恨之入骨,憤怒異常,紛紛要求同燕軍決一死戰。與此同時,田單積極進行反攻的準備工作。他先命精壯甲士全部隱伏起來,以老弱、婦女登城守望,使燕軍誤以為齊軍少壯已傷亡殆盡,失去繼續作戰的能力,然後派人向燕軍詐降,燕軍信以為真,一心坐待受降,更加麻痹鬆懈了。
此時,田單覺得反攻時機已經成熟,便收集了千餘頭牛,在牛角紮上鋒利的尖刀,身披五彩龍紋的外衣,牛尾綁上滲透油脂的蘆葦,並在城腳挖好幾十個洞,直通城外;又挑選了5000名精壯勇士,扮成神怪模樣;令全城軍民備好鑼鼓以便出擊時吶喊助威。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在一天夜間,點燃牛尾上的蘆葦,驅趕1000多頭火牛從城牆洞中向燕營猛衝狂奔,5000勇士隨之殺出,全城軍民擂鼓擊器以壯聲勢。一時間火光通明,殺聲震天。燕軍將士從夢中驚醒,倉惶失措,四出逃命,死傷無數,騎劫在混亂中被殺身亡,圍攻即墨的燕軍主力徹底潰敗。田單奇襲獲勝後,立即大舉反攻。齊國民眾痛恨燕軍的暴行,紛紛回響,幫助齊軍打擊燕軍,很快將燕軍逐出國境,收復淪陷的70餘城。
濟西之戰,樂毅採用誘齊攻宋策略,形成了天下攻齊的有利形勢。在作戰中又抓住強弱已經發生變化的有利時機,乘勝追擊,直搗齊都,因而取得了重大勝利。而齊湣王自恃強大,窮兵默武,四面樹敵,落入燕國圈套而不自知。當五國聯軍攻齊時,倉促應戰,過早地集中主力與強大的聯軍交鋒,因而慘敗,幾致亡國。而在即墨之戰中,齊軍卻能先堅守後反攻,最終一舉擊敗燕軍。齊軍的勝利。一是因為即墨有一定的防禦條件;二是燕軍攻占堅城的力量不足,準備也不充分;三是齊將田單採取有效措施,取得了即墨軍民的支持。四是田單善施奇謀妙計。他先施反間計,借敵之手除去了最難對付的樂毅,又針對騎劫警惕性不高,燕軍士氣不振的弱點,以詐降手段造成敵人錯覺,使之麻痹鬆懈。然後實施夜間奇襲,出其不意地擊破圍攻即墨的燕軍主力,打勝了反攻初期的關鍵性一仗,取得了戰場的主動權,在齊國民眾的支持下,經過艱苦奮戰,終於取得了打敗燕軍、恢復齊國的光榮勝利。
評價
此戰,田單智謀超群,在國破城圍、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堅守孤城,麻痹燕軍,積極創造反攻條件。在時機成熟時,充分運用機動性、突然性、殺傷力和心理威懾諸因素,以“火牛陣”進行夜間突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戰勝燕軍的主要原因。此外,由於即墨有一定的防禦條件;燕軍分兵多路攻齊,發展過快,攻城克堅的準備和力量不充分;田單巧施反間計,借敵之手除去最難對付的樂毅,也是原因之一。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
歷史記載
初,燕人攻安平,田單使其宗人皆以鐵籠傅車轊①。及城潰,人爭門而出,皆以轊折車敗,為燕所擒;獨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免,遂奔即墨。是時齊地皆屬燕,獨莒、即墨未下,樂毅乃並右軍、前軍以圍莒,左軍、後軍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而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戰,田單宗人以鐵籠得全,是多智習兵。”因共立以為將以拒燕。樂毅圍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圍,各去城九里而為壘,令曰:“城中民出者勿獲,困者賑之,使即舊業,以鎮新民。”三年而猶未下。或讒之於燕昭王曰:“樂毅智謀過人,伐齊,呼吸之間克七十餘城,今不下者兩城爾,非其力不能拔,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齊人,南面而王耳。今齊人已服,所以未發者,以其妻子在燕故也。且齊多美女,又將忘其妻子。願王圖之 !”昭王於是置酒大會,引言者而讓之曰 :“先王舉國以禮賢者,非貪土地以遺子孫也。遭所傳德薄,不能堪命,國人不順。齊為無道,乘孤國之亂以害先王。寡人統位,痛之入骨,故廣延群臣,外招賓客,以求報仇;其有成功者,尚欲與之同共燕國。今樂君親為寡人破齊,夷其宗廟,報塞先仇,齊國固樂君所有,非燕之所得也。樂君若能有齊,與燕並為列國,結歡同好,以抗諸侯之難,燕國之福,寡人之願也。汝何敢言若此 !”乃斬之。賜樂毅妻以後服,賜其子以公子之服;輅車乘馬,後屬百兩,遣國相奉而致之樂毅,立樂毅為齊王。樂毅惶恐不受,拜書,以死自誓。由是齊人服其義,諸侯畏其信,莫敢復有謀者。
譯文
當初,燕國軍隊攻打齊國安平時,臨淄市的一個小官田單正在城中,他預先讓家族人都用鐵皮包上車軸頭。待到城破,人們爭相湧出城門,都因為車軸互相碰斷,車輛損壞難行,被燕軍俘虜,只有田單一族因鐵皮包裹車軸得以倖免,逃到了即墨。當時齊國大部分地區都被燕軍占領,僅有莒城、即墨未淪陷。樂毅於是集中右軍、前軍包圍莒城,集中左軍、後軍包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身亡。即墨人士說:“安平之戰,田單一族人因鐵皮包軸得以保全,可見田單足智多謀,熟悉兵事。”於是共同擁立他為守將抵禦燕軍。樂毅圍攻兩城,一年未能攻克,便下令解除圍攻,退至城外九里處修築營壘,下令說:“城中的百姓出來不要抓捕他們,有困餓的還要賑濟,讓他們各操舊業,以安撫新占地區的人民。”過了三年,城還未攻下。有人在燕昭王面前挑撥說:“樂毅智謀過人,進攻齊國,一口氣攻 克七十餘城。現在只剩兩座城,不是他的兵力不能攻下,之所以三年不攻,就是他想倚仗兵威來收服齊國人心,自己好南面稱王而已。如今齊國人心已服,他之所以還不行動,就是因為妻子、兒子在燕國。況且齊國多有美女,他早晚將忘記妻子。希望大王早些防備!”燕昭王聽罷下令設定盛大酒宴,拉出說此話的人斥責道:“先王倡導全國禮待賢明人才,並不是為了多得土地留給子孫。他不幸遇到繼承人缺少德行,不能完成大業,使國內人民怨憤不從,無道的齊國趁著我們國家動亂得以殘害先王。我即位以後,對此痛心疾首,才廣泛延請群臣,對外招攬賓客,以求報仇。誰能使我成功,我願意和他分享燕國大權。現在樂毅先生為我大破齊國,平毀齊國宗廟,報卻了舊仇,齊國本來就應歸樂先生所有,不是燕國該得到的。樂先生如果能擁有齊國,與燕國成為平等國家,結為友好的鄰邦,抵禦各國的來犯,這正是燕國的福氣、我的心愿啊!你怎么敢說這種話呢!”於是將挑 撥者處死。又賞賜樂毅妻子以王后服飾,賞賜他的兒子以王子服飾,配備君王車駕乘馬,及上 百輛屬車,派宰相侍奉送到樂毅那裡,立樂毅為齊王。樂毅十分惶恐,不敢接受,一再拜謝,寫下辭書,並宣誓以死效忠燕王。從此齊國人敬服燕國樂毅的德義,各國也畏懼他的信譽,沒有再敢來算計的。
①轊(wèi):古代套在車軸頭的銅製圓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