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豐

田中豐

田中豐,1888年1月29日生於長野市,1964年 8月27日卒於東京。日本橋樑工程學家。

1913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從事鐵路工程技術工作。1920~1922年在英、德、美等國研究高速鐵路的力學問題。歸國後參加關東大地震(1923年)後的重建工作,在隅田川上設計、架設了不少名橋。其中的永代橋是系桿拱與懸臂樑的組合體系橋;在日本首次採用了低錳結構鋼及壓縮空氣沉箱基礎、清洲橋是自錨定式吊橋,對相當於懸索的拉桿使用了低錳結構鋼吊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中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長野市
  • 出生日期:1888年 1月29日
  • 逝世日期:1964年8月27日
  • 職業:橋樑工程學家
  • 畢業院校: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
  • 主要成就:1931年在日本首次將焊接技術套用於鋼橋工程
  • 代表作品:西海橋、若戶大橋、廣島的住吉橋、旭橋以及伊豆的千歲橋等工程
  • 性別 :男
  • 政治面貌:民眾
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

人物生平

日本橋樑工程學家。1888年 1月29日生於長野市,1964年 8月27日卒於東京。1913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從事鐵路工程技術工作。1920~1922年在英、德、美等國研究高速鐵路的力學問題。歸國後參加關東大地震(1923年)後的重建工作,在隅田川上設計、架設了不少名橋。其中的永代橋是系桿拱與懸臂樑的組合體系橋;在日本首次採用了低錳結構鋼及壓縮空氣沉箱基礎、清洲橋是自錨定式吊橋,對相當於懸索的拉桿使用了低錳結構鋼吊鎖。
30年代初他還設計、架設了兩國鐵路橋,其主跨是剛性梁與柔性拱的組合體系鋼橋,並在這種橋上首次套用了抗震結構設計。
1925~1948年,田中豐任東京大學教授,主講橋樑工程學。至1934年以前,曾兼任帝都復興院橋樑課長和鐵道技術研究所的工作。至1934年以前,1929年獲博士學位,主講橋樑工程學。1948年11月退休,任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併兼任橫河橋樑廠顧問。他對戰後日本的許多大橋,如西海橋、若戶大橋、廣島的住吉橋、旭橋以及伊豆的千歲橋等工程都進行了指導。

成就及榮譽

田中豐在學術方面的主要貢獻在於變截面柱的強度問題以及焊接鋼橋的研究,並於1931年在日本首次將焊接技術套用於鋼橋工程。對相當於懸索的拉桿使用了低錳結構鋼吊鎖。他的主要著作是《變截面柱的強度理論》(獲日本土木學會獎)、《焊接鐵路橋的安全度》、《拱橋拱軸線的解法》等論文。他還指導和審訂了平井敦的名著《鋼橋》一書。
日本政府因他在學術上的貢獻授予他“紫綬獎章”和“旭日重光勳章”。田中豐是日本學士院院士、日本學術會議會員;日本土木學會會長、焊接學會會長以及日本本州四國聯絡橋技術調查委員會委員長。為了紀念田中豐的功績,從事鐵路工程技術工作。日本每年評選最優秀的橋樑科學論文和橋樑工程,授予田中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