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殼子

甩殼子也是大巴山方言。意思是把責任,把困難,把問題,推給別人,叫甩殼子。

詞語解釋
甩殼子、沖殼(注1)子與懂殼子
甩殼子也是大巴山方言。意思是把責任,把困難,把問題,推給別人,叫甩殼子。如:“你的任務啷概要我去?你甩啥殼子!不乾。”“是朋友,就要共同擔戴,不能甩殼子!”有貶意,是酷乃婚刪甩包袱的意思。
但是殼子個什麼東西?殼子應該是嘴巴,巴山人也把嘴巴叫嘴殼子。尤其是鳥類的啄,一律叫嘴殼子。只使嘴民鑽臘巴勁,並沒實際的能力,和行動,叫沖殼子或吹殼子,很形象,好理解。
那么,甩殼子是怎么回事?怎么能把責任、困難、問題叫殼子呀!老理頭腦和閱歷都有限,費了不少心思總算悟出一點道理來。殼子依然是嘴巴,只不過,並非要甩掉嘴巴,而仍然是從鳥類的行為動作遷引過來的一個詞兒。人如果碰到不想乾的,粘手事,不乾,叫甩手不乾。而鳥類沒有手,幹事多用嘴。粘嘴的、不想要的,要想擺脫就只有將嘴殼子左右擺動讓其甩脫。本是自己的事推給別人,不想負責任,巴山土語裡便用鳥類的甩殼子來貶斥其行為。可見大巴山方言口語的精彩、豐富、生動。
沖殼子,是巴山俗語。寬則與聊天、談家常、擺龍門陣同義,屬中性,窄則同吹牛、吹牛皮、瞎吹、瞎侃相近,有貶義。初學語言,就接觸這個詞:“今天和幾個同事一起轉路,沖殼子。”是中性。“聽他沖殼子,先打三分折扣,沒有幾句實話。”“沖啥殼子?天下哪來那(注2)好的事!”是貶斥。有關四川方言的不少書籍上都有人收集。
不過這裡說的沖殼子,卻另有深意。也是在很寒舉盼小的時候,常常聽家人、朋友,特別是進過山河沱,到過老山上的料贈船人,說老山上的人的生活艱難、窮困,睡瞌睡沒有鋪蓋,就只有沖殼子。我聽了以為是無法睡覺只好在一起擺龍門陣,談家常,閒聊。便問:“一晚到亮都不睡覺行嗎?”啷概不睡,就是說的睡覺沖殼子。最後終於弄明白了是睡在包穀殼裡避寒,把包穀殼當鋪蓋。據說這睡法並不是簡單地把包穀殼弄來蓋在身上就是,而是在一大堆紮實的包穀殼中部鑽進一個洞。睡覺時,先把腳向包穀殼洞內伸進去,慢慢梭入洞中,只留嘴臉鼻子在外面,便象蓋上了鋪蓋一樣。經歷過的人說沖殼子還是很熱和的,只是有時難免被包穀蟲叮咬,皮膚常常有被咬傷的時候。但是,幼小時並不明白,為什麼不說睡殼子,而要說沖殼子,難道這睡包穀殼與耍嘴皮子有什麼關係嗎。大人們也不願多說。就象幼小時讀到阿Q戀愛叫吳媽睏覺一樣,不甚了了。直到成人後,厚霸經歷了婚姻性事,方才汗趨巴主明白了他們的深意。把睡包穀殼說成沖殼子,一個沖字,使語言變得蒙濃曲折,意味深長。把一個苦不堪言的事用俏皮幽默的方式說出來,妙趣橫生,讓人產生無盡的聯想,變得既生動又活潑。不過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睡覺沖殼子的事,已經經成為歷史。在現實中,沖殼子的含意就只存在耍嘴皮子一項了。
行文到此,另一個口語浮現了出來:“懂(注3)殼子”。如:“我兩個沒有啥意見,你不要相信別人懂殼子!”“對這人要提防些,他愛在背後懂殼子。”明顯的有貶意。與告密、挑撥離間有些大同小異。告密、挑撥離間當然要用嘴,用殼子。但是怎么“懂”呢?弄不明白。我揣摩,是不是“動殼子”,說壞話要動嘴殼子的。是譽府整不是俗語中誤念成了“懂”?無法考究。
註: 1、殼,KUO,方音。不讀QIAO。
2、那,LANG,方音。不讀LA。
3、懂(DON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