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小便失禁

產後失禁,中醫病名。指小便淋瀝不斷,不能自止或睡中自遺,不能約束。相當於西醫的產後尿失禁。

中文名稱產後小便失禁
英文名稱postpartum enuresis
定  義因產時損傷膀胱所致,以產後小便不能自制,或睡中自遺為主要表現產後的疾病。
套用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婦科疾病(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產後小便失禁
  • 相關西醫疾病:產後尿失禁 
  • 其他名稱 :產後遺尿(溺)
  • 疾病分類:婦科  
  • 發病部位:尿道
  • 主要病因:氣虛、腎虛、外傷
  • 多發群體:產後婦女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指小便淋瀝不斷,不能自止或睡中自遺,不能約束。

歷史沿革

1、《素問一宣明五氣篇》說:“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具體指出小便失禁的原因是膀胱不能約制。
2、《金匱要略—肺癰肺瘺篇》中所說:“肺痿……遺尿,小便數,此上虛不能制下也。”《婦人大全良方》說:“夫產後小便數者,乃氣虛不能制約故也。”二書都論述了氣虛能導致遺尿。
3、元朝朱丹溪說:“有收生不謹,損破產婦尿脬,致病淋漓。”提出外傷能導致產婦小便失禁。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產後尿失禁為產後不能如意約束小便而自遺,常伴小便過頻,甚至於白晝達數十次。多因難產時分娩時間過長,胎兒先露部位對盆底韌帶及肌肉的過度擴張,胎兒壓迫膀胱過久,致使膀胱被壓處成瘺。手術產如產鉗、臀位牽引損傷所致。如體力不佳,產後咳嗽及一切增加腹壓的因素可影響盆底組織復舊,而發生張力性尿失禁。

病因

本病常見病因有氣虛、腎虛和膀胱損傷。腎司二便,與膀胱相表里;肺主一身之氣,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膀胱為州都之官,主司氣化。如肺、腎功能失調,膀胱氣化失司,即發生本病。

病機

1.氣虛:素體虛弱,肺氣不足,復因產時耗氣傷血,肺脾之氣益虛,氣虛則膀胱失約,故小便失禁。
2.腎虛:稟賦虛弱,元氣素虛,產時復傷氣血,以致腎氣不固,膀胱不約,故尿失禁。
3.膀胱損傷:產程過長,或接生不慎,或難產手術損傷膀胱,致膀胱失約,進而小便失禁。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平素體虛,難產,產程過長或有手術助產史。
2.症狀
產後見排尿不能自行控制。
3.檢查
尿道內口鬆弛,或有尿瘺。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本病的辨證,主要在於觀察小便,如小便失禁,其量晝夜相等,多屬於氣虛;如夜間遺尿多為腎虛;至於外傷者,必有外傷史,小便常挾有血液。

二、治療原則

產後小便失禁的治療以補氣固澀為主。凡通利之藥,皆非所宜,否則,正氣愈傷,病必增劇。

三、證治分類

1.氣虛產後小便失禁
主證:產後小便失禁,胸悶不暢,氣短自覺下陷,四肢無力舌淡苔少,脈細弱。
治法:補氣固攝,佐以止澀。
代表方: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棗皮、益智仁。
常用中藥:黨參、黃芪、白朮、炙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棗皮、益智仁、生薑、大棗
2.腎虛產後小便失禁
主證:產後小便自遺,夜間更甚,面色灰暗,四肢畏冷,腰痰腿軟,舌淡苔潤,脈沉遲
治法:補腎固脬。
代表方:腎氣丸加桑螵蛸、覆盆子、補骨脂
常用中藥:桑螵蛸、鹿茸(鹿角霜也可)、黨參、黃芪、烏藥、牡蠣、赤石脂
3.外傷產後小便失禁
主證:產時損傷膀胱,小便淋漓不斷,或挾有血液,舌苔正常脈緩。
治法;宜補氣固脬為主。
代表方:用黃芪當歸散《醫宗金鑒》方。如兼有小腹疼痛者,可用補脬飲,《女科準繩》方。
常用中藥:黃芪、當歸、白朮、白芍、、白牡丹皮、白芨、炙甘草、生薑、大棗

其他療法

針灸治療:
基本處方:中極、關元、三陰交、陰陵泉、水道
加減運用:氣虛者加氣海、足三里、脾俞健脾益氣,針用補法;腎虛者加腎俞、命門、太溪溫陽益腎,針用補法;損脬者加血海、膈俞養血生脬,針用補法。
另外,還可以用穴位注射,取八髎穴,用當歸注射液4ml和維生素B12500ug混合均勻,穴位局部常規消毒,用5ml注射器,7號針頭,將藥液吸人搖勻,而後快速進針1~1.5寸,施以提插手法,當針感直抵小腹膀胱及會陰部時,抽無回血,即將藥液注入。每次每穴注射0.5—1ml,隔日注射1次,10次為1療程。

轉歸預後

若及時採取適當的治療,則預後佳。

預防調護

1、產前做好準備,可適當進行一些會陰肌肉的運動、產前會陰按摩及盆底肌運動。
2、治療期間必須絕對臥床休息

文獻摘要

1、《素問一宣明五氣篇》說:“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2、《靈樞經》曰:“足三焦者,太陽之別也,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癃閉,虛則遺尿。”
3、《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上:大小便失禁,灸兩腳大指去甲一寸三壯,又灸大指奇問各三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