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遇冷
衛計委:106.9萬對單獨夫婦申請再生育,符合政策預期。2014年新出生人口比2013年多47萬。2015年全年出生人數有可能會逼近、達到甚至超過1800萬
國家衛生計生委計畫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透露,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有106.9萬對單獨夫婦申請再生育,基本符合預期。預計2015年,受
單獨二孩政策影響,出生人口比2014年多100萬左右。全國符合政策單獨夫婦1100萬對,其中“80後”約占70%。在我國育齡婦女趨於減少的情況下,出生人口不降反升,這表明單獨二孩政策的效果正在顯現。
在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之前,全國摸底調查和數據演算預測結果都顯示,單獨二孩政策能夠覆蓋的目標人群數量在1100萬對左右。全國單獨且已育一孩家庭期望生育二孩的比例約為60%。多家機構測算,單獨二孩政策後,每年新增出生人數將在100萬到200萬的水平間波動。目前,距離全國政策平均落地時間9個月後,全國“單獨”夫婦申請再生育的數量就已經達到106.9萬對,說明單獨二孩政策的開局符合預期。
翟振武指出,有人說
單獨二孩政策“遇冷”,這是一種誤讀,需要加以釐清。其一,把1100萬對的目標人群數量直接等同於新增出生人口總量,這種作法忽視了二孩生育的意願或比例,相當於認為所有已育一孩的“單獨”夫婦都會生育二孩。其二,把某一年的“單獨”夫婦申報規模與1100萬對相比較,這既沒有考慮二孩生育的意願,也沒有考慮二孩生育是在幾年內才完成的規律。其三,各個省的生育意願有較大差別,雖然全國平均生育意願是60%,但大城市和東部省份一般會低一些,西部和中小城市會高一些。目前有的省二孩申報的數量高於預期,有的省低於預期,都是正常的。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許穎指出,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全國各省份並不同步。目前29個省(市、區)都已經實施單獨二孩政策,新疆、西藏尚未實施。單獨二孩申請數呈現出“先高而後平穩”的趨勢。按照現有申請數據的平均趨勢估算,各省政策實施滿一整年,到2015年6月,預計單獨二孩申請數量150萬對左右。
學者:“單獨二孩”政策只會讓2014年多出生幾萬孩子
學者:即便是2014年真的比2013年多出生47萬人,這對於每年出生一千多萬人口的國家來說也屬於正常波動,尤其是考慮到2014年是60年一遇的“金馬年”。由於正常懷孕周期為266天,只有2014年4月9日之前懷孕才能在2014年底出生。而到5月31日只有24.13萬對“單獨”夫婦領取了生育證;4月9日之前只有幾萬人領取了生育證,其中很大比例還是在政策放開前就懷孕的婦女,還有相當部分會在4月9日後才懷孕。因此“單獨二孩”政策只會讓2014年多出生幾萬孩子。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出生1687萬這個數據是不準確的。事實上,國家統計局每年公布兩套數據,比如一方面公布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出生1604萬、1635萬、1640萬、1687萬人,那么生育率應該在1.5左右;但是同時又公布2011年、2012年、2013年的生育率只有1.04、1.26、1.24,那么意味著每年只出生1300萬。這兩套數據肯定有一套是錯誤的。
從過去的情況看,第一套數據是錯誤的。國小和國中是義務教育,普及率接近100%,孩子6歲上國小,12歲上國中。國家統計局公布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出生1834萬、1771萬、1702萬、1647萬、1599萬人;但是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的初三、初二、初一、小六、小五在校生只有1424萬、1477萬、1497萬、1437萬、1452萬。可見,以中國小在校生為標準,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出生人數存在近20%的水分。而中國小在校生人數其實還有水分,因為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擔,現在西部地區為8:2,中部地區為6:4,東部地區按照財力狀況分省確定分擔比例,學校和地方政府有強大的動機通過虛報學生數以獲得更多的經費。因此,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4年出生1687萬可能有20%以上的水分,媒體不應該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出生數據一咋一呼。
學者:2015年因為“單獨二孩”政策而多生孩子數將少於35萬
學者:中國於2014年1月17日開始實行“單獨二孩”政策。國家衛計委和
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當初預測“單獨二孩”政策每年會多出生200多萬人,幾年累計會多出生1000萬人。但是截至2014年底,全國只有106.9萬對“單獨”夫婦申請再生育,還有部分並沒有獲批准(部分是不符合條件),只批准92萬例申請。
根據各省市總人口數和這次截止12月31日實行“單獨二孩”的天數,進行加權平均,相當於全國實行了單獨二孩政策273天,平均每天批准3371例申請;扣除政策出台前懷孕的18萬例(“超生”687人/天),那么新增申請是2711例/天。
申請人數在逐月減少,比如浙江省從1月17日到7月31日這頭195天內批准申請58920例,日均302例;而從8月1日到12月31日這153天內只批准申請26728例,日均只有175例。廣東在3月27日到8月31日這頭157天內批准申請68082例,日均434例;而從9月1日到12月31日這122天內只批准申請28115例,日均只有230例。北京在2月21日到7月31日這頭160天內批准申請16741例,日均105例;而在8月1日到12月31日這153天內只批准申請12037例,日均只有79例。
2015年出生的孩子是2014年4月10日到2015年4月9日間懷孕的。截至2014年底共批准“單獨二孩”申請92萬例,有18萬例是在政策出台前懷孕的(原本算超生的),假設政策出台後新增申請中有4萬(主要是浙江、安徽、江西等比較早實行新政的省份)在2014年出生,那么還剩下70萬申請。假設2015年1月1日到4月9日這99天日均批准申請1800例,共有17.8萬申請。那么理論上共有87.8萬申請可在2015年生下孩子。其中有大約30萬例申請是即便不調整政策也會打算超生的。因為政策而新增申請只有57.8萬例。
申請並不會如數轉變為孩子,有些夫婦是因為年齡大了,有生育意願卻喪失了生育能力;有些會主動放棄生育。比如上海200多萬個雙獨家庭中有40%~50%的人願意生二孩,但是2008年以來的5年時間裡,只有15000對夫婦提出申請,只出生7000多人,出生/申請比只有50%左右。假如全國的單獨二孩出生/申請比為62.5%,那么上述57.8萬申請可以生下36萬孩子。並且部分孩子還會推遲到2015年之後。因此2015年因為“單獨二孩”政策而多生孩子數將少於35萬。
其實2014年批准的這92萬例申請還有水分。因為截至10月31日,全國只批准83.8萬例申請,山東竟占20.73萬例!山東與河南是鄰省,文化接近,人口相當,同時放開“單獨二孩”,河南在185天內只批准26177例(日均141.5例)申請,而山東在154天內卻批准20.73萬例!即便山東日均申請數是河南的2.5倍,那么到10月底也只批准5.45萬例申請,意味著山東上報的20.73萬例申請有15.28萬水分。假設10月31日後山東的申請不再增加水分,那么截至12月底,全國只批准申請76.7萬例,而不是92萬例。因此,
如果扣除山東的水分,2015年全國因為“單獨二孩”政策多生孩子將只有26萬左右,遠低於國家衛計委和
中國人口學會以前預測的200萬和最近預測的100萬
。如果考慮到2014年是馬年,而2015年是羊年,部分夫婦為避免在羊年生育,趕在馬年內完成了生育,那么2015年出生人數不會比2014年多。
今後幾年多生人數還將逐年遞減。也就是說“單獨二孩”政策對出生人數影響甚微。
學者:單獨二孩政策確實“遇冷”了
上述衛計委人士在研討會上提到:有人說單獨二孩政策“遇冷”,這是一種誤讀,需要加以釐清。其實,原先預估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出台之後出生人口將新增100萬到200萬,實際上增加不到50萬,究竟是“遇冷”還是“遇熱”一目了然,無須多言。大小不等的調查表明,申請人數遠遠少於目標人群,回響不熱烈是不爭的事實,即便考慮到生育潛能逐年釋放的可能性,低生育格局依然是難以撼動的人口新常態。
“遇冷”給政府一個強烈的信號。現在的年輕一代和他們的父輩相比,生育觀念已經發生巨變,生育意願和動力已大為弱化。無論是
總和生育率(TFR)統計還是無數生育意願調查,都證明了中國目前的生育水平和生育意願都遠遠低於更替水平(TFR=2.2上下),這是中國進入低生育陷阱的基本依據和起碼共識。
中國生育率轉變的大趨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從下降程度看,略低於更替水平的低生育率早已轉向總和生育率低於1.3的極端低生育率;二,從時間存續看,1990年代初出現的低生育率已演變為持續性的固化低生育率;三,從地理格局看,過去出現在城市地區和發達地區的低生育率已轉變為全國性、全人口的低生育率;四,從生成機制看,不太穩定的政策約束下的低生育率也已經內化為穩定的內生性、意願性和選擇性低生育率。
人口老齡化
專家稱只會適當調節老齡化水平,改變不了大趨勢
有人認為,目前很多城市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實行普遍二孩政策可以緩解人口老齡化趨勢。這種說法正確嗎?
南開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
原新認為,按照人口自身的發展規律,當死亡率水平維持在很低狀態且高度穩定時,未來的人口老齡化過程將主要取決於生育率的變動。當前的“單獨二孩”生育政策以及未來某個時點或要實行的“普遍二孩”生育政策,均是對生育政策的微調,只會在一定程度上適當調節人口老齡化水平,改變不了人口老齡化的大趨勢。
原新說,調整生育政策對60年之內的老年人口規模沒有任何影響。因為單獨二孩生育政策增加的出生人口主要發生在2015年以後,這些新增出生人口要生存60年以後才能變為老年人口,即2075年以後。只要死亡率模式不變,無論單獨二孩抑或普遍二孩,2075年以前各年度的老年人口規模均是一樣的。
原新表示,適度放寬生育政策,可以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降低人口老齡化水平。生育政策越寬鬆,人口老齡化緩解程度越大。如果一直實行單獨二孩生育政策,2030年人口老齡化水平為24.9%,2050年為34.0%;如果在單獨二孩基礎上再進一步實行普遍二孩,相同時點的人口老齡化水平分別為24.7%和33.1%,後者達到同一個老齡化水平的時間比前者可推遲1—3年。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認為,促進人口生育率的回升,不會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產生根本的影響,也就是說,在普遍允許生育二孩的情況下,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比例仍然將比現在翻番,超過31%。
原新認為,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規模達到峰值9.4億,此後連續2年減少。這種變化,只是勞動力人口增量由增加轉為減少。但是,勞動力人口存量依然龐大,且要維持很長時期。本世紀20年代中期以前,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始終保持在9億以上,本世紀4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在8億以上。這只是勞動力資源的底數,未來還會在此基礎上持續擴大。因此,勞動力規模巨大的特徵將長期保持,就業壓力會長期伴隨中國的發展。
低生育率陷阱
衛計委專家稱
總和生育率上升明顯,生育危機沒有根據。
翟振武指出,2012年我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約為1.499,2013年提高至1.513,2014年又提高至1.579,如果按照2015年1800萬的年度出生人口數量推算,2015年我國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為1.7左右。總和生育率上升的趨勢是十分明顯的。有人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斷定目前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已經低至1.18的水平,今後還將越來越低,已經到了“危機”和“陷阱”的境況,顯然距離事實太遠。
翟振武說,中國農村人口還占很大比例,農村的總和生育率基本都在1.8以上,即使城市的總和生育率在1.0左右,中國的平均總和生育率也不會低到1.18的水平。中國目前的政策生育率是1.47,也就是說,全國所有的人都按政策生育,平均每個婦女也生1.47個孩子。因此,判斷中國已陷入“生育危機”,今後出生人數不可能增加,恐怕是沒有根據的。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系教授
段成榮認為,2014年全國出生人數較上年增加47萬,對於近年來已經非常突出的入園難、入學難形成巨大壓力。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的婦女生育水平還沒有到“低得回不來”的程度。同年,因為單獨二孩而申報的“額外”生育安排數量也已超過100萬,這勢必進一步推高2015年出生數量,對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形成更大的壓力。
中國人民大學女性研究中心教授劉爽認為,中國的生育轉變有著巨大的地區差異,這標誌著不同地區正處於生育轉變的不同階段。生育政策的調整和完善,需要建立在對地區差異兼顧與統籌的基礎之上。目前中國尚談不上已陷入“生育危機”。特別是在單獨二孩政策剛剛啟動、實施的特定過渡時期,穩妥一些,觀察一段,可能比立刻全面放開二孩更理性。
衛計委人士還提出疑問:中國目前的政策生育率是1.47,簡單地說,全國所有的人都按政策生育,平均每個婦女生育1.47個孩子,而且現在農村的總和生育率基本都在1.8以上,全國的生育率怎么會是1.18?
眾所周知,1.47的政策生育率事實上主要適用於農村人口,城鎮地區基本上是一胎化。農村的總和生育率基本都在1.8以上的觀點大可商榷。理由是:農村固然有超生現象,但主要發生在1980年代;進入1990年代,由於人口的流動遷徙和觀念的轉變,農村年輕夫婦開始出現越來越多地放棄二胎現象;實際上在很多農村地區,計畫生育工作也是緊而又緊,僅僅從人口控制而言,這么多年來也是成績斐然,不能罔顧事實。僅僅說農村TFR在1.8以上,就懷疑花大力氣收集上來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恐怕依據不足。
學者:尊重人口規律才有科學發展
說到底,我們也許不必糾纏於“
超低生育率”還是“很低生育率”,只要認定中國人口早已進入低生育率階段就足夠了,並且要有價值判斷上的共識:長期的低生育率將弊端日顯,潛在危害是很大的。這在國際上已經有前車之鑑,也成為政府和學界的高度共識。
尊重人口規律,保護人口生態,是實現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人口轉變規律告訴我們,人口增長不是線性的而是波動的,不是無限制的而是有邊界的。人口周期規律則表明,人口的社會角色會隨生命周期的演變而發生變化,0-14歲的青少年人口終將成為勞動力人口,嬰兒潮帶來撫育挑戰的同時也在創造人口紅利,須以發展眼光看待新生人口的增長。人口慣性規律根源於人口的性別年齡結構,反映的是人口內在的趨勢,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提醒我們要對人口結構和慣性保持敬畏之心。人口繼替規律則說明,適度的生育水平對於保障人口再生產新陳代謝的活力是必不可少的,正常的人口繼替是文明延續的前提。
不能將涵義豐富的“人口”等同於簡單的人數。人口是社會人的集合,具有自我調節適應環境的本能和智慧,人口的最佳化發展需要保護性干預、建設性引導。持續的低生育率終究是一場深遠的社會危機,生育政策的調整和放開隨著時間的推延只會更顯緊迫。保護和最佳化人口的生態平衡,遏制人口少子化的趨勢,提振年輕人口的生育率,才是大國復興應有的人口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