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危途:民族興衰與人口政策再思考》是青年學者劉忠良的著作。劉忠良提出“人口、制度、文化是決定民族與國家興衰的三大支柱,實現中華民族持久的繁榮昌盛,人口是根基,制度與文化是保障,思想是指導。”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國危途
- 作者:劉忠良
- ISBN:9787514126976
- 頁數:239頁
- 定價: 32.00元
-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月
簡介,圖書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摘要導讀,學者評價,
簡介
《大國危途:民族興衰與人口政策再思考》以人口問題為基本,以制度與文化問題為輔助,著重從人口方面看待在當今經濟社會條件下中華民族所遇到的新千年危機——新經濟社會機制與脆弱的民族生育文化所導致的持續超低生育率,致使未來中國人口幾何級的快速減少,中華民族復興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危機。
圖書簡介
人口、制度、文化是決定民族與國家興衰的三大支柱,本書以人口角度為主論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面臨的新危機——超低生育率。但由於幾十年來的計生單方宣傳教育,致使很多中國人認識不到這個危機,這對中華民族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本書力求解決這個問題。
本書從新經濟社會機制、民族文化特徵、經濟社會發展、糧食、房價、資源、環境、教育、養老、就業、福利等多角度分析了以往中國人口思想的錯誤之處,指出中華民族正在面臨的難以克服的超低生育率危機,提出必須大力鼓勵生育才能挽救未來低生育率重老齡化惡性循環下的經濟、社會、民生、養老、民族與國家發展等重大危機。
作者簡介
劉忠良,河南鹿邑人,生於1987年。受近代中國百年外強入侵的屈辱歷史影響,深感國家落後就要挨打,於是立志為國家富強而奮鬥。受中華民族曾經繁榮昌盛的民族榮耀感和縱覽歷史所見中華民族命運的曲折不平所影響,“民族興衰,子孫有責”的民族使命感使他深感必須為民族的興衰負責,於是立志為民族的興旺發達而奮鬥。受歷史偉人和歷代先賢影響,生於農村而感受於下層勞動人民艱辛,於是立志為人民幸福而奮鬥。綜此,他把歷來愛國志士所共同追求的“國家富強、民族興旺、人民幸福”作為自己的人生奮鬥目標。
縱覽歷史與現實,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總需要一批人專注於為她的利益而奮鬥,只有這樣民族才有脊樑國家才有希望。但他發現這樣的“民族脊樑國家希望”在現在太少了,深為民族與國家的未來而擔憂,深感自己必須成為這些極少的愛國志士們中的一員以共同“肩負祖國的未來,托起民族的希望,承載人民的期待”。
肩負起這樣的人生使命,實現自己立下的人生奮鬥目標,需要符合客觀規律的先進思想作指導,需要國家的先進制度作保障,需要民族的先進文化作基礎。於是他以為吾國吾族吾民“創建先進思想,培育先進制度,塑造先進文化”為自己的三大人生任務。又因先進制度與先進文化需要先進思想作指導,於是作者把“創建先進思想”為人生第一要務,把“為國家求發展之策,為民族尋興盛之路,為人民謀幸福之道”作為首要工作。《大國危途——民族興衰與人口政策再思考》是他為中國創造先進思想的開篇之作。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居安思危醒國人
第一章 振興中華須思危
第一節 大國崛起再思考
第二節 人類文明的低生育率困惑
第三節 中華民族新千年人口危機
第四節 中國崛起與新人口危機
第五節 正確理解計畫生育基本國策
第二章 拓寬視野看人口
第一節 中國人口“開眼看世界”
第二節 從大學生源快速下滑看低生育率危機
第三節 “中國龍”和“印度象”誰將贏得未來
第三章 低生育率的經濟危機
第一節 人口是經濟的生命載體
第二節 人口數量和密度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第三節 從勞動價值論看人口與未來經濟
第三節 中國走向富強的最大優勢正在消失
第五節 低生育率的日本前車之鑑
第六節 人口高利貸透支經濟未來
第七節 “越生越窮”還是“越生越富”
第八節 從河南窺看中國未來
第四章 人口問題的社會危機
第一節 低生育率的“失業魔鬼”
第二節 養老危機難以避免
第三節 光棍大潮暗流洶湧
第四節 低生育率透支未來社會資源
第五節 限制生育不利人口質量提高
第二篇 縱覽古今談崛起
第五章 民族與國家的長期興衰
第一節 人類歷史的大平衡
第二節 有活力的生育文化是核心
第三節 良好的國家制度是保障
第六章 以人為王的知識經濟時代
第一節 經濟發展的源泉哪裡來
第二節 人口與資本新論
第三節 知識經濟時代的科技
第四節 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
第五節 知識經濟時代的軍事
第六節 知識經濟時代的綜合國力
第七節 知識經濟時代的單個國家模型
第八節 反思人口與經濟發展觀
第三篇 排疑解惑消恐懼
第七章 人口與資源環境並非是對立矛盾
第一節 資源是世界的,孩子是自己的
第二節 人口創造資源
第三節 生態環境問題不是人口惹的禍
第八章 再論中國的“人多地少”
第一節 中國能養多少人
第二節 高房價並非因為人口多
第三節 再議適宜人口論
第四篇 扭轉乾坤時乃急
第九章 預演未來示危機
第一節 三足鼎立
第二節 生育與民族競爭
第三節 失去的十年
第四節 再度崛起
第五節 未雨綢繆
第十章 中國人口政策應該調整了
第一節 人口政策的新歷史任務
第二節 人口政策不能等了
第三節 中國也應鼓勵生育
第四節 中華兒女新使命
摘要導讀
《大國危途——民族興衰與人口政策再思考》摘要導讀
劉忠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總和生育率僅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總和生育率進一步下降到1.18,0~14歲人口比例快速下滑到16.6%。在國際上,總和生育率低於1.5稱為“超低生育率”,0~14歲人口比例低於18%稱為“嚴重少子化”。兩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國已經進入超低生育率時代,危險的“倒金字塔人口結構”也意味著未來人口的大崩潰。
劉忠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總和生育率僅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總和生育率進一步下降到1.18,0~14歲人口比例快速下滑到16.6%。在國際上,總和生育率低於1.5稱為“超低生育率”,0~14歲人口比例低於18%稱為“嚴重少子化”。兩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國已經進入超低生育率時代,危險的“倒金字塔人口結構”也意味著未來人口的大崩潰。
按照近兩次人口普查所顯示的1.2左右的總和生育率,未來中國人口將每過一代(約30年)減少45%(考慮到嚴重的性別比失衡,實際上中國下一代有效生育的女孩已經降低55%),兩代減少70%,5代減少95%,一二百年內中華新生兒童數量將退回到五千年前的水平,中華民族迅速衰退為一個又老又小的瀕危弱小民族。
人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國家間的一切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的競爭!作為人的集合,人口(包括數量、質量和結構)就是經濟、社會、民族、國家的生命載體,人口的興衰必然深刻影響經濟社會的大興衰並決定民族國家長期的興衰命運!但在幾十年來計畫生育全方位單方宣傳下,許多中國人已經認識不到低生育率危機的危險性!為改變此狀況,作者乃著此書。
《大國危途——民族興衰與人口政策再思考》由兩大核心部分作為理論支撐:
一、用“生育成本構成特徵”、“機會成本”、“搭便車”、“公共產品的悲劇”等通用的經濟學語言論證在經濟社會發展之下生育率必然不斷降低甚至降低到超低水平的規律,並結合中華文化特徵分析中華文化圈在同等條件生育率最低的原因,指出中華民族難以避免的新千年人口危機——持續的超低生育率和未來幾何級的人口大衰落。(此部分完成於2010年,浙江義烏,摘自《中華民族五千年未有之困局》)
由於撫養孩子屬於勞動密集型的,且受教育年限越來越長,孩子撫養的貨幣化程度越來越高,導致撫養成本上升的速度快於收入增長的速度,撫養壓力升高,生育率下降。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孩子的機會成本也快速升高(為生孩子、養孩子所放棄的最高收益就是其機會成本)。但養孩子的收益,在經濟發展和市場化之下越來越社會化,比如孩子是企業的消費者、未來企業和社會的勞動者、未來國家的納稅人和未來財富的需求維繫者,孩子被全社會作為公共產品而使用。
在當今經濟社會制度之下,養孩子愈來趨向是公共產品,但養孩子的成本是個人的且不斷上升,於是就產生了“公共產品私人供給的悲劇”或者說“搭便車”問題,生育率不可避免的降低了。鼓勵生育的成本屬於當期政府的,但鼓勵生育的收益在二十多年後才能實現,因此鼓勵生育也存在“公共產品私人供給的悲劇”或者說“搭便車”問題。人類注定要陷入低生育率的困局!
中華生育文化的物質支柱是“養兒防老”等,受到社會化養老模式的巨大衝擊;精神支柱是“傳香火”等,受到無神論、自由享樂主義等的巨大衝擊;保護基礎“萬惡淫為首”和其他穩固家庭的文化因素等,但如今中國離婚率快速上升、墮胎率很高。同時,華人精養孩子的文化,導致在今天養孩子成本過高;華人尤其是華人女性的高教育水平,導致華人生孩子的機會成本很高!因而中華民族將面臨更嚴重更危險的超低生育率危機!
二、論證在知識經濟時代邊際人口科技推動力遞增、邊際人口GDP遞增、邊際人口軍事實力遞增、邊際人口綜合國力遞增、邊際人口資源環境淨貢獻隨發展遞增,從而推導出人口多有利於經濟科技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和生活水平提高,再結合分析中國人口承載力和經濟全球化之下資源實際使用的無國界,推導出目前中國實現國力最大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化的適宜人口數量遠大於目前人口數量,從而推導出繼續限制生育是錯誤的。(此論證完成於2009年,西安,時年作者22歲)
案例解析邊際人口科技推動力遞增:假設100人的社會,一項產品研發需要100元,生產的邊際成本是1元,產品定價3元。每人消費一個,則企業收入300元,其中利潤100元。如果增加1人,即人口增加1%,則利潤增加2元,即利潤增加2%,利潤增長速度快於人口增長速度,科研開發的利潤存在人口上的規模收益遞增。同時,人口增加,推動科研的財力增長、研發人員增加,且隨著市場擴大,科研實現收益的風險降低。綜合起來看,便是邊際人口科技推動力遞增。
案例解析邊際人口GDP遞增:假設100人的社會,平均每個人的知識技術貢獻是1U,假定1U的價值是1元,則每個人可以消費/使用的知識技術是100元,或者說此時生產力水平是人均GDP100元,則經濟總量是GDP10000元。如果增加1人,即人口增加1%,則知識技術增加1U,人均GDP增加1元,經濟總量增加到GDP10201元,即GDP增加2.01%,GDP增長速度快於人口增長速度。同時,由於人口質量提高,人均知識科技創造力也在增長,人口增加所帶來的GDP增長比此更快。因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存在邊際人口GDP遞增。
在當今世界,人口增長可以轉換為人力資本增長,人力資本增長可以轉換為知識技術增長,知識技術增長可以轉換為經濟成長,經濟科技增長可以轉換為軍事實力增長和綜合國力增長,只不過是不同國家之間的轉換效率有一定差別而已,但這種差別在未來會越來越小,人口實力轉為人力資本實力和綜合國力的效率會越來越高,最終人口實力成為綜合國力對比中最為核心的因素,我們有必要反思我的人口政策了。
同時,在兩大核心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論證糧食、房價、資源、環境、教育、養老、就業、福利、經濟社會發展和未來展望等,指出中國人口思想的種種錯誤之處和超低生育率危機的嚴重性、危急性,繼而論證鼓勵生育的必要性、緊急性。
中國超低生育率已經持續十幾年了,預計2025中國就會進入重老齡化社會。按照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2025年中國25~29歲最具消費活力和創新活力的年輕人口將比2015年減少41%,房地產、汽車、家電等各產業將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危機和競爭力下降危機。此時,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已經基本完成,中國經濟成長動力將大幅衰減。從2030年左右或之前幾年,未富先老的中國或將比日本進入更嚴重的也無休止的“失去的十年”——超低生育率、超重老齡化、高社會壓力、低經濟活力,形成低生育率重老化的惡性循環,經濟社會低迷不振,民族國家在衰落的漩渦中難以自拔。
即便2013年鼓勵生育,2014年生出第一批鼓勵生育下的孩子,按22歲大學畢業計算,到2036年才能去對沖超重老齡化下的經濟社會危機和民族國家的衰落趨勢!而那時,中國早已在低生育率重老齡化的惡性循環折磨下難以自拔了!現在力挽狂瀾,人口政策180度大轉彎,就是在拯救中華民族的未來!否則,或許上帝再也不給中華民族機會了!就像那些曾經輝煌而又銷聲匿跡或退出人類文明主流的民族一樣,如不採取有效行動,興盛延續五千多年的中華民族也將難逃大衰落的命運。
學者評價
我國的人口問題確實到了危機階段,有遠見卓識的諸君請關心這個問題。
——天則經濟研究所名譽理事長、人文經濟學會理事長 茅于軾
人口問題是百年大計,不能以傳統思維來漠視中國的低生育率,希望該書能引起廣泛重視。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原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 李迅雷
沒有中華民族的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就不會有中國長久的復興和繁榮。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北京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周天勇
縱觀人類歷史,人口始終是決定國家興衰成敗最關鍵變數之一。面向未來,我國確實面臨著人口老化和未富先老的嚴峻挑戰。人口政策如何調整,是國家最高戰略,需要我們深思熟慮。我們不必完全同意劉忠良先生的觀點,卻應該高度重視他提出的問題。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向松祚
一個民族的崛起需要適宜的人口政策,而這一政策只有在多個意見的交鋒中才能達成最優。這本書給我們以嶄新的視角來思考中國的人口政策,相信其深邃的分析會促進社會的多層面反思。
——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原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 王振耀
劉忠良先生和很多關心中國未來命運的學者一樣,敏銳地意識到人口問題是中國未來社會發展的第一大問題, 而且人口政策的改革是所有政策改革中最滯後的。很欽佩劉忠良先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為推動人口政策改革的所做的努力和貢獻。
——攜程旅行網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學客座研究員和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 梁建章
憑著對中華文明的摯愛和憂國情懷,劉忠良對中國的人口問題以自己的視角作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很多讀者也許會覺得他的論述和結論聳人聽聞,但這並非因為他的觀點極端,而恰恰是因為過去幾十年只強調人口是負擔的偏執大行其道,讓當代中國的人口觀念完全背離了維繫文明傳承所需的基本常識。
——北京和香港某公司合伙人與董事總經理、原哈佛大學助理教授 黃文政
中國近30年來的人口政策追求超低生育率的負面效應已日見明顯,不僅引起越來越多的國民的不滿,而且引起越來越多專家學者的質疑和憂慮。劉忠良先生的這部著作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基本觀點中肯,具有參考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外文所中北歐文學室主任、原全國政協委員 葉廷芳
這是一本系統反思低生育率問題的著作。作者完全擺脫了人口專業眼光的局限和現行人口政策的束縛。其實作者寫的只是一些被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遺忘已久的人口常識。對於長期把重複了一千遍的謊言當做不言自明的真理接受、傳播的人們,這些常識是振聾發聵的。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知名學者 楊支柱
——天則經濟研究所名譽理事長、人文經濟學會理事長 茅于軾
人口問題是百年大計,不能以傳統思維來漠視中國的低生育率,希望該書能引起廣泛重視。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原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 李迅雷
沒有中華民族的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就不會有中國長久的復興和繁榮。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北京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周天勇
縱觀人類歷史,人口始終是決定國家興衰成敗最關鍵變數之一。面向未來,我國確實面臨著人口老化和未富先老的嚴峻挑戰。人口政策如何調整,是國家最高戰略,需要我們深思熟慮。我們不必完全同意劉忠良先生的觀點,卻應該高度重視他提出的問題。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向松祚
一個民族的崛起需要適宜的人口政策,而這一政策只有在多個意見的交鋒中才能達成最優。這本書給我們以嶄新的視角來思考中國的人口政策,相信其深邃的分析會促進社會的多層面反思。
——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原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 王振耀
劉忠良先生和很多關心中國未來命運的學者一樣,敏銳地意識到人口問題是中國未來社會發展的第一大問題, 而且人口政策的改革是所有政策改革中最滯後的。很欽佩劉忠良先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為推動人口政策改革的所做的努力和貢獻。
——攜程旅行網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學客座研究員和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 梁建章
憑著對中華文明的摯愛和憂國情懷,劉忠良對中國的人口問題以自己的視角作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很多讀者也許會覺得他的論述和結論聳人聽聞,但這並非因為他的觀點極端,而恰恰是因為過去幾十年只強調人口是負擔的偏執大行其道,讓當代中國的人口觀念完全背離了維繫文明傳承所需的基本常識。
——北京和香港某公司合伙人與董事總經理、原哈佛大學助理教授 黃文政
中國近30年來的人口政策追求超低生育率的負面效應已日見明顯,不僅引起越來越多的國民的不滿,而且引起越來越多專家學者的質疑和憂慮。劉忠良先生的這部著作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產物,基本觀點中肯,具有參考價值。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外文所中北歐文學室主任、原全國政協委員 葉廷芳
這是一本系統反思低生育率問題的著作。作者完全擺脫了人口專業眼光的局限和現行人口政策的束縛。其實作者寫的只是一些被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遺忘已久的人口常識。對於長期把重複了一千遍的謊言當做不言自明的真理接受、傳播的人們,這些常識是振聾發聵的。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知名學者 楊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