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
生產力效益是生產力諸因素有機結合,綜合作用的結果,正是生產力諸因素效益的合力形成了生產力效益。
1、生產資料效益
生產資料效益指生產力物化形態因素的效益,即物化勞動消耗與成果的數量比例關係。生產資料效益的提高意味著物化勞動的節約,也就是單位物力可以轉化為更多的使用價值。生產資料的價值在產品生產過程中轉移到新的使用價值中去,其價值量並不發生增加或減少的變化。但一般來說,在生產資料性質不變的情況下,生產資料效益提高了,單位生產資料就夠與更多的活勞動結合,接受更多的活勞動的作用。活勞動即勞動者勞動力的支出,它創造價值,使社會財富從價值形態上增加。活勞動創造價值必須以同生產資料的結合為前提條件,而單位生產資料能夠同更多的活勞動結合,就能提高其效益,使勞動者生產出更多的使用價值,創造出更多的新價值。例如,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實行三班制的工廠比實行一班制的工廠,吸引的勞動力要多,吸引的活勞動要多,因而生產資料的效益要更高。在任何社會的生產過程中,都存在著對物的節約要求,但在不同的社會裡,這一要求的實現程度和形式都是不同的。在原始社會,這種要求是自覺的,是生存需要的客觀反映,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裡,這種要求是服務於剝削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滿足其占有欲。生產過程中,他們一方面在追求物的節約,另一方面卻造成物的極大浪費。這一點,資本主義社會表現得更為嚴重和鮮明。社會主義社會則不然,由於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存在和作用,社會不僅客觀上要求提高生產資料效益即物的節約,而且能在最大限度、最大範圍內持久地實現物的節約,這一節約最終都要服務於全社會物質財富的增加,滿足勞動者日益增長的需要。
生產資料活動本身包含著複雜的相互關聯的許多方面,而不是僅僅表現在一個方面。因此,對生產資料效益必須進行全面分析,建立全面反映生產資料效益的指標體系。在工業企業,生產資料效益指標主要有,單位產品與生產資料消耗比率;單位產值與生產資料消耗價值比率;產品成本與生產資料消耗價值比率;企業利潤與生產資料消耗價值比率;生產資料利用率;追求生產資料投資效益和回收期,等等。農業生產中,除要分析上述六個比率外,還應具體分析土地合理利用程度。在分析生產資料效益時,只要抓住制約生產資料效益的主要因素及其指標,進行重點分析對比,是可以作出正確評價的。
2、勞動力效益
勞動力效益指生產力活勞動因素的效益,即活勞動消耗與成果的數量比例。在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可以用勞動生產率表示,也就是生產某種產品或全部產品的勞動效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的勞動力消耗仍然有創造社會價值和實現社會價值兩個方面的作用,勞動力效益必然是影響和制約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實現程度的根本因素。社會主義條件下,社會財富的增加只能依靠勞動者的勞動創造。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社會主義特有出生產關係規律作用的發揮,充分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使勞動者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從而為提高勞動力效益創造了有利條件。勞動力效益的提高,使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所需要的物質條件源源不斷地被創造出來,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無法比擬的。正如列寧所指出的,“勞動生產率,歸根到底是保證新社會制度勝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東西。”
反映勞動效益的主要指標是勞動生產率。在市場經濟中,對勞動生產率既要從產品產量方面進行分析,又要從產值、成本和利潤方面進行分析。另外,還要既分析單位工人勞動生產率,又要分析全員勞動生產率,以準確考察活勞動的耗費。
勞動力效益是生產資料效益的基礎,離開勞動者的有效勞動,生產資料作用就不可能發揮出來;生產資料效益又是勞動力效益的物質承擔者,離開一定的生產資料,勞動力效益也不能發揮出來。生產資料效益和勞動力效益有機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生產力效益的主體。所以,對生產效益的分析和研究,必須首先分析和研究生產資料效益和勞動力效益。
3、非實體性因素效益
除實體性因素效益外,還有非實體性因素的效益,科學技術的利用率,信息的效益,教育水平與效果等也都是生產力效益的組成部分,並影響生產力效益。
非實體性因素效益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第一,分析非實體性因素存在和發展所消耗的的勞動量與其在生產過程中帶來的效果的對比關係。非實體性因素的無實物形態特性,使人們難以確定標準勞動消耗量,但我們可以通過實際勞動消耗和產出的對比進行評價。如果為獲取某項信息所投入的勞動量大大超過該項信息所帶來的勞動節約量,就是低效益的。第二,分析非實體性因素在生產實踐中的套用程度和水平,即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如果科學技術不進入生產過程,就無效益而言,但進入生產過程後也並不是全部都能發揮作用,同一科學技術在不同的生產過程或同一生產過程不同企業生產活動中的套用程度和水平也是不同的,非實體因素滲透於載體的程度直接標誌著它的效益。
在考察非實體性因素效益時不能僅以某一方面的得失來衡量,而要進行綜合分析。在現實經濟活動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某項技術革新或技術改造。在它進行中需消耗許多勞動,節約勞動的效果也可能並不顯著,但是如果從長遠看,從發展看,它會使生產發生很大的變化,並減少了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消耗,那么該項技術革新或技術改造的效益就是高的。
社會經濟成長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決定,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成長不可能象資本主義那樣靠對外掠奪和對內剝削實現,只能以生產力效益的提高為基礎,通過發展生產實現。發展生產有兩條途徑,即外延擴大再生產和內涵擴大再生產。前者受物質條件和經濟條件的制約較大,是有限的,而且外延擴大再生產新增加的社會財富有一部份要被新增加的勞動力消費掉,不能增加人蚜產量,不能提高生產力效益。內涵的擴大再生產是在原有生產規模基礎上通過挖潛、革新和改造而進行的擴大再生產。內涵擴大再生產實質就是通過提高生產力效益,使社會財富增長。所以,提高生產力效益是實現經濟成長的主要途徑。
第一、第二產業生產力效益的提高,意味著生產力諸因素的節約、功能的充分發揮,表現為物質財富的絕對增長和相對增長。第三產業生產力效益的提高,意味著生產力諸因素的節約,表現為促進第一、第二產業生產力效益的提高,表現為社會經濟的增長與繁榮。總之,生產力效益的提高意味著人們對自然界盼認識、開發和利用的不斷深化,意味著人們征服自然的武器的數量日益增多、質量日益提高,從而進一步為經濟的增長奠定物質基礎。因此,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社會經濟成長與生產力效益的提高緊密相聯,如果片面地以擴大生產規模作為生產力發展和經濟成長的主要基礎,忽視提高生產力效益,生產力發展和經濟成長的幅度和速度必然受到影響。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我國在經濟建設實踐中恰恰在這方面走了彎路,犯了錯誤,致使社會經濟不能穩步增長,生產力發展時快時慢,人民得到的實惠較少,社會主義優越性得不到充分發揮,這種狀況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逐漸得到改變。
動態分析
生產力效益的動態分析,是指在生產力及其作用的發展變化中分析生產力效益。構成生產力的諸因素都處在發展變化中,任何一個因素的發展變化都會引起其他因素的發展變化,這些變化必然引起生產力效益的變化。生產力效益正是在生產力渚因素有機聯繫,相互制約,不斷變化中形成和變化的,為此,必須對生產力效益進行動態分析,如由手工工具生產變為自動化機器生產,這是生產工具發展上的大變化,這一變化必然大大提高生產力效益,又如,生產的組織管理是處於發展變化中的,隨著這種變化,生產力諸因素作用形式、範圍和程度也必然發生變化,進而促成生產力效益的提高或降低。生產過程是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結合後的有目的的活動,科學的生產組織管理,不僅實現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的有機結合,而且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從而提高生產力的效益。再如,人們的需求總是處在變化中的。每一種新需求的產生既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又向生產力提出新的要求,引起生產力因素的發展變化;反之,一種需求的淡化和消失,也必然引起生產力因素某方面作用的淡化和消失。上述這些變化都要影響生產力效益,這就決定生產力效益不可能是個固定值,所以必須對其進行動態分析。
對生產力效益的動態分析,首先要建立生產力效益的動態數列。生產力效益的動態數列是將生產力效益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從而反映出生產力效益在各個時間範圍內所達到的水平、過程和趨勢。在此基礎上對生產力效益進行比較分析,具體分析促進生產力效益變化的原因及生產力諸因素在這一變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制訂出提高生產力效益的具體措施。
定量分析
生產力效益的動態分析是通過生產力效益的數量對比關係表現的,因此,對生產力效益的定量分析是動態分析的基礎。生產力效益的定量分析就是通過數量對比把握生產力效益的變化,它是對生產力效益的最直接評價。
定量分析首先要確定基期數,即以過去的數值作為對比標準進行比較。確定基期數既要選定累進基期數——前一次或前幾次的數值——作為對比標準,又要選定先進的基期數作為對比標準。沒有前者,對比值難以反映企業、部門、地區及國家的生產力效益變化;沒有後者,也難以反映生產力效益變化中存在的問題。其次,要合理確定比較時限。定量分析首先要拿一個時限的生產力效益同另一個時限的生產力效益作數量對比,只有比較時限合理才能準確反映生產力效益的變化。比較時限的確定要以生產經營活動周期變化為依據,過長會使予以分析的生產力效益包含虛假成份,過短又難以全面反映生產力效益的變化。第三,必須準確及時地記錄各種數值,提供可靠的報告期數值。報告期數值的失真和不完整,都不能為定量分析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據。第四,在生產力效益定量分析基礎上,要進行原因分析並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發揮優勢彌補不足,這樣才能促進生產力效益的提高。定量分析表如下:
時限 對比值 項目 | 月 日 | 月 日 |
先 進 基期數 | 累 進 基期數 | 報告 期數 | 先 進 基期數 | 累 進 基期數 | 報告 期數 |
產 值 | | | | | | |
勞動生產率 | | | | | | |
機器設備消耗 | | | | | | |
原材料消耗 | | | | | | |
原因分析 | | | | | | |
措 施 | | | | | | |
註:表中所列項目僅是例舉
綜合分析
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是由諸種經濟部門和地區組成的統一體,因此,對生產力效益不僅要進行動態分析和定量分析,而且要進行綜合分析,即在生產力相互關係中分析生產力的效益。社會生產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生產力的作用結果也是複雜的。在一個企業、部門、地區範圍內生產力效益可能是高的,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是,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分析,它的效益就可能是低的,其作用的發揮也可能不利於社會效益的提高。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遍及全國各地的小煙廠、小糖廠等下馬停辦,可是它卻仍然存在,並把其產品源源不斷地投入市場。其原因在於它的存在有利於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地方在想方設法保留它。如果對其效益進行綜合分析就會看到,在巨觀上,這些企業的存在不僅浪費原材料、燃料動力,而且致使國家重點企業難以充分發揮生產能力,降低了生產力效益。
生產力效益綜合分析涉及面廣,要求水平高,又很複雜,不能簡單從事,而要全面地分析,既從實物形態,又從價值形態;既從微觀方面,又從巨觀方面;既著眼當前,又要綜觀長遠。只有這樣,才能科學地分析其效益,確定最佳效益目標,充分地發揮生產力作用,加快經濟成長。
生產力效益的定量分析和綜合分析是動態分析基礎,動態分析和綜合分析又是定量分析的發展和完善。三者缺一不可。多年來,我們對生產力效益分析是不夠的,未形成生產力效益分析體系。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完善,人員素質不高,致使生產力效益分析水平不高,難以準確揭示影響生產力效益的原因,更不能制定出有力措施,從而阻礙了生產力作用的充分發揮。實踐證明,必須在生產力諸因素的發展變化中,進行定量分析、動態分析和綜合分析,及時準確地掌握生產力諸因素作用的對比值,實現對生產力效益的科學分析,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生產力諸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