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電子學

生物醫學電子學

《生物醫學電子學》是2008年生物醫學電子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剛。本書可用於本科生物醫學工程、測控、電技術套用和機電一體化等專業。

基本介紹

  • 書名:生物醫學電子學
  • 作者:李剛
  • ISBN: 9787121072819
  • 定價: 49.00 元
  • 出版社: 生物醫學電子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8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發展史,

基本介紹

一、主要目標和主要內容: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生物醫學信號測量的特殊性,能夠從生命體本身的特殊性出發,掌握生物醫學信號的檢測、放大、處理、顯示與記錄等方法和手段,掌握放大電路及濾波器的仿真設計與分析技術,增強電路設計的能力,提高運用電子學技術與方法來解決生物醫學中問題的能力
二、授課教師和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藺利峰
授課對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學生
三、課程類型和學時學分:
考試課,72學時,4.5學分
四、教學方式(授課形式和考核方式):
多媒體教學、筆試
五、教材與參考書目:
《醫學電子學基礎(第2版)》 陳仲本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生物醫學電子學》蔡建新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生物醫學電子學》王保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醫學電子學教程及實驗》羅融等主編,西安交通大學
《生物醫學電子學》 張唯真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生物醫學電子學及實驗》 周希賢等主編,蘭州大學出版社
《醫學電子學基礎》 高翠霞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內容簡介

《生物醫學電子學》系統、全面、詳細地介紹了生物醫學電子學的基本原理、常用電路及其設計、典型醫學儀器的原理和構成。《生物醫學電子學》的特點在於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內容翔實而又先進;理論緊密聯繫實際,體現學以致用的宗旨;涉及專業知識面寬,但不止於表淺和空泛;重點突出,注重素質培養。

編輯推薦

作為生物醫學電子學的著名專家,集其20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眾多高水平科研成果編寫《生物醫學電子學》。《生物醫學電子學》既是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主幹課程用教科書,也可以作為其他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書。由於該書具有鮮明的先進性,工程技術人員也一定能夠從中受益。
先進性——取材先進,緊跟生物醫學電子學的發展步伐
實用性——學以致用,提升設計與研發新型醫學儀器的能力
知識性——覆蓋全面,囊括生物醫學電子學幾乎所有的方面和層面

目錄

第1章概述
1.1電子學在生命科學與醫學中的作用
1.2醫學電子儀器的一般結構
1.3醫學電子儀器的設計
1.4醫學測量儀器中的噪聲、干擾與誤差
1.4.1干擾及其抑制
1.4.2電路噪聲
1.5本課程的學習方法和要求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感測器與接口電路
2.1概述
2.2熱電阻的接口電路
2.3電容感測器的接口電路
2.3.1電容感測器橋式接口電路
2.3.2電容感測器諧振式接口電路
2.3.3電容感測器調頻式接口電路
2.3.4電容感測器運算式接口電路
2.3.5電容感測器二極體雙T型交流電橋接口電路
2.3.6電容感測器脈衝寬度調製電路
2.4電渦流式感測器的接口電路
2.5電位器式感測器接口電路
2.6差動變壓器式感測器的接口電路
2.7壓阻式壓力感測器接口電路
2.8壓電晶體感測器的接口電路
2.9光電二極體(光電池)的接口電路
2.9.1工作原理
2.9.2光電二極體的接口電路
2.10現代智慧型型感測器舉例
2.10.1攝氏溫度集成感測器LM45
2.10.2加速度感測器ADXL50和ADXL05
2.10.3霍爾效應積體電路
2.10.4集成化的光電感測器OTP101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信號放大
3.1概述
3.1.1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主要直流參數
3.1.2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主要交流參數
3.2同相放大器
3.3反相放大器
3.4基本差動放大器
3.5儀用放大器
3.6可變增益放大器
3.7隔離放大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信號濾波
4.1引言
4.2濾波器的主要特性指標
4.3濾波器的傳遞函式與頻率特性
4.4有源濾波器的設計
4.4.1濾波器的公式法設計
4.4.2濾波器的歸一化設計
4.4.3濾波器的計算機輔助設計
4.4.4濾波器的類比設計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信號計算
5.1引言
5.2加減運算電路
5.2.1加法運算電路
5.2.2減法運算電路
5.3對數與指數運算電路
5.3.1對數運算電路
5.3.2指數運算電路
5.4乘除與乘方、開方運算電路
5.4.1乘除運算電路
5.4.2乘方和開方運算電路
5.5微分與積分運算電路
5.5.1積分運算電路
5.5.2微分運算電路
5.5.3PID電路
5.6特徵值運算電路
5.6.1採樣/保持電路
5.6.2絕對值運算電路
5.6.3均值運算電路
……
第6章信號線性變換
第7章信號非線性處理
第8章模擬/數字轉換與數字/模擬轉換
第9章信號顯示
第10章功率驅動
第11章控制器件與控制電機
第12章信號遙傳
第13章生物醫學信號檢測
第14章電療與電刺激儀器
第15章生物電檢測儀器
第16章醫學圖像儀器
第17章醫學電子儀器的電氣安全與認證
附錄A國家標準9706簡介(節選)
……

發展史

人體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電場,生物的器官、組織和細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會發生電位和極性變化。生物電波振動是生命活動過程中的一類物理、物理-化學變化所引發的身體連鎖反應所呈現的結果,是正常生理活動的表現,也是生物構成、成長、發展的一個最為基本的基礎特徵。
幾乎一切生物活動都與生物的電能有關。早在2000多年前,人類就發現動物體帶電的事實,並利用電鰩所發生的生物電治療精神病,此後,人類對於自身生物電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並隨著科技的發展,日益清晰明了。
1920年,丹麥科學家斯文·英格法發現外部電場會引起動物神經元發生變化。
1924年,荷蘭生理學家威廉·艾因特霍芬因成功記錄心臟生物電波頻率,發明“心電圖儀”,獲諾貝爾醫學獎。
1950年,《生物醫學電子學》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在美國、英國等已開發國家迅速崛起。
1952年,英國生理學家A.L.霍奇金第一次記錄了跨神經細胞膜的電波變化,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
同年,美國著名書籍《醫學新革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電流治病,人類將無絕症》中首次提到:“人類若要遠離絕症只有套用《生物醫學電子學》方可完成。”
1958年,魯內·埃爾姆奎斯特發明了第一台心臟起搏器。
20世紀70年代,第一代胰島充電器和穩壓充電器誕生。讓眾多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在短短90天內徹底擺脫打針吃藥的痛苦,徹底顛覆了糖尿病與高血壓的傳統治療理念。
21世紀初,《生物醫學電子學》開始套用於航空醫學、植物生理學和仿生學等方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