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塘(生物塘)

穩定塘

生物塘一般指本詞條

穩定塘舊稱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種利用天然淨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築物的總稱。其淨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淨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並設定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於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穩定塘
  • 外文名:Stabilization Pond
  • 優點:結構簡單、建設費用低等
  • 缺點:易產生臭味和滋生蚊蠅
  • 設計計算:設計、BOD表面負荷法
  • 類型:厭氧塘、兼性塘、好氧塘、曝氣塘
運行原理,特點,優點,缺點,類型,厭氧塘,兼性塘,好氧塘,曝氣塘,附屬設施,套用實例,

運行原理

穩定塘是以太陽能為初始能量,通過在塘中種植水生植物,進行水產和水禽養殖,形成人工生態系統,在太陽能(日光輻射提供能量)作為初始能量的推動下,通過穩定塘中多條食物鏈的物質遷移、轉化和能量的逐級傳遞、轉化,將進入塘中污水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最後不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產、水禽的形式作為資源回收,淨化的污水也可作為再生資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處理與利用結合起來,實現污水處理資源化。
人工生態系統利用種植水生植物、養魚、鴨、鵝等形成多條食物鏈。其中,不僅有分解者生物即細菌和真菌,生產者生物即藻類和其他水生植物,還有消費者生物,如魚、蝦、貝、螺、鴨、鵝、野生水禽等,三者分工協作,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更有效地處理與利用。如果在各營養級之間保持適宜的數量比和能量比,就可建立良好多生態平衡系統。污水進入這種穩定塘其中的有機污染物不僅被細菌和真菌降解淨化,而其降解的最終產物,一些無機化合物作為碳源,氮源和磷源,以太陽能為初始能量,參與到食物網中的新陳代謝過程,並從低營養級到高營養級逐級遷移轉化,最後轉變成水生作物、魚、蝦、蚌、鵝、鴨等產物,從而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特點

優點

在我國,特別是在缺水乾旱的地區,生物氧化塘是實施污水的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所以穩定塘處理污水成為我國著力推廣的一項新技術。
穩定塘穩定塘
(1)能充分利用地形,結構簡單,建設費用低。
採用污水處理穩定塘系統,可以利用荒廢的河道、沼澤地、峽谷、廢棄的水庫等地段建設結構簡單,大都以土石結構為主,在建設土地具有施工周期短,易於施工和基建費低等優點。污水處理與利用生態工程的基建投資約為相同規模常規污水處理廠的1/3-1/2。
(2)可實現污水資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實現水循環,既節省了水資源,又獲得了經濟收益。
穩定塘處理後的污水,可用於農業灌溉,也可在處理後的污水中進行水生植物和水產的養殖。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水生作物、魚、水禽等物質,提供給人們使用或其他用途。如果考慮綜合利用的收入,可能到達收支平衡,甚至有所盈餘。
(3)處理能耗低,運行維護方便,成本低。
風能是穩定塘的重要輔助能源之一,經過適當的設計,可在穩定塘中實現風能的自然曝氣充氧,從而達到節省電能降低處理能耗的目的。此外,在穩定塘中無需複雜的機械設備和裝置,這使穩定塘的運行更能穩定並保持良好的處理效果,而且其運行費用僅為常規污水處理廠的1/5-1/3。
(4)美化環境,形成生態景觀。
將淨化後的污水引入人工湖中,用作景觀和遊覽的水源。由此形成的處理與利用生態系統不僅將成為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而且將成為現代化生態農業基地和遊覽的勝地。
(5)污泥產量少。
穩定塘污水處理技術的另一個優點就是產生污泥量小,僅為活性污泥法所產生污泥量的1/10,前端處理系統中產生的污泥可以送至該生態系統中的藕塘或蘆葦塘或附近的農田,作為有機肥加以使用和消耗。前端帶有厭氧塘或鹼性塘的塘系統,通過厭氧塘或鹼性塘底部的污泥發酵坑使污泥發生酸化、水解和甲烷發酵,從而使有機固體顆粒轉化為液體或氣體,可以實現污泥等零排放。
(6)能承受污水水量大範圍的波動,其適應能力和抗衝擊和能力強。
我國許多城市其污水BOD濃度很小,低於100mg/L,是活性污泥法尤其是生物氧化溝無法正常運行,而穩定塘不僅能夠有效的處理高濃度有機物水,也可以處理低濃度污水。

缺點

(1)占地面積過於多。
(2)氣候對穩定塘的處理效果影響較大。
(3)若設計或運行管理不當,則會造成二次污染。
(4)易產生臭味和滋生蚊蠅。
(5)污泥不易排出和處理利用。

類型

按照塘內微生物的類型和供氧方式來劃分,穩定塘可以分為厭氧塘、兼性塘、好氧塘、曝氣塘。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類型的穩定塘:
深度處理塘——作用是進一步提高二級處理水的出水水質。
水生植物塘——在塘內種植一些纖維管束水生植物,比如蘆葦、水花生、水浮蓮、水葫蘆等,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對氮磷有較好的去除效果。
生態系統塘——在塘內養殖魚、蚌、螺、鴨、鵝等,這些水產水禽與原生動物、浮遊動物、底棲動物、細菌、藻類之間通過食物鏈構成複雜的生態系統,既能進一步淨化水質,又可以使出水中藻類的含量降低。
由於穩定塘具有很多類型,所以可以組合成多種不同的流程。

厭氧塘

塘水深度一般在2m以上,最深可達4~5m。厭氧塘水中溶解氧很少,基本上處於厭氧狀態。
工作原理
厭氧塘的原理與其他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一樣,依靠厭氧菌的代謝功能,使有機底物得到降解。反應分為兩個階段:首先由產酸菌將複雜的大分子有機物進行水解,轉化成簡單的有機物(有機酸、醇、醛等);然後產甲烷菌將這些有機物作為營養物質,進行厭氧發酵反應,產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如圖:
特點及適用條件
優點:
(1)有機負荷高,耐衝擊負荷較強。
穩定塘圖示穩定塘圖示
(2)由於池深較大,所以占地省。
(3)所需動力少,運轉維護費用低。
(4)貯存污泥的容積較大。
(5)一般置於塘系統的首端,作為預處理設施,在其後再設兼性塘、好氧塘甚至深度處理塘,做進一步處理,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後續兼性塘和好氧塘的容積。
缺點:
(1)溫度無法控制,工作條件難以保證。
(2)臭味大。
(3)淨化速率低,污水停留時間長。城市污水的水力停留時間為30~50天。
適用條件:
對於高溫、高濃度的有機廢水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如食品、生物製藥、石油化工、屠宰場、畜牧場、養殖場、製漿造紙、釀酒、農藥等工業廢水。對於醇、醛、酚、酮等化學物質和重金屬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對重金屬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一般規定
(1)必須嚴格作好防滲措施。
(2)厭氧塘前要進行預處理。
(3)進水水質: 進水中有機負荷不能過高。有機酸在系統中的濃度應小於3000mg/L;進水硫酸鹽濃度不宜大於500mg/L;進水BOD:N:P=100:2.5:1;C:N一般為20:1左右;pH值要介於6.5~7.5;進水中不得含有有毒物質,重金屬和有害物質的濃度也不能過高,應符合《室外排水設計規範》的規定。
設計計算
(1)設計方法
—有機負荷法。
—完全混合數學模型法:很少採用。
有機負荷法分為3類:BOD容積負荷法、BOD表面負荷法、VSS容積負荷法。
1)BOD表面負荷法:
必須規定塘中的最低容許BOD表面負荷。根據實際情況,我國厭氧塘的最低容許負荷為:北方—300kg BOD5/(104m2.d);南方—800kg BOD5/(104m2.d)。
2)BOD容積負荷法:
國外城市污水厭氧塘的設計一般都採用此方法,我國的工業廢水厭氧塘也有不少採用該方法。根據美國7個州處理城市污水厭氧塘的設計參數,BOD容積負荷為一般採用0.2~0.4 kgBOD5/(m3.d),也有個別取值範圍比較大,比如蒙大拿州採用的設計參數是0.032~1.6 kgBOD5/(m3.d)。工業廢水的設計負荷應該通過實驗來確定,我國肉類加工廢水厭氧塘處理的中試結果如下表:
▲表1 我國肉類加工廢水厭氧塘處理的中試數據
序號
BOD容積負荷率
kgBOD5/(m3.d)
水力停留時間(d)
水溫T(℃)
進水BOD5(mg/L)
處理水BOD5(mg/L)
去除率(%)
1
0.49
1
17.3
486
251
48.8
2
0.53
1
28.2
530
330
37.7
3
0.22
2
24.5
438
200
54.4
4
0.24
2
30.2
473
150
68.2
3)VSS容積負荷法:
當厭氧塘處理含VSS較高的廢水時,宜採用VSS容積負荷進行設計。根據國外資料,幾種處理工業廢水的厭氧塘的設計參數如下:
奶牛糞尿廢水:0.166~1.12 kgVSS/(m3.d);
家禽糞尿廢水:0.063~0.16kgVSS/(m3.d);
豬糞尿廢水0.064~0.32 kgBOD5/(m3.d);
菜牛屠宰廢水0.593 kgBOD5/(m3.d);
擠奶間廢水0.197 kgBOD5/(m3.d)。
(2)構造和主要尺寸
1)厭氧塘一般為矩形,長寬比為2~2.5:1
2)塘的深度:
有效水深h1:3.0~5.0m。若深度過大,雖然有利於形成厭氧條件,但是會使塘底的水溫過低,也對反應不利。
儲泥厚度h2:≥0.5m。城市污水厭氧塘的污泥量按每人每年50升計,污泥清除的周期一般為5~10年。
此外,還應考慮一定的超高h3,一般取為0.6~1.0m。塘的面積越大,超高越大。
3)堤坡:塘內坡度1.5:1~1:3;塘外坡度:1:2~1:4。
4)進出水口:厭氧塘進口設在底部,高出塘底0.6~1.0m,以便使進水與塘底污泥相混合。進水管直徑一般為200~300mm;對於含油廢水,進水管直徑應不小於300mm。出水管應在水面以下,淹沒深度不小於0.6m,並要求在浮渣層或冰凍層以下。一般進口和出口均不得少於兩個,當塘底寬小於9m時,也可以只用一個進水口。
5)塘數及單塘面積
由於厭氧塘通常位於穩定塘系統之首,會截留較多的污泥,所以至少應有兩座並聯,以便輪換除泥;單塘面積不應大於(0.8~4)×104m2。

兼性塘

有效深度介於1.0~2.0m。上層為好氧區;中間層為兼性區;塘底為厭氧區,沉澱污泥在此進行厭氧發酵。兼性塘是在各種類型的處理塘中最普遍採用的處理系統。
工作原理
兼性塘是最常見的一種穩定塘。兼性塘的有效水深一般為1.0~2.0m,從上到下分為三層:上層好氧區,中層兼性區(也叫過渡區);塘底厭氧區,見圖6-3)好氧區對的淨化原理與好氧塘基本相同。藻類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溶解氧充足。有機物在好氧性異養菌的作用下進行氧化分解,兼性區的溶解氧的供應比較緊張,含量較低,且時有時無。其中存在著異養型兼性細菌,它們既能利用水中的少量溶解氧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同時,在無分子氧的條件下,還能以NO3-、CO32-作為電子受體進行無氧代謝
厭氧區內不存在溶解氧。進水中的懸浮固體物質以及藻類、細菌、植物等死亡後所產生的有機固體下沉到塘底,形成10~15cm厚的污泥層,厭氧微生物在此進行厭氧發酵和產甲烷發酵過程,對其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在厭氧區一般可以去除30%的BOD。
穩定塘圖示穩定塘圖示
特點及適用條件
優點:
(1)投資省,管理方便。
(2)耐衝擊負荷較強。
(3)處理程度高,出水水質好。
缺點:
(1)池容大,占地多。
(2)可能有臭味,夏季運轉時經常出現漂浮污泥層。
(3)出水水質有波動。
適用條件:
既可用來處理城市污水,也能用於處理石油化工、印染、造紙等工業廢水。
一般規定
(1)應該建在通風、無遮蔽的地方。
(2)預處理及對進水水質的要求:如果兼性塘作為第一級,則要求有一定的預處理措施。具體規定與厭氧塘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兼性塘要求進水中BOD:N:P=100:5:1。
設計計算
(1)設計方法:
一般是採用經驗方法進行計算,即BOD表面負荷法。BOD表面負荷與冬季平均氣溫有很大關係。下表是我國“七五”科技攻關成果對城市廢水兼性塘建議的主要設計參數:
▲表2 城市廢水兼性塘的設計負荷和水力停留時間
冬季平均氣溫(℃)
BOD5表面負荷(kgBOD5/(104m2.d))
水力停留時間(d)
>15
70~100
≥7
10~15
50~70
20~7
0~10
30~50
40~20
-10~0
20~30
120~40
-20~-10
10~20
150~120
≤-20
<10
180~150
(2)構造及主要尺寸:
1)長寬比:多採用矩形塘,長寬比為3:1~4:1。塘的四角宜作成圓形,以避免死區。
2)塘深:
有效水深h1:1.2~2.5m
儲泥厚度h2:不小於0.3m
超高h3:0.6~1.0m
3)堤坡:塘內坡度為1:2~1:3;塘外坡度為1:2~1:5。
4)進出水口:進水口宜採用擴散管或多點進水,保證塘的橫斷面上配水均勻。
5)塘數及單塘面積。系統中兼性塘一般不少於3座,多串聯。其中第一塘的面積比較大,約占總面積的30%~60%。單塘面積一般介於(0.8~4)×104m2。

好氧塘

好氧塘是一種菌藻共生的污水好氧生物處理塘。深度較淺,一般為0.3~0.5m。陽光可以直接射透到塘底,塘記憶體在著細菌、原生動物和藻類,由藻類的光合作用和風力攪動提供溶解氧,好氧微生物對有機物進行降解。
工作原理與類型
——好氧塘淨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如圖:
好氧塘內有機物的降解過程,實質上是溶解性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無機物和固態有機物——細菌與藻類細胞的過程。 好氧細菌利用水中的氧,通過好氧代謝氧化分解有機污染物,使成為無機物CO2、NH4+、和PO43-、併合成新的細菌細胞。而藻類則利用好氧細菌所提供的二氧化碳、無機營養物以及水,藉助於光能合成有機物,形成新的藻類細胞,釋放出氧,從而又為好氧細菌提供代謝過程中所需的氧。在好氧塘中,藻是生產者,好氧細菌是分解者。此外,好氧塘中存在的浮遊動物以細菌、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物,是初級消費者。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與塘水共同組成一個水生態系統,完成系統中物質與能量的循環和傳遞,從而使進塘的污水得到淨化。
塘中的藻類,除在其光合作用中為污水的好氧降解提供溶解氧以外,還能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營養物質,並能吸附一些有機質。
穩定塘穩定塘
藻類光合作用使塘水的溶解氧和pH值呈晝夜變化。白晝,藻類光合作用釋放的氧,超過細菌降解有機物的需氧量,此時塘水的溶解氧濃度很高,可達到飽和狀態。夜間,藻類停止光合作用,且由於生物的呼吸消耗氧,水中的溶解氧濃度下降,凌晨時達到最低。陽光再照射後,溶解氧再逐漸上升。好氧塘的pH值與水中CO2濃度有關,受塘水中碳酸鹽系統的CO2平衡關係影響。
白天,藻類光合作用使CO2降低,pH值上升。夜間,藻類停止光合作用,細菌降解有機物的代謝沒有中止,CO2累積,pH值下降。
——好氧塘的分類:
(1)高負荷好氧塘
有機負荷較高,HRT(Hydraulic Retention Time水力停留時間)較短,塘水的深度較淺。出水中藻類含量高。
(2)普通好氧塘
有機負荷比前者低,水力停留時間較長。以處理污水為主要目的,起二級處理作用。
(3)深度處理好氧塘
有機負荷較低,水力停留時間也短。其目的是在二級處理系統之後,進行深度處理。
特點及適用條件
優點:
(1)投資省。
(2)管理方便。
(3)水力停留時間較短,降解有機物的速率很快,處理程度高。
缺點:
(1)池容大,占地面積多。
(2)處理水中含有大量的藻類,需要對出水進行除藻處理。
(3)對細菌的去除效果較差。
適用條件:
適用於去除營養物,處理溶解性有機物;由於處理效果較好,多用於串聯在其他穩定塘後做進一步處理,處理二級處理後的出水。
一般規定
(1)好氧塘應該建在溫度適宜、光照充分、通風條件良好的地方。
(2)既可以單獨使用,又可以串聯在其他處理系統之後,進行深度處理。
(3)如果好氧塘用於單獨處理廢水,則在廢水進入好氧塘之前必須進行徹底的預處理。
設計計算
(1)設計方法:
實際工程中多採用經驗數據進行設計,即BOD5表面負荷法。下表是好氧塘的典型設計參數:
▲表3 好氧塘的典型設計參數
設計參數
高負荷好氧塘
普通好氧塘
深度處理好氧塘
BOD5表面負荷[kgBOD5/(104m2.d)]
80~160
40~120
<5
水力停留時間(d)
4~6
10~40
5~20
有效水深(m)~
0.3~0.45
0.5~1.5
0.5~1.5
pH值
6.5~10.5
6.5~10.5
6.5~10.5
溫度範圍(℃)
5~30
0~30
0~30
BOD5去除率(%)
80~95
80~95
60~80
藻類濃度(mg/L)
100~260
40~100
5~10
出水SS(mg/L)
150~300
80~140
10~30
(2)構造及主要尺寸:
1)好氧塘多採用矩形塘,長寬比為3:1~4:1。
2)塘深:
高負荷好氧塘:0.3~0.45m;
普通好氧塘:0.5~1.5m;
深度處理好氧塘:0.5~1.5m;
好氧塘的超高取為0.6~1.0m。
3)堤坡:塘內坡度1:2~1:3;塘外坡度:1:2~1:5。
4)塘數及單塘面積:好氧塘的座數一般不少於3座,至少為2座。單塘面積一般不得大於(0.8~4.0)×104m2。

曝氣塘

塘深大於2m,採取人工曝氣方式供氧,塘內全部處於好氧狀態。曝氣塘一般分為好氧曝氣塘和兼性曝氣塘兩種。
工作原理與類型
不是依靠自然淨化過程為主,而是採用人工補給方式供氧,通常是在塘面上安裝曝氣機。實際上是介於活性污泥法中的延時曝氣法與穩定塘之間的一種工藝。
曝氣塘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完全混合曝氣塘(或稱好氧曝氣塘)。
(2)部分混合曝氣塘(或稱兼性曝氣塘)。
特點及適用條件
優點:
(1)體積小,占地省;水力停留時間短。
(2)無臭味。
(3)處理程度高;耐衝擊負荷較強。
缺點:
(1)運行維護費用高。
(2)由於採用了人工曝氣,所以容易起泡沫,出水中含固體物質高。
適用條件:
適用於處理城市污水與工業廢水。
一般規定
(1)排放前必須進行沉澱。
(2)完全混合曝氣塘的出水經沉澱後污泥可回流也可以不回流。
(3)曝氣塘一般宜採用表面曝氣機進行曝氣,但在北方要採用鼓風曝氣(一般由曝氣風機曝氣器組成)。
設計計算
(1)設計方法
曝氣塘也採用BOD5表面負荷法進行計算。BOD5表面負荷為1~30kg BOD5/(104m2.d)
(2)構造和主要尺寸
1、 好氧曝氣塘的水力停留時間(RHT)為3~10d;兼性曝氣塘的HRT有可能超過10d。
2、 有效水深一般為為2~6m。
3、 塘數一般不少於3座,通常按串聯方式運行。

附屬設施

穩定塘的塘體設計要點
(1) 塘體位置及設計
1)穩定塘位置應設在居民區下風向200m以外。
2)塘體一般設為矩形,拐角處應作成圓角。
3)塘體的設計應考慮抗衝擊和抗破壞。
4)若採用多級穩定塘系統,則各級穩定塘之間應考慮超越設定。
(2)堤頂寬度及坡度
堤頂寬度最小為1.8~2.4m,一般不小於3m,堤岸的外坡度為1:(3~5),堤岸的內坡度為1:(2~3)。
(3) 塘底要求
1) 應充分夯實,並且儘可能平整,塘底的竣工高差不得超過0.5m。
2) 曝氣塘表曝機的正下方塘體必須用混凝土加固。
3)必須採取防滲措施。
穩定塘的附屬設施
(1)進出水口
1)進水口的設計原則是:儘量避免在塘內產生短流、溝流、反混和死區,使塘內水流狀態儘可能接近推流,以增加進水在塘內的平均停留時間。一般的矩形塘,進水口宜設定在1/3池長處。在少數情況下,穩定塘採用方形或圓形,進水口宜設定在接近中心處。
2)出水口的布置原則是:應考慮能適應塘內不同水深的變化要求,宜在不同高度的斷面上,設定可調節的出流孔口或堰板。在穩定塘出口前,應設定浮渣擋板。但是在深度處理塘前,不應設定擋板,以免截留藻類。
3)對於多級穩定塘,在各級穩定塘的每個進出口均應設定單獨的閘門。
4)進出口宜採取多點進水多點出水,儘量使塘的橫斷面上配水均勻。
5)進口和出口之間的直線距離應該儘可能大。通常採用對角線布置。
6)進出口至少應距塘面0.3m。厭氧塘進水應接近底部的污泥層。
7)進口至出口的方向應避開當地常年主導風向,以防止臭氣污染。
(2)曝氣塘的充氧設施
1)如果曝氣塘的進水高程與塘的水面高程有一定的高差,則可考慮利用此高差進行跌水充氧。若高差較大,應建造多級跌水。
2)曝氣塘的人工充氧設備與其他好氧工藝相同。比如在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溝工藝中廣泛採用的鼓風曝氣機、表面曝氣機、水平軸轉刷曝氣機等,均可用於曝氣塘的充氧。

套用實例

第一個有記錄的塘系統是美國於1901年在德克薩斯州修建的。全世界已經有50多個國家在使用穩定塘系統,其中法國有穩定塘1500餘座,西德2000餘座,美國已有穩定塘20000餘座。在開發中國家,穩定塘的套用也比較廣泛。例如,馬來西亞工業廢水總量的40%都是利用穩定塘進行處理的。
由於穩定塘具有經濟節能並能實現污水資源化等特點,所以受到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國利用穩定塘處理污水的研究始於50年代。我國政府對穩定塘一直採取鼓勵扶植的措施。國家環保局曾撥款300萬元,資助齊齊哈爾對穩定塘進行了改建和擴建。到1990年為止,我國已經建成穩定塘118座,日處理污水量190萬噸。
穩定塘除了用於處理中小城鎮的生活污水之外,還被廣泛用來處理各種工業廢水,此外,由於穩定塘可以構成複合生態系統,而且塘底的污泥可以用作高效肥料,所以穩定塘在農業、畜牧業、養殖業等行業的污水處理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套用。特別是在我國西部地區,人少地多,氧化塘技術的套用前景非常廣泛。
代表例子
1、綏化市氧化塘。該塘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容積38萬立方米,抽升站兩座,簡抽升站四座,磚砌防滲渠道19500米,灌溉面積6000畝。根據污水總泵站和氧化塘的水質分析情況看,淨化效果明顯,可以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利用這種淨化後的污水灌溉農田十七年,對土壤、蔬菜、地下水都沒有污染,而且淨化後污水中含氮22.5毫克/升,含磷2.93毫克/升,含鉀6.0毫克/升,這樣每年可節約化學肥料31430公斤,地下水100萬噸。從小區試驗和大面積調查看,各類蔬菜均增產,平均每年增產5-8萬斤,提早成熟7-10天,每年增加收入25-30萬元。因此,中小城市利用氧化塘處理污水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水肥資源,還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蔬菜產量。
2、義馬煤業集團公司常村煤礦氧化塘。為清除礦井水對澗河的污染,幾年來,該礦先後投資40餘萬元將一廢棄的礦坑改建成一座容積為15萬立方米的氧化塘,月處理礦井水8.2萬立方米。這條治理礦井水污染的新途徑,不僅緩解了礦區用水嚴重不足,而且還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氧化塘處理後的礦井水,可作為井上和井下工業用水,同時還可在氧化塘內養魚,年產鮮魚2萬餘公斤。如今氧化塘四周已綠樹成蔭,成為遠近聞名的一處風景勝地。
3、高唐紙業集團氧化塘。為解決污水排放問題,該集團投入1200萬元建成了占地600餘畝的治污二期工程一氧化塘,全天候運行。這使公司處理後的造紙廢水水可用於水產養殖及農業灌溉,並可達到80%水量循環回用於生產,從而實現造紙廢水的無害化綜合利用,成為零污染排放企業。
山東省東營市污水處理與利用生態工程
1、 工程簡介
東營市污水處理與利用生態工程於2000年10月建成,設計處理水量10萬t/d,占地面積約110公頃,工程總投資6700萬元,是現今國內外套用穩定塘處理系統設計較為完善的一座污水處理廠。 污水水質如下表:
▲表4 進水水質情況一覽表
項目
BOD
COD
SS
TN
TP
NH3-N
濃度(mg/L)
70
150
70
30
5
20
該工程因地制宜,將現有的一個水庫適當修整分隔後,改造成高效厭氧塘、曝氣塘、曝氣養魚塘等處理單元;將附近的鹽鹼荒地建成養魚塘、藕塘、蘆葦塘等生態利用單元。
2、 主要處理單元設計
(1)細格柵:單組柵寬1.4m,柵條間隙8mm,柵條寬10mm,柵前有效水深0.8m,過柵流速0.9m/s,格柵安裝角度75°。
(2)沉砂池:每組平面設計尺寸12.0m×3m,有效水深1.2m,砂斗傾角55°,砂斗高度1.85m。
(3)高效複合厭氧塘:每組厭氧塘平均長約138.88m,寬約65.87m,有效水深5.0m,厭氧塘中污水停留時間為1.68d。
(4)曝氣塘:每組曝氣塘平均長度133.37m,寬約66.31m,有效水深3.6m,污水在曝氣塘中停留時間為1.29d。
(5)曝氣養魚塘:塘總面積為23.24公頃,塘有效水深3.5m,污水在塘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8.13d。
(6)養魚塘:養魚塘總占地面積為12.09公頃,有效水深2.5m,污水在其中停留時間為3.02d。
(7)藕塘:總面積為7.56公頃,有效水深1.2m,污水在其中的水力停留時間為0.91d。
(8)蘆葦塘:蘆葦塘Ⅰ和蘆葦塘Ⅱ的占地面積分別為18.09公頃和19.09公頃,有效水深平均為0.5m,在蘆葦塘中總共水力停留時間為1.85d。
3、運行效果
本工程於2000年10月開始通水試運行,在養魚塘中尚未放養魚苗、藕和蘆葦未開始種植的情況下,經現場檢測,最終的出水完全複合我國污水綜合排放二級標準(GB 8978-1996)的要求。
4、本工程的特點
(1) 本工程採用穩定塘處理系統,將污水的處理與利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污水的資源化,這對於緩解東營市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義。
(2) 本工程在設計中特別注意了處理系統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一致,注意了對環境的美化。堤壩修建整齊,全部採用毛石進行護砌;曝氣養魚塘作為人工景點,將污水處理廠建成了一座生態公園。
(3) 本工程同傳統活性污泥法比較,具有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維護管理方便等優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