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火》中的淘金者作為現代文明的代表,雖然仔細地察覺到雪地上的陷阱,但還是弄濕了雙腳,在這片荒野中,是致命的錯誤;雖然他最後成功地將火生起,但沒有注意到頭頂樹上的積雪;雖然有強烈的求生意志,但最終還是敗在了大自然手中,成為大自然的犧牲品。而趕路人唯一的伴侶——狗,雖然它沒有淘金者的聰明智慧,沒有現代工業文明的先進設備,卻用自己本能的天性和智慧,對抗著淘金者愚昧的理性,成為這場殘酷競爭的存活者。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倫敦將自己的淘金經歷融入到北疆荒野的創作背景中,認為當時的美國意識形態中有一種“荒野崇拜”。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工業化進程不僅使得社會物質領域發生顯著的變化,社會主體的行為與心理格式也有明顯的轉變。城鄉人民的苦困,政治制度的腐敗,民主思想的虛假,社會道德的淪喪,階級鬥爭的加劇,種族歧視的泛濫使得工業文明與拓居先民的民族個性難以融合,因此,回歸到一種更加穩定的社會結構中去,成了普通大眾的需求:逃離世間的困擾,丟棄文明的負擔,返樸歸真。倫敦的時代是邊疆關閉的時期,拓荒已經結束,西部地區也開發完成,廣闊的大地也被圈定。但北疆的人們存在著生活在工業文明人們所缺少的樂觀務實和俠義勇敢,這些勇士遵循自然法則,在惡劣的環境中,不斷與大自然抗爭。二十世紀的美國,公司化的社會迅速取代了農業自然經濟,而荒野崇拜產生於工業文明的憂慮,是對工業文明的反叛,對親近大自然,不受束縛,自給自足的傳統生產和生活模式的依戀。
創作過程
1907年,31歲的傑克·倫敦乘坐斯拿克號快艇開始計畫中的“七年環球旅行”,駛抵檀香山,受到夏威夷快艇俱樂部成員的熱烈歡迎。旅途中寫下了短篇小說《生火》。
人物介紹
淘金者
淘金者顯然對自己的知識、智慧和工具很得意,相信自己對付得了這不同尋常的寒冷。在生火失敗前的整個旅行過程中,他一直處於一種輕鬆自信、躊躇滿志之中。他一直輕鬆地嚼著菸草;每成功躲過一個陷阱,他就很抽一口菸草;想到精心包裹的美味午餐時,他“愜意地笑了”;當他按預定計畫到達午餐地點時,他對自己行進的速度很滿意,相信“若能保持的話,就一定能在六點鐘趕到同伴們中間”;在順利生了火,吃了午餐後,“他裝上菸斗愜意地抽起來”。甚至弄濕了腳後,他也絲毫沒有為沒聽從勸告從而改變旅行計畫感到後悔,只是“很惱火,一個勁兒咒罵這倒霉的運氣”。在升起了火,認為自己可以烤乾鞋襪,成功挽救自己時,他得意地笑了,不由得嘲弄起提出警告的硫磺灣長者來,“嘿,看來那些老手們不過全都是些娘娘腔兒!至少他們中有的人是,”他想著,“一個男人該做的就是保持顏面,而我就是贏家!是男人的話就單獨前進!”正在淘金者為自己的成功自鳴得意、沾沾自喜時,樹權上的雪堆轟然墜落,砸滅了他的火堆,也砸醒了他的無知狂妄,“他驚呆了,仿佛聽見了死神的召喚”。傑克·倫敦通過淘金者的悲劇對狂妄自大、不知敬畏大自然的人類提出了警告:“如果不了解自己賴以生存的條件和促使自己衰亡的力量,他們即使懷著強烈的生存願望,厭惡死亡,也是枉然”。
狗
傑克·倫敦還從“狗”這個自然生命的視角對人類賦予人與自然生命之間的奴役者與奴隸的關係進行了批判,“不過,那狗和那人之間沒有什麼親密的感情,一個是幫另一個幹活兒的奴隸,狗所能得到的愛撫是呼嘯的皮鞭和粗聲粗氣的嗓門裡發出的關於呼嘯的皮鞭的威脅。所以那狗並不會想方設法將自己的憂慮告訴那人。它才不關心那人的死活呢。它是為了它自己的緣故才對著火堆嚎叫的。”同人類以居高臨下的態度輕視甚至虐待狗,狗自然也不會對人類的悲劇表現出絲毫的同情和憐憫。狗在“那人”眼中如此微不足道,它不知道溫度計為何物,它不會使用火柴,它為了得到食物和火,不得不承受主人的鞭子、棍棒和刻薄的咒罵。但狗擁有大自然賦予的皮毛和感知自然的敏銳直覺。這些原始的稟賦使它預感到了危險,使它心懷恐懼而不願前行。這些原始的稟賦使它有效地躲避了危險,活下來了,而有知識、有智慧、有棉衣、火柴、地圖、溫度計等進步工具的人類卻倒下了。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當小說中的自然力量戰勝了主人公的意志力時,主人公只有放棄,因為這是“超道德的人與宇宙,人的生物性與宇宙的物理性之間的衝突”。傑克·倫敦把淘金者置身在惡劣的環境中,生理和心理上飽受摧殘。
在絕境中,面對飢餓,恐懼和無奈,就必須與大自然的黑暗面發起挑戰,憑藉原始求生的本能在兇險的環境中掙扎來獲得生存的權利。但這些理性與本能,意志與肉體搏鬥的接觸,總是以本能占得優勢,理性總是被拋棄的,人總是按本能的驅使來行動,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與其他自然主義作家不同,傑克·倫敦在此將目光投向了人的內心世界,而一些自然主義作家喜歡在作品的物質性和戲劇性方面進行探索和研究。倫敦把外部自然環境的作用與人的內心世界相結合,共同發展和對抗。因此,人被可怕的自然力量所壓抑,思想也越出了正軌,而受壓抑的本能得到爆發,做出反常的行為。對人,對具有生物,生理屬性的生命體的人,在特定時代環境中的生存變化的探索和描繪也是自然主義文學本質的一個重要標誌。傑克·倫敦把具有生命體的人血和肉帶進自然主義文學中,這不僅表現了人思想的情感屬性,也表現了人軀體的各個功能。而主人公不僅是歷史條件,社會關係下的一種精神產物和抽象思想情感的載體,也是具有生命機能和和生理機制運轉著的鮮活的血肉之軀。自然主義“真實論”強調文學更自然,更客觀親近生活,表現本質真實和現象真實,把社會自然作為一個整體來描寫。通過真實自然的描繪,表現出具有生命活力的,有血有肉的真實的人。而正是這不完美的人物,為他們的不理智付出死亡的代價,使讀者感到共鳴:人是矛盾的,人是不完美的。我們需要發現存在於自己內心的勇氣和道德源泉。
《生火》中淘金者的結局,揭示了美國淘金浪潮以及工業化進程中人們悲慘的生活遭遇以及社會主體在追求物質過程中的心酸與苦楚。
藝術特色
《生火》這篇短篇小說,首先是對極地環境的惡劣寒冷的描述,在此環境中,人和狗對生存的渴望,以及後來人在失去一切生存下去可能性時的絕望和死去,狗繼續行走得以牛存。這個故事本身就是典型的自然主義風格。其次,自然環境的無情,不會因為人的需要而改變什麼。自然不會同情人類,這體現了自然規律。最後,生與死的較量,在惡劣的環境中,承受下去,有足夠的忍耐力和毅力,是可以牛存下去的。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即使你再小心,也總會因為不經意的失足而命喪黃泉。
作者簡介
傑克·倫敦(Jack London,1876-1916),美國小說家。生於舊金山。父親是破產農民,家境貧寒。傑克幼年時就曾以出賣體力為生,賣過報,當過童工,後來又當水手,到過日本。回國後在黃麻廠和鐵路廠做工。以後他又加入了加拿大的淘金者行列,但空手而歸,從此,埋頭寫作。他的早期作品有《野性的呼喚》、《白牙》等。1909年發表代表作、自傳體小說《馬丁·伊登》,描寫了一個出身於勞動者家庭的現實主義作家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坎坷命運,對社會做了尖銳批判。一生先後寫過15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優秀的有《墨西哥人》、《熱愛生命》、《在甲板的天篷底下》等。他筆下的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個性,故事情節緊湊,文筆生動,有相當感染力。他成名後因經濟上的破產和家庭糾紛,精神受到嚴重打擊,於1916年11月22日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