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質量論

生活質量論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西方廣泛流行的一種資產階級經濟理論。這種理論不主張經濟再進一步增長,而是強調改善經濟、社會、文化、生活以及其他條件,以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這一概念是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在1963年的新年講話中首次提出的。這個問題產生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經濟在50—60年代出現了高速增長。這使得一些西方經濟學者認為,經濟問題已經解決得很好了,“充分就業”也臻於實現,今後的任務在於如何提高生活質量。60年代以後,特別是70年代以來,“生活質量論”成為西方經濟學界的熱門話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活質量論
  • 所屬學科:財經學
美國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和羅斯托在其著作中都大談生活質量。前者認為,增長不再是社會迫切的需要,社會成就不再靠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迫切需要的是追求和諧的生活,悠閒、有保障和安樂。在生活質量論者那裡,經濟成長並非社會經濟進步的同義語,而被看作是一種消極的矛盾現象。他們認為,經濟成長必須從屬於社會發展的長遠利益,以適應改善“生活質量”的要求。關於收入和商品消費的作用問題,生活質量論者不再將人均消費量的增長和平均收入、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看成是衡量社會經濟狀況的唯一重要的指標,他們指責物質福利和消費量增長造成的消極後果,主張通過提高生活質量來解決這些問題。總之,按照這一理論,“生活質量”必須包括改善經濟,社會、文化、生活、自然以及其他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充實人類的需要,改善人類社會狀況,滿足人們的欲望,因而這一理論所包括的內容超出了經濟學研究的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