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質量論是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西方廣泛流行的一種資產階級經濟理論。這種理論不主張經濟再進一步增長,而是強調改善經濟、社會、文化、生活以及其他條件,以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這一概念是美國前總統甘迺迪在1963年的新年講話中首次提出的。這個問題產生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經濟在50—60年代出現了高速增長。這使得一些西方經濟學者認為,經濟問題已經解決得很好了,“充分就業”也臻於實現,今後的任務在於如何提高生活質量。60年代以後,特別是70年代以來,“生活質量論”成為西方經濟學界的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