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生平
生平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美國思想家,作家。1836年出版了其處女作《論自然》。1846年成為了美國藝術科學院士,1866年獲得
哈佛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林肯曾高度讚揚他的思想,稱他為“美國精神的先知”、“美國的孔子”。他文學上的貢獻主要在散文和詩歌上。他認為美的藝術目的在於創造,詩人不能脫離自己的時代和國家,他號召美國作家寫美國題材,創造出明顯的美國風格,對同時代的作家如
梭羅、
惠特曼、
艾米莉·狄金森等產生過較大影響。他的哲學思想和著作對二十世紀的美國作家如
德萊塞、
弗羅斯特等人的影響也很明顯。他的作品不僅簡潔、精闢,而且富有高度的哲理性。
老牧師威廉·愛默生的兒子們也繼承了這樣的傳統。其中尤以12歲的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最有性格。小拉爾夫很早便顯出自己的個性,他平時上教堂總帶著帕斯卡爾(Pascal Blaise,1623-62)的著作在布道時閱讀。夜晚躺在冰涼的寢室內,拉爾夫總習慣於把毛毯拉到頦下捧讀那本珍愛的
柏拉圖的《對話集》。以致於久而久之形成條件反射,每每將毛毯的味道與哲人柏拉圖聯繫在一起。
演說方式
與一般職業
演說家演說的方式不同,愛默生專向那些富于思考的人們進行演講,有時甚至專門為一個人演說。並試圖喚醒聽者的潛意識。他鼓動人們對未來充滿信心,人類創造了輝煌的過去,未來將會更加富於機遇,他認為在未來世界面前思想家與作家一樣負有艱巨的使命。
作者的思想
在康考德這個地方定居之前,愛默生並未急於將自己的思想整理髮表,而是有意識地擴展自己的思維空間使其更加趨於深入、縝密、合理。他喜歡西門尼(Simonides)的名言:“假若給我兩次機會,我會更加深思熟慮。”在此獨處期間,愛默生經常獨自一人在林間漫步沉思,他覺得自己的學識及思維能力如同這林中的樹木花草一樣得以滋長強壯起來。愛默生按他自己的方式理解生命,他具有這樣的天賦,即可以在眾人面前揭開帷幕將神的魅力展現給我們。他在
瓦爾登湖邊買下一塊林地,一塊荒無人煙的岩架地帶,放眼望去是漫漫的湖景,夏日午後他在此游泳休閒,他喜歡漫步徘徊於林間湖畔,閱讀柏拉圖和歌德的著作,為刊物撰寫文章。他覺得自己仿佛是這林中的國王,摒棄了一切人間的牽連而成為這石灰岩和花崗岩的同類。青蛙在歌唱、樹葉在低吟,他也從人類社會裡死而後生來到這另一片天地。在這樣的境界裡,愛深得其樂融融陶醉,他思維的視野早已超乎一般人類世界的現實水準,如同當年
尼采在Sils-Maria所感覺到的一樣,今天愛默生亦得以親身體驗,這便是神與人合二為一的力量。康考德是一個平靜、閒逸的地方。這裡的鄉鎮與外界相比並沒有任何差異,而那些善於經營生意的美國佬很輕易地舍其而去,因為這裡的山山水水並不能帶給他們任何激情。可是從另一方面看,對康考德則不失為一所研究人性的學校。在此你可以通過與鐵匠、雜貨店主和管道工們閒談並能獲得各種新鮮的知識。從
印度和
中國運來的各種貨物源源不斷地從輪船轉到卡車上,再由此駛往佛門特(Vermont)和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如果你具有一定的想像力,就會發現原來這裡人們一天的工作其實連線著東方和西方,過去與未來。
圖書資料
版 次:1 頁 數:273 字 數:273000
印刷時間:2012-11-1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內容簡介
《生活的準則》探索了人類該如何直面命運,最終走向成功的彼岸,並揭示了人性的弱點,激勵和鼓舞人們去改變現狀,爭取精神層面的提升。
作者簡介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1803~1882年),美國思想家、文學家、詩人,也是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他生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附近的康考德村,生命幾乎橫貫19世紀的美國,曾給當時美國的思想運動指明了方向,他的思想集中體現在超驗主義觀點之中,即直接從大自然中認識真理,獲得人生的真諦。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論自然》、《論超靈》、《自助》等。
目錄
Chapter I FATE
第一章 命運
Chapter II POWER
第二章 力量
Chapter III WEALTH
第三章 財富
Chapter IV CULTURE
第四章 文化
Chapter V BEHAVIOR
第五章 人類的行為
Chapter VI WORSHIP
第六章 崇拜
Chapter VII CONSIDERATIONS BY THE WAY
第七章 思想隨筆
Chapter VIII BEAUTY
第八章 美
Chapter IX ILLUSIONS
第九章 幻想